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疯子,都是疯子吗!不管是谁做的,知情人一个个死去或消失,朝廷现在总是有千万张嘴,恐怕也难辩明是非啊!”唐铭铮翻开行宫的窗帘,看着外面头戴白布的抗议人群和摆满花圈的大门。禁军被压到了围墙之后,好在还没有人敢于冲击,否则没有接到明确命令的士兵们根本不知道是否应该以武力阻止人群涌入宫内。</p>

    “陛下,李志清也被发现在家中服毒自杀,”崔辅将报告递给皇帝,“从他家里搜出的证据都提到了‘先生’,怕是宋致武无法洗脱嫌疑了。”</p>

    “他们该不会打算把朕当做幕后主谋吧?”联想到自己维持稳定的举动没有让抗议者有所收敛,反而引发了更大的反对浪潮,唐铭铮内心里不由得惊恐起来。</p>

    “实在惶恐,微臣不敢妄加议论,但最近街谈巷议的确认为王道派不过是棋子。有些小报还号召民众揪出藏在朝中的黑手……”</p>

    “王睿呢?”唐铭铮不愿再想下去,“我给他的调集外省军队的命令不知他收到没有,外面那些人似乎带着帐篷来的,要是早点动手清场,情况应该不至于太糟糕!”</p>

    “王大人一直在陆军部指挥维持秩序,送&#25991书的信使也都按时返回了。”这位秘密警察头目比起自己的君主要镇定一些,“臣以为,即使要和外面那些人翻脸摊牌,陛下也还是不在帝都为妙,否则,无论强制措施有效与否,都会给陛下和朝廷的声誉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p>

    “容朕再想一想吧……”唐铭铮瘫坐在沙发上,面带疲惫地叹道,“在这种紧要关头弃城而逃,是会遭天下人耻笑的。你还是安排一下,把敏宁送回普国去吧。”</p>

    一个月过去了,皇家广场和行宫周围的人群没有散去的迹象,唐铭铮也不敢武力驱逐,只得命王睿派军队在远处监视。</p>

    “每天都有学生去找戒严的士兵‘理论’,动摇军心不说,现场也非常混乱,一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出现过激行为,帝都必然是血流成河啊。”老练而果决的副部长心里十分明白皇帝的顾虑,但帝都的混乱,除了不惜刀枪相向也要维持帝都的安定之外,恐怕再无他法可解,“最近不但是学生士子对朝廷不依不饶,那些立宪派的喉舌,更是从质疑官府办案不力,变成了暗示朝廷可能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事到如今,就算我们真的查出真相,也很难平息那些被煽动起来的怒火了。另外,太后也已知晓此事,祖将军的死让她老人家悲痛不已,臣下失职,愿受一切惩处!”</p>

    “唉,现在要是追究责任能把事情解决,朕自然不会推脱。但外面那些人,还有立宪派,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唐铭铮已经被这进退维谷的窘境逼得寝食难安,“朕已经答应立宪,动作之快,在西洋都是闻所未闻的,这还不算心向宪政吗?此案的背景错综复杂,迷雾重重,定然需要大量时间,总不能罔顾事实和法度,为讨好他们构陷忠良吧!”</p>

    “现在能查到的外头那些笔杆子也不愿相信,”一直被困在行宫中的候博熙对此也束手无策,“或许他们把这次的事情当成向朝廷施压要权的机会吧?毕竟宋竺初一死,立宪派在今后的政治中将缺少一员大将。”</p>

    “静观其变吧,老百姓不都那样吗?劲头一过自然会散去,学生们在外面那种猪圈一般的环境里还能坚持几天?而且有些人还在绝食。”唐铭铮重新戴上眼镜,原本忧心忡忡的眼里,闪现出一丝冷酷和自负,“等援军一到,直接驱散就是了。当然,朕也不愿发生冲突,你们也要抓紧时间和对方的头面人物接触,只要他们撤离,一切好说。”</p>

    8月3日的夜,依旧那么炎热,那么沉闷,那么让人躁动。笔友会下属的学生自立自助联盟和其他一些学生团体在皇家广场发生了激烈争吵,原因是前者要求其他团体继续留在广场绝食,而后者对于肮脏、炎热和混乱的忍耐程度,早已达到了他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因此不少人选择了放弃。即使组织了纠察,立宪派还是无法止住其他人离去的步伐,毕竟立宪的预备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多数人宁可等待那个看起来遥遥无期的调查结果,也不愿意在这样糟糕的环境中为一个虚无的信念浪费生命。</p>

    “同学们,请等一下,请听我一言!”一名学生领袖站在马车的顶上高喊着,“如果大家就这样离去,我们的努力就完全白费了!那些官僚会以为我们软弱可欺,意志不坚。更何况,大家安静!更何况,朝廷内有良心的官员刚刚向我们透露,那个自称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的人,才是这一切罪行的主谋!”</p>

    人群突然停止了步伐,广场再次喧闹起来。那人示意大家安静,“大家真的以为当权者会拱手让出权力?如果不是广大良知未泯的学者志士不畏强权,坚持追求进步,又怎会迫使朝廷接受宪政呢?但是,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想把立宪变成自己腐朽门面的装饰,变成自己行使权力的橡皮图章,他们意图欺骗和愚弄大家!所以他们才杀死了祖将军和宋先生,才策动兵变意图谋害立宪人士,才会不顾一切掩盖真相!现在,他们还从外面调集军队,想要在帝都制造大屠杀!”</p>

    “同学们!我们不能沉默!我们不能麻木!我们要向这腐朽邪恶的朝廷讨回公道!”一些人开始应和起来。</p>

    “走!到行宫去,去向暴君讨回正义!”</p>

    “同学们!不要畏惧棍棒和刀枪!他们可以杀死我们,但我们的意志永远战无不胜!”</p>

    见周围的军队没有阻挡,学生们密密麻麻地举着标语涌向城北,执勤的军人和警察都没有接到任何命令,只能在路旁观望。那一天的夜里,帝都和她的居民第一次陷入了无眠。</p>

    “为何朕的命令都传不出去?外围不是有军队阻挡吗?”唐铭铮看墙外的人群越聚越多,有些坐立不安,“事已至此,命令禁军不要开枪,也不要动武,免得留下污名,尽量阻拦吧!”</p>

    接到命令的士兵只能组成人墙紧紧挡在大门和围墙边上,铁门被血气方刚的学生不断推拉,摇摇欲坠。禁军已经顾不得加固大门,因为不断有人翻墙而入,外面甚至依稀传来了重物敲击墙壁的声音。群众高喊着“打倒暴君”“还我公正”这样的口号,士兵和赶来支援的特工不得不凭着手势甚至是本能行动……</p>

    不知不觉间,铁门在一声闷响中倒下,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躲避开来。尘埃尚未落定,突然听得一声“他们的枪没上子弹!”,墙外的人群如涨潮的海水般向行宫内涌去,来不及组成防御队形的禁军被冲得七零八落。在混乱和践踏之下,两边都不断地有人倒地,地上不断流淌着鲜血。</p>

    “军队杀人了!”有人不断地喊着,这更加激怒了四面八方挤入宫内的暴民,很快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白色壁障被彻底冲破……</p>

    “各位不请自来,还望适可而止,朕愿意与你们的代表协商。但在此之前希望你们尊重朕的臣属和行宫,退出宫外,万事好商量。”唐铭铮在一片打砸声中逐渐冷静下来,他带着几名侍卫从三楼走到二楼的回廊上,对着下面的群众吼道。</p>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针锋相对,没有几个人还能保持那份胆气,学生领袖们也不愿逼迫过甚使得这位手握重兵的统治者痛下杀手。辱骂和打砸慢慢被制止。那个一如既往穿着黑色西服,眉目方正舒缓的男子,乍一看与普通的绅士没有任何区别,但他无名指上那个被不断转动的金质龙凤雕纹皇家图章戒指,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他才是东方名副其实的霸主,庄严威武的帝王。</p>

    “陛下!臣救驾来迟,所幸大家都保持了克制,大局已定。”随着大批士兵进入行宫的正厅,王睿抬头对皇帝笑道,“然民众愤怒未平,街市仍旧混乱,为保陛下安全,请陛下准臣带兵保护行宫。”</p>

    “王睿,你倒是来得及时,群众进来前你的人怎么没在外围警戒?这里无需爱卿担心,禁军虽有损失,但仍足以护卫,请将兵马带离行宫一街之外,同时严查进出。”</p>

    “陛下怕是还不清楚形势吧?宋先生遇刺后,陛下统治的合法性,姑且按他们的说法吧,已经受到怀疑,民众开始越发不认同朝廷,希望能独立自主地选出执政者。太后也对刺杀和兵变这等倒行逆施的举动赶到愤怒。这种情况下,臣以为与其在这狂风巨浪之中经受打击,最后给他人做了嫁衣裳,倒不如急流勇退,让那些政客自己争去吧。”</p>

    “王大人向来聪明,怎么今天也如此糊涂!该不会是受了他人蛊惑吧?此时妄言什么放弃权力,岂不是自寻死路?”唐铭铮听得出,这位他信赖有加的陆军大臣,事实上已经背叛了自己。</p>

    “陛下惊吓过度,也有些疲劳了,来人啊,扶陛下回房歇息,到时候会有人来看望陛下的!”王睿说完便扭头离开了行宫,后备军很快解除了禁军和内政部特工的武装。群众也逐渐散去,秩序得到了恢复,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