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血云剑

正文 第十二章 三人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牲口市的棚前。

    姜&#25991玉正和老板讨价还价,他拍着瘦骨嶙峋的屁股抱怨道:“老板,我要的是马,你怎么给我牵两头驴来。”

    老板笑脸道:“公子您听我说,您之前说要出趟远门,既然是远门,再也没有比这驴子更好的代步工具了。人说神者龙,仙者鹤,俊者马,若说勤者,独尊其驴也。要出远门,骑龙骑马,不如骑驴,您别看它瘦,四足拔尘,不惧荒山野岭,再说它耐劳坚忍,不吃不喝还能任劳任怨……”

    姜&#25991玉听得不耐烦,结账了事。

    在路上,两条驴子一前一后,不紧不慢的向前走着,江莹儿别扭的不行,扭着腰抱怨道:“你不是会飞剑吗,我们为什么要骑驴去玄空阁。”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的剑休息呢,再说你会御过飞剑吗,不怕从天下掉下来摔死吗?”

    江莹儿叹了口气,苦恼道:“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到玄空阁啊。”

    姜&#25991玉转过身倒着骑驴,对他道:“你就知足吧,再念叨我就把你卖到朱天殿去。”江莹儿闭上嘴不再吱声了,姜&#25991玉又问:“你说的那颗能隐身的珠子,真有那么神奇吗?”

    江莹儿掏出来丢给他,姜&#25991玉在手里把玩道:“你不如直接把它吃进肚子,以后司空玄就再也找不着你了。”

    江莹儿摇头道:“我感觉这个东西,就像可以吸人命一样,我每用它一次,事后总是全身乏力虚脱,骨节就像是散了一样,我现在都不敢轻易用它了。”

    姜&#25991玉拄着下巴,侧望着天际道:“我爹曾经说过,这世间的法宝全都是逆天越理的东西,有其利者必有其弊,只有人心,若是心存天道,才是最强大的法宝。”

    “你爹肯定也是个很厉害的人。”

    “当然!我爹是个大英雄!”他骄傲的说,眼神是露出无限崇敬。那样子,莫名的让江莹儿心中一荡,蓦然间,在他的脑海中闪过万里云烟,在那苍茫尽处,有一个挥剑纵横的身影,令他无限神往。

    到了一处叉路,姜&#25991玉停了下来,对江莹儿道:“往左边走是湘公岭,往右边走是辽阳道,我们走哪一条?”

    “当然是走近的。”

    姜&#25991玉勒住缰绳,为难道:“这也正是我要说的,走湘公岭要翻好几座大山大河,照我们的这样的速度,翻过湘公岭起码也得俩月,辽阳道要近上一半,可这边盗邪横行,不大太平。”

    江莹儿理所当然的道:“我们不是有你吗,还怕什么盗贼妖邪。”

    姜&#25991玉想想道:“这么说也没错,可我毕竟带着你这个拖后腿的,怕万一有个闪失……为了你的安全着想,我们还是走左边吧。”他边说边提缰往左边走。江莹儿跳下来,拉住他的驴尾巴道:“我不怕,我们还是走近的吧。”

    姜&#25991玉吓唬他道:“那边有很多吃人喝血的怪物,你也不怕。”

    “不怕。”

    “人家都说,神仙进了辽阳道,七魂折罢一魂还,我虽然英雄非凡,也架不住敌众我寡啊。”

    江莹儿还要争辩,忽然听见身后不远响起铃声阵阵,两人同时回望,看见身后不远来了一个少年,那少年十七八年岁,模样秀气,一脸悠然,穿着紧袖轻衫,手里拿着一把蓝色醒目折扇,腰上别着一把封鞘的长剑,这些也算平常,最是让人奇怪的,他跨上骑得竟是一头青牛,那青牛无缰无鞍,只在脖子上挂了一串铜铃,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清脆萦耳。

    江莹儿道:“不然我们就以他为引,他走哪边我们就走哪边,行吗?”

    姜&#25991玉悄悄对江莹儿说道:“人说青牛赤鲤,白鹿黄鹤都是神仙的坐骑,这个人肯定不是普通人。”

    “那更好。”江莹边说边让开中路,让那青牛少年来走。

    那青牛少年走到跟前,却停止不前,向姜江二人抱了抱拳,笑问道:“两位兄台,有识路的吗?”

    姜&#25991玉赶忙还礼道:“不知道阁下要去哪里,我少年时常随父亲游历四方,还算识得些路。”

    少年微一思索,掰着手指算道:“我要去飞来渡,桃花斋,冲灵谷,楼南阙,这四个地方。”

    姜&#25991玉听了先是一怔,不禁笑了,将驴并近左右,道:“这四个地方天南海北,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当年潇湘雨在辛梓宫论九州沉浮,历数天下绝色女子,曾言道:飞去桃花冲灵意,折罢楼南九天惜,潇湘雨以为,纵论海内,有四大美女,她们所住之地,便在你刚才说的那四个地方,但不知阁下前往意欲何为呢。”

    青牛少年听了,脸上浮起佩服之色,道:“兄台真是见多识广,我此番去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寻找这传说中的几位女子,我爷爷说了,等我长大成人以后,便去找一个世间最美的女子娶来做娘子,兄台既然晓得这么多,都给我说来听听。”

    姜&#25991玉看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一点轻佻的神色,满是少年童真的样子,也有心卖弄一下自己的见识,便娓娓道来:“阁下理想远大,但如今看来却是难遂心愿了,那桃花斋的餐霞子,是一个道姑,人家是不会嫁人滴;冲灵谷的关小月,这世间见过她的人不超过三十个,她所住的冲灵谷号称幽潭去,在西冥洛水的深处,那儿洪涛万里,鹅毛不起,你若想见她,需得有九柄破神级的飞剑开路,冲开洛水之渊,还要有雄浑的混元之气护身,才能下达冲灵谷;再说那飞来渡的南宫鲜儿,她虽然现在飞来渡,但她盛名已久,与你年岁相差太远,实难匹配,且她身在红尘多年,非我辈君子所求才对;最后还有那楼南阙的楼南仙子,潇湘雨把她排在第一位,潇湘雨曾说,若得了她为伴,纵以九州相馈也不肯换,若得了她为伴,哪怕终此一世永无重生也无悔无憾,若得了她为伴,哪怕只活一天,也强过万年神仙。可这位楼南仙子,偏偏一年多前就无故失踪了,许是死了,也有人说,她本就是天上仙子,回归上境去了。”

    姜&#25991玉这一番话说话,莫说那少年,连江莹儿也听得出神,姜&#25991玉拍手叹道:“弱水一瓢没有,你又何处去饮?”

    少年连连拱手道:“听君一席话,我真是井底之蛙,真是可惜可惜。”但他虽说可惜却好似并不放在心上,转而又像没事人一样问道:“寻美之事放下不提,我向来不出家门,今日有缘幸逢两位,也算是缘分,不知两位尊驾大名。”

    姜&#25991玉道:“在下姜&#25991玉,这位是我的兄弟,他的名字叫……江莹儿……不知道阁下的大名?”说话他仔细打量少年的神色,见他并无异常,想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登时也放下心来。

    少年打开折扇,轻轻一摇,微风四起,他笑道:“人家给面子的,叫我一声天寻子,自己人就叫我天寻,你们叫我小寻就可以了。”

    姜&#25991玉也笑道:“不敢,说来也巧,你的名字竟跟七瑕山盘山峰首座天寻大师相像,委实有缘啊。”

    少年听到了一怔,问道:“兄台博征天下,七瑕山的人你也认识么?”

    听到这话江莹儿抢道:“我大哥本就是七瑕山的弟子,又岂是仅仅认识而已。”

    少年闻言连忙拱手道:“但不知姜兄是哪一脉的弟子,师承何人?”

    姜&#25991玉清咳一声,压下江莹儿伸出的手,道:“在下惭愧,资质愚鲁,幸蒙恩师七瑕山首座天照真人不弃,收为门下。”

    天寻闻言,微笑施礼道:“兄台师出名门啊,在下真是眼拙了。我曾听人家说起,天照真人座下弟子有六把名剑,一曰东皇,二曰辟邪,三曰子芒,四曰希仪,五曰泰卿,六曰秦霜,不知道兄台您拿得是哪把剑啊?”

    姜&#25991玉听罢身子一晃,有些迷茫的看着眼前这少年,继而赶快收起神情,解释道:“这个……那六位都是我师兄,我初入山门不久,与我那些师兄的造诣还是天攘之别……”

    “原来如此……”天寻还待再问,姜&#25991玉打断他问道:“阁下想好去哪儿了吗,我兄弟二人还有要事在身,如不顺路,我们就先行告退了啊。”

    “我想四处去逛逛,如若无缘碰见一个,看看风景也好,总不负白白出来一趟。这左右两条路,哪条路走好些?”

    同样的问题又摆在姜&#25991玉面前,他挠挠头发,为难道:“这右边辽阳道,虽然近一些,但山险水恶,常有凶禽猛兽,毒障出没,而且传说几百年前魔音四宗的总坛就在此处。”

    “魔音……四宗……”江莹儿突然问道。

    姜&#25991玉舒一口气,摆出一副学识渊博的样子,讲道:“想当年,魔音乱世的时候,曾经把他的暗黑势力分成四宗,分别是幻宗,秘宗,术宗,鬼宗,几百年前,四宗可以说是纵横四海,睥睨九州啊。后来魔音一死,四宗就被正派殛杀殆尽了,不过也有人说他们并没死绝,还有些余孽藏在暗里。”

    “姜兄不但知今,尚且通古,真是佩服,好,我决定了。”天寻拍拍青牛右边脖子,道:“既然是天赐机缘,姜兄身为七瑕山弟子,肯定是要走辽阳道,诛前古余孽的,啊?”

    说罢赶着青牛,一步一拽的向右边而去,江莹儿喜不自禁,拍驴紧随其后,姜&#25991玉心中叫苦,也由不得自己,只好跟着他们两人而行。话说道路两旁山岩险俊,怪石嵯峨,道路越走越窄,两驴一牛,三个人走过两道山险,再来却是阳光大道,一片清山秀水。

    三个人一路无事,闲着论了论年纪,江莹儿也不甚清楚自己的年纪,胡乱说了个十七,大家论起来,姜&#25991玉最长,天寻次之,江莹儿最末,聊得熟了,三个人称兄道弟起来。

    这时天色向晚,牛和驴子走的也乏了,偏好走到一处村庄前,那村庄尚有半里不到,迎面却先是一个茶棚,茶棚简陋非常,止两间茅屋,外面有两副石桌石凳,没有什么客人,也不见什么掌柜小二。

    三人下了坐骑,向里打招呼喊人,未几,从茅屋里走出一个老头,手提茶壶,托着杯盘,边伺候着倒茶边问道:“三位客观,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啊?”

    姜&#25991玉答道:“从南边来,到北边去。”

    老头打量三人一番,笑道:“老头我在此奉茶多年,从来没有见过骑牛驾驴从这条路走的。”

    江莹儿笑问道:“哦?那你平日里,见到的路人都是什么样的。”

    老头摇头道:“平日里也见不着什么人,南边那路是条险峻的山崖,人们往往走到一半,以为山穷水尽,便折身回转了。北边亦是路途险恶,鲜少有来人。”

    天寻此时拍手叫好道:“这茶好香,掌柜,这茶可有名字么?”

    老头道:“有,此茶名叫劝客归。”

    天寻一怔,笑问道:“这茶名好有意境,恕我等愚钝,不知该如何理解呢。”

    老头道:“三位既有闲情,游到此处,又品了这茶,足慰心矣,若是再往前走,只怕此生都不能再品这茶了。”

    姜&#25991玉奇问道:“前面难不成是九殿阎罗吗?”

    老头为三个人又斟满茶水,向北遥遥望去,眼神甚为伤怀,道:“三位有所不知,前面那村子十年前有过一场大劫。”

    三人齐声问道:“什么大劫?”

    老头略一沉吟,道:“十年前的一天,这村子里死了一个人,他既无父母,也无配偶子孙,大家便把他埋在了山岗之上。不想到了第二天,死人的坟头里长出一颗怪树来,众人去瞧,发现那颗怪树竟然是从那死人的胸口里长出来的,村民们惊恐万分,认为这是天降噩诏,便有人提议,将那怪树砍了,重新把坟掩埋好。到了第三天,人们惊奇的发现,那怪树又破坟而出,而且一日之间长得更加茁壮,于是大家想到斩草除根,同那死尸一起烧了怪树。掘坟烧尸,本来是有违人道,谁都不敢独自担下此事,所以大家商定,把全村人聚集一起,共同担当此事。于是那年七月十三,圆月当空的一个晚上,全村人集结在岗上,焚薪添草,一把大火烧起……”老头说到此处,眼神里满是惊惧的神色,似乎往年的陈事又重现眼前,他任手中的茶壶打着晃,继续道:

    “那怪树火中不死,反而愈加增长,渺渺空山中竟然回响起那个死人的声音,他恨恨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我身虽死,奈何神灵不灭,寄此草木,以探天穹,何人灭我残躯,毁我英灵,尔等今日犯下此罪,一生一世,永系恶咒。’他这话说完,火光里窜出千百道飞霞,将很多人缠尽的火海,眨眼之间,村中有一半的人都被火海吞噬。”

    江莹儿听的一脸惶恐,惊问道:“那颗怪树杀了村里一半的人?”

    老头却苦涩的摇摇头道:“也许那样,死了也倒罢了,人总脱不过一死不是吗。可那死尸因为别人伤他肉身,盛怒之下做一了件连他自己都后悔的事情。”

    “什么事情?”姜&#25991玉忙问。

    “他只是将那些人的肉身烧成了灰烬,却把他们的元神打了回去,那些无主元神,通通被打到了余下的那些活着的人身上,所以那些活着的人身上,便挤进了两个人,如此一来,你想想该有多么怪异。他们有的是男人和女人共存一体,有的是孩子和老人共存一体,还有坏人和恶人共存一体,反正他们这一群人,天天吵架,天天打架,和别人打,和自己也打,从来就有没消停的时候。”

    几个人听的瞠目结舌,老头扶着石凳坐下,接着道:“不久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天,一对徒弟驭剑飞行打此地经过,那师父是个高人,一下子便看出其中厉害,他对徒弟言道:这些人被施了恶咒,百年之内,纵然身死,魂魄也灭不散,既不能上九天亦不可下九幽,必须在尘世寻找新的宿主。倘若杀了过路之人,便能移魂嫁魄,只是他们尚不知道此中法门,于是高人在岗上去与那死尸怪树大战一天一夜,将他收伏,又在村落四合,设下了四方结界,凡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一个也走不出去。村子夹在两座险山之间,别无他路,所以高人又让我在此设下茶僚,劝归路人。如今算起来,这村子数年来都没有人进去过了。”

    天寻摇开折扇,抚杯问道:“听你的言讲,看来也是村子里的人,这么说来的话……”他向他伸出两个手指头。姜&#25991玉和江莹儿不由的双双站起身来,惊疑的看着老头。

    老头道:“我是谁无妨,总不会害三位就是了,你们茶也喝的差不多了,若嫌天晚,便在我茅屋歇一晚,明日再走也不迟。”

    天寻起身道:“谢您款待也谢您良言,我们兄弟三人就此告别了。”说罢回身牵了青牛,径直向北走去,姜江二人虽然有些迟疑,但还是跟了上去,老头在身上着急喊道:“我苦口相劝,你们何苦执意冒险。”

    无人答他。他又大声喊道:“我话尽于此,生死由命,出了事可不要怪我啊。”

    姜&#25991玉边往前行边道:“这老头虽然身份可疑,但说得也许是真的也说不定。”

    天寻道:“不是也许,一定是真的。而且他的身份,我也知道。”

    “你知道?”

    “他之前有一句话,已经道破了天机。”

    “哪一句话?”两个人均是不解。

    天寻不答,却道:“今天晚上,我们就要在这个村子里过夜,又要长些见识了,我还真有点害怕呢。”</dd>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