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五章 耕耘与收获(下):我心何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三天早上,在紫苑城外休息了一晚的帝君夫妇和敏宁回到了华隆宫,这座建于130年前的行宫在帝国正式迁都后几经扩建,拥有豪华气派的画廊、幽深的庭院、静谧的人工湖和广袤的猎场。但随着帝国实力的逐步下降和前朝崇尚节俭的风气,皇宫大部被关闭或出售给贵族补充国库,唯一剩下的,就是以主殿为中心的几栋建筑。太后只需要足够自己和内阁办公,又不失国家庄严气派即可。到唐铭铮即位后,更是将行政中心搬到了自己的居城骏崖,华隆宫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只是有国家典礼仪式的时候,帝君、太后和王公大臣才会出现。</p>

    “哥,我们算是回来了,你不在真是可惜了,会盟的事情还蛮有意思的!”等大家行过见面礼,敏宁便拉着祖皓的双手,蹦蹦跳跳十分开心,高挑的身段在一群皇室宗亲中非常惹眼。她还做不到帝君那种喜怒不形于色,仍旧像这个年龄的女孩那样毫不掩饰真情实感。</p>

    “是嘛,妹妹,军营可是相当闭塞无趣啊。还好当时你说要过来我没同意,不然这百无聊赖,你还不得怪我?”祖皓爽朗一笑,双手轻轻托住敏宁的右手,握了一下然后放开。</p>

    “你们年轻人去玩吧,难得机会休息一下。宁儿你可别累着祖皓了,他天天军务繁忙,比不得你那般空闲。去散散心就好。”太后把帝君和随行而来的候博熙叫进议事厅,而后吩咐一名近侍去召汉国公,也就是原来的二皇子唐铭弈入宫议事。</p>

    敏宁带着祖皓去了他们在帝都经常聚会的蔷薇厅,这里面积不大,只能摆一张桌子,两个茶几和几把椅子。但常备有地图,报纸和专供宗室成员阅读的内参。两人无事时喜欢在这里讨论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虽然常被长辈们笑为异想天开,但不知不觉间,太后和帝君发现,原本见解人云亦云,充满幼稚无知的少男少女,一个刚过20岁便步入校官行列,而另一个虽然看起来仍然无所作为,但言语间似有超越同龄人的迹象。</p>

    “这廉菲看来才能在其父之上,但自信的极端便是自负,过分依赖个人能力维持大局,便给了对手借助其性格弱点击其要害的可能。”听完敏宁的叙述,祖皓似乎若有所思。</p>

    “看来我们的计划想要骗过这个狡猾的玉将军,是需要精心设计一番啊。不过与其依赖这一个突破口,不如在战略上做到压缩他们的选择空间,掌握主动。”其实敏宁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当下除了做足功夫进行欺骗外,似乎没有他径可投。因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于永泰,这就造成了战略空间的有限。有限的空间带来了有限的时间,如果不能抓住准确的时机,帝国这种背着兰国从旁突袭普国的做法,不但无法得到兰国的支援,帝国和兰国甚至可能被普国利用时间差各个击破。这样非但难以击败普国,甚至很可能为普国称霸东方奠定基础。</p>

    “计划做周密了还是有机会的,况且帝国南征已是众人皆知,如果普国不尽快动手,则实力很快会被我超过。且兰国已开始在永泰构筑堡垒,集结重兵,全国也部分进入了动员。加上我国休养生息已近十年,虽然工业落后,但战争潜力比起普国不相上下,而土地比普国广阔,他们一旦错过这个扩张时机,很难成为我国对手。”祖皓的考虑是有根据的,普国工业发达,在廉氏治下经济增长飞速。但为了负担10万精兵的巨额军费,普国不得不拿出6成岁入。加上普国多数人口为人身依附地主的农奴,廉巍顾及贵族地主在政府和军方的势力,不敢触及土地制度。与帝国一样,贵族不但享有各种政治上的特权,还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税赋减免。因此国家收入十分有限,除了继续盘剥普通民众和商人外,不得不依靠武力获取财富。</p>

    “步步为营吧,普国和兰国在永泰滋事,说明他们的国家都已经站在十字路口上,希望通过战争来为自己指路。一战之后,国家可能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也可能成就一个帝国。北方战火再起是不可避免的,但有利我方的是,这种纷争起源于对某个地区的争夺,因此无论谁占据那个地方,都会遭到另一方的攻击,那么让出此地是避敌锋芒的好办法。”敏宁端着茶,在靠墙的椅子边坐下。</p>

    “看来这段时间我们都很难再有如此闲情逸致坐下来讨论了,我很快要回到军中,南征一去,不知何时再见了。”祖皓坐到了敏宁面前的桌子边上,双手支撑着桌面,仰望着天花板,略带感慨地说道。</p>

    “自从你军校毕业进入前线部队以后,原本的假期也没了,我和你也多是书信往来。谈天论地的机会少了,我还总是在家里胡思乱想,怕你在外面遇到什么红颜知己,沉溺热恋之中,哪还有时间和我闲聊?”敏宁站起来,轻轻拍了拍祖皓的肩膀,但手却一直没有抽开。身子慢慢转过来,身高相近的两人面对面,祖皓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不自在感。虽然两人从小都在帝君家中长大,相互之间也没有那么多拘束,但这种亦亲亦友的关系,一直是在男女有别的基础上维持的。特别是两人开始慢慢长大,敏宁时不时对祖皓的拥抱,拉手等亲昵之举,他都之当成兄妹之间相互熟识的动作,不愿多想。虽说非他们并非三代血亲,而东西方即使父母系的表兄妹结婚也是常有之事,但身为太后一系亲属的祖皓不敢做此非分之想。毕竟敏宁身为帝君独女,有朝一日甚至会成为帝国首位女皇,她的婚姻是很难仅依据感情进行选择的,帝君也一直在考虑利用女儿的婚姻实现某种政治联合,增强本国的实力。或许这就是婚姻的本质吧,传统者认为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约,人本主义者认为须尊重当事人的情感。但无论出身何种家庭,在考虑自身或是子女婚姻的时候,都会从名利、立场和前途等等方面选择合适的对象。单纯从感情的角度来考虑,是不牢固的。毕竟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但生活的现实不容忽视,相爱的两个人也会被婚后的种种困难和差距慢慢疏离。</p>

    “怎么,没人陪着,你就不能读书,不能思考啦?这伴读又没工钱,我当然得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啊。”祖皓半开玩笑的想岔开话题,但敏宁似乎完全没有回应,只是伸出另一只手来握住祖皓的臂膀:“你不在的日子确实很容易让我心慌啊,唉,也许只是女孩子耐不住寂寞的思念吧?帝国和联邦那些王公贵族们,根本没有能让我怦然心动的,他们知道的,只是如何玩弄别人,或者不知疾苦利害地自娱自乐。实在不愿嫁给那样的庸人,终老深宅啊!”敏宁的眼睛开始变得阴晴不定,倾诉衷肠之后热泪夺眶而出。</p>

    “放心吧,你还年轻,又如此地才貌双全,怎会没有人喜欢呢?”祖皓闭上眼睛,将脸侧过去,意图躲避敏宁的目光。“我只属于我真正倾慕的人!”敏宁一边哭,一边扑向祖皓,将他紧紧搂在怀中。</p>

    祖皓不敢反抗,只是轻轻一叹,而后跳下书桌站起身来。他推开敏宁的双手,右手在公主背后虚环着,左手轻轻抚着她的长发说道:“傻妹妹,你才多大呢?我都不愁你皇帝女儿愁什么?但是记住,你的一切都是这个国家的,你不能让自己的感情损害国家和皇室的声誉!既然这个世界还是关系网织成的家天下,你就不可能随着性子胡来。”</p>

    听罢,敏宁没有再哭闹,只是默默坐下,眼神呆滞地喃喃自语道:“看来,从一出生起,我就在为自己得到的东西还债啊……”</p>

    “擦擦眼泪,别灰心,我会一直守护着你的!”祖皓走向门口,打算出去看看帝君和太后等人现在何处。“出去吧,你的未来在那里。”</p>

    “是吗?可我的心又能否跟随我去到那里呢?”敏宁没有说出来,只是默默抹着眼泪。</p>

    御前会议没有任何新意可言,只是帝君又把计划复述了一遍,汉国公唐铭弈并没有提出异议。因为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攻击帝君的时机。祖皓所在的南征军就驻扎在铭弈控制的领地上,自从他赴任以来汉国的人就对这个和太后关系密切的侄孙百般拉拢,只是祖皓从来都只是和来人甚至汉国公闲叙家常,其他闭口不提。他很清楚,帝君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自己的部下时常被调走和轮换,仅有少数亲信能够伴随自己。</p>

    “皓儿,这几日不见,你又潇洒了许多,桢儿这几年虽然各方面突飞猛进,但尚且年幼,还希望你这个大将军多多指点啊!”会后,唐铭弈一边拉着祖皓的手,一边拉着儿子唐延桢的手走出会议厅正门。</p>

    “叔父言重了,皓儿资历尚浅,还是纸上谈兵,还需要多多历练。世子天资聪颖,我们做臣子的不过是稍加点拨。”</p>

    “皓儿以前与公主殿下形影不离,可惜啊,她还是没什么长进,像个孩子似的,你真是费心了。我这个皇兄是对宝贝女儿骄纵了些,毕竟长大了还是要嫁人的。我就不行咯,自己公务繁忙,但儿子从小不管不成器,否则将来还不把祖宗的家业给败光了?”唐铭弈看起来是在称赞自己,但祖皓听得出,他是在暗示自己和自己的儿子才是能成大事之人。</p>

    “叔父果然教子有方啊,敏宁的确聪明伶俐,但母仪天下还需要锻炼,早晚的事情了。”祖皓笑了笑。</p>

    唐延桢只是一脸虔诚地看着他的父亲,很快敏宁出来了,汉国公放开二人转身过去。“祖皓哥,我跟你说啊,昨天帝都来的那个剧团,可是非常……”见父亲离开,延桢如释重负,开始和祖皓聊起轻松的话题。</p>

    “宁儿啊,怎么这么晚才出来?桢儿和皓儿才刚刚走,你们几个小辈的多聚聚,多交流下。桢儿最近可是又得了几篇顺口的诗&#25991,仰山临渊那首曲子也吹得不错了,晚上家宴你们可以听听,提点建议。”唐铭弈知道,他这个侄女只是粗通&#25991墨,从小根本不愿赋诗作&#25991,加上喜欢阅读西洋书籍,此类书本&#25991风浅显直白,往往为东方士人所不屑。在宗室子弟中,敏宁又是书法最差者,甚至曾因为书写姓名时东倒西歪遭到太后斥责,因为东方人认为字如其人,一个女孩子歪斜潦草的字体,的确有失淑女风范。帝国宫廷在铭弈影响下又极重舞&#25991弄墨,琴棋书画,聚会上,样样不通的敏宁往往觉得如坐针毡。</p>

    “叔父说的是,延桢&#25991武双全,宁儿自愧不如,平日里闲书看多了,正好找个机会陶冶一番。”敏宁侧身做礼,披着的长发直簌簌地垂下。</p>

    “你看你这孩子,琴棋书画不上心就罢了,身为帝室贵胄,还如此不拘小节。头发每日梳理,不费片刻而就,你这般随心所欲,岂不是有失皇家威严?”东方女性必须盘头结髻,披头散发在西洋也多被认为是流浪巫女的装扮,敏宁嫌整理头发费时费力,且看起来压抑束缚,因此平时也最多是将头发扎成马尾。</p>

    “叔父教训得是,下次我一定注意。现在离晚宴尚有一段时间,我这就去梳洗一下。”敏宁又行了一礼,也不等唐铭弈回应,便径自离去。</p>

    “这样的孩子当家,帝国无望啊!”唐铭弈轻声叹道。方正的脸上,两道剑眉紧锁。</p>

    晚宴前,敏宁不得不找侍女为自己梳了个皇室传统的发式,免得唐铭弈再在饭桌上提起,被太后训斥。衣服也换上了淡青色的拖地长裙,配上蕾丝手套和珠玉项链,倒是穿出一点仝书茵的超凡脱俗之气。</p>

    只是行动太不方便了,也好,这种设计,估计就是让贵妇小姐们想失态都没有机会吧?敏宁已经习惯把不满倒转角度,去寻找积极的方面。</p>

    席间,除了唐延桢朗诵了自己新近所作诗&#25991并吹奏名师顾宏天的仰山临渊外,其他王子公主也都各显其能,或吟诗或作画,或踏歌或起舞,延桢甚至和祖皓舞剑助兴。帝君和皇后坐在太后身边,不时鼓掌喝彩。但却透着一丝的不屑,或许是自己的女儿对这些毫无兴趣,他们并不认为非要严格按照传统的要求学习技艺才称得上成功。</p>

    “敏宁啊,这弟弟妹妹们可都登台献艺了,都等着你上来压轴了。”太后看得兴致盎然,其实她一直等着身为长公主的敏宁主动站出来作为晚辈的表率,可等到最后不见反应,不得不主动点将了。</p>

    “宁儿脑海里一直在翻腾,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曲目……”她知道自己能做的只有唱歌,“这里寻得一首咏叹调,技艺不精只能献丑了。”敏宁平日喜欢西洋歌剧,此类剧目虽被东方艺术家认为历史短暂且缺乏&#25991采,但以格调清新简洁,风格雄壮优雅见长。</p>

    我仰望这无尽星空,</p>

    你的光芒耀眼中。</p>

    天涯海角觅无踪,</p>

    我愿,随你匆匆。</p>

    一生,戎马倥偬,</p>

    难觅,真爱其踪。</p>

    多想,回到你的怀中,</p>

    在这爱的天空!</p>

    这短短几句唱罢,敏宁已是热泪盈眶,她一直悄悄望着祖皓,但感觉后者总在回避自己的目光。第一段结束后她没有再唱下去,默默地鞠了一躬,然后回到座位上静静抹着眼泪。旁人以为公主太过入戏,纷纷鼓掌致意。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敏宁的脑海突然一片寂静,一种莫名的恐惧升上心头。也许这不是我的世界吧?那么我心灵的港湾,又深在何处呢?</p>

    “唱的不错,这西洋歌剧虽不比我东土戏剧来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却也是百转千回,绕梁三日啊。敏宁啊,你还是得多学习这本土&#25991化,视野和爱好要放宽阔些。这才是修身为人之道。听照国太后说,她那孙女的16岁生日可是无限风光啊。这姑娘不但自己主持了自己的生辰大典,办得是体面热闹,还亲抚古筝,和音而歌。才貌双全那是艳惊四座啊!远的不说,你那十七岁生日就过得太寒碜了,一点没有我帝室名媛的风采。这西洋的&#25991化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这形体就是一门好课程嘛,还有那芭蕾,王公贵族家的公主小姐们都争先恐后的学习。你可是落后了啊,没个帝国皇储的样子!”太后的话,看来已是憋了许久,她一直对唐铭铮对女儿的纵容和娇惯颇有微词,认为这会毁了原本聪明伶俐,天生丽质的敏宁。虽然女孩不需要像她那样独撑危局,却也必须有母仪天下的威容和优雅。而敏宁被帝君看中的军政才能,在祖太后眼里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p>

    “祖母教训的是,可是宁儿没有……”敏宁此时很想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而后拂袖而去。但太后那句“帝国皇储”又让她不敢造次。若是和帝君皇后在一起,敏宁是绝不会耐着性子听完训斥的,虽然事后她都会对这种狭隘自负的傲气感到深深悔恨,但父母不是太后,宽容之下脾气非常容易反复。</p>

    “听我说完!这延桢也已经很优秀了,上月我访问汉国,都是他一路陪同,张罗接待。人家才14岁,就已如此成熟老练,真不知道今后你能否胜任。”太后说到此处,已是透出一丝无奈和哀伤,帝君和皇后仍在强装着镇定,虽然他们定然不会让大权在自己身后旁落,经太后对敏宁的一番斥责,他们却也如芒刺在背,对敏宁今后能否驾驭全局没有信心。但愿能为她找个能干的夫君吧……</p>

    “太后这也是为你好,宁儿,毕竟你是肩负重任之人,多才多艺不是坏事。你的兄弟姐妹都那么优秀,这皇储之位自然得鹤立鸡群方能稳固啊。你不是孩子了,多加注意吧!”没等帝君发话,唐铭弈却抢先劝诫起敏宁来。帝君知道自己这个弟弟颇受太后喜爱,加上太后当众数落自己女儿的不是,他若是出面保护,更会被众人认为是骄纵;而跟风训斥,以敏宁的性格,定然认为父皇昏庸糊涂,畏首畏尾,因此保持沉默的确是最好的选择。</p>

    “我出去梳洗一下,头发有些乱了。”敏宁起身,正要往厅门走去。</p>

    “不用出去,里面就有盥洗室,叫侍女伺候着。”太后看出了敏宁想借机逃避。</p>

    “我自己来就可以了。”说罢公主便向侧室跑去,不再理会这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一切。</p>

    水池边,敏宁一遍遍用水拂去不断涌出的泪花,虽然习惯了太后的严厉,这样在众人面前遭遇训斥也不是第一次,不知为何,今天晚上竟会如此难受。也许是因为他吧,这天底下,可能根本没有所谓知己和知音?旁边的人只是会对自己指手画脚,仿佛自己是他们的提线木偶一般。敏宁有时候会想,如果自己生在平民人家,会不会稍微自由一些?但也许根本不会吧?贫贱之家百事哀,这个世界很难有简单清贫的幸福存在。那些自诩安贫乐道的,往往都是拿着不菲的年金或地租,无需劳动便可衣食无忧的贵族。他们所谓的贫,不过是没有权力罢了。</p>

    母后曾经说过,帝国皇室,极重形式,虽然太后及帝君一代也是务实之人,却从未放松对外在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国威和皇家风采吧?公众对于皇室,也多是关注其外在,如服饰、举止、容貌、才艺等等。很多东西不会并非表示自己无能,琴棋书画的确能修身养性,但艺术和道德救不了国家。人各有志且各有所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方能成就太平盛世。一味跟风做作或许当下风光无限,风雨之下可能就不堪一击了。敏宁似乎一直能自我排遣,毕竟人们都在追求同样的东西:更富有,更尊贵,更风光……但前朝名臣李世存曾有“用心耕耘,不管收获”这样大智大慧的人生哲学,只要潜心耕耘,即使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终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p>

    宴席散去,皇室成员们离开太后居所前往各自行馆歇息。一路上帝君一言不发,面色甚是难看。敏宁知道,这是因为今晚自己当众遭遇太后训斥,帝君感觉颜面扫地。即使自己九五之尊,独揽全国大权,唯一的皇位继承人遭到自己的母亲这般否定,自然会影响他身为最高统治者的威信。</p>

    “宁儿,不是为娘的说你,这个人修养的确需要提高,你也快成年的人了,应该知道这一切为了什么。多学学舞蹈、书画,多做做女红没什么不好的。毕竟你是女孩子,别人都会拿女孩子的标准量度你,做不到的话,即使你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难掩众人之口。”皇后知道帝君不想首先开口劝诫,往往需要口气较为温和的自己多少做些铺垫。</p>

    “好吧,有时间我会去弄的,反正不是什么大事,何必如此心急呢?”敏宁晚上受了一肚子的气,自负的个性让她觉得这些皇亲国戚们根本是目光短浅,人云亦云。</p>

    “你这叫什么话啊!你时间都干什么去了?别以为自己提了点计策就是国家重臣了,艺多不压身的道理如此浅显,你却视而不见。记住,国事家事天下事,那都是人事,话不投机还怎么跟人打交道啊。”帝君终于把晚上郁积的愤懑发泄了出来,虽然多年的历练让他不至于爆发而失控,不怒而威的声势却如同一根根铁钉扎在敏宁的心中。</p>

    “好啦,朕也是担心你在贵族圈里遭遇排挤,不过你待人接物还是颇有朕的风范的。太后是老了,很多事情自己心里有个数就够了。明天我们就出发去峻崖城,该是执行那个计划的时候了……”帝君知道自己这个独生女自尊心极强又十分脆弱,因此没有过多指责,他也清楚,这个在别人眼里不成器的孩子却有着很多别人没有的才学。</p>

    次日,祖皓也返回了军中,帝君南征的命令很快签发下达,在南方商团武装的配合下,帝国军不出三个月便占领了博尼亚和阳丹全境,苦砂港的重新开放使得东西方的贸易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一时间海陆之上商旅往来,络绎不绝。而浩瀚国也默认了中南这两块富庶的殖民地的丧失,很快遣使求和。毕竟在遭遇帕尔斯和鲁尼亚东西夹击的情况下,孤悬海外的殖民地早已是鞭长莫及。</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