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九章 力挽狂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熊建晖虽说狂热,却不见得愚蠢,自知危在旦夕的他,立马命人化装潜出党部大院,前往祖皓司令部所在地求援。自然,由于礼致康缺席而未能事先达成共识的贵族,也派人与祖皓接触,希望寻找一个损失最小的解决方案。</p>

    “闹事贵族不敢直接攻入大院应当是顾忌里面关押的礼致康等一众贵族,”薄颍昌虽说平日里一贯缺乏主见,但在紧要关头的镇定却又显现出难能可贵的大将风度,“只要不是别有用心者想借刀杀人,此事倒是有转圜的余地。”</p>

    “当下情形,倒真有些出人意料。”祖皓本以为熊建晖四处点火总是需要些时间,不曾想他居然莽撞地点燃了其中最大的一堆,“不过,只要稳住局面,确保双方不再有过激举动,应当不至于不可收拾。”</p>

    “将军又何对策只管吩咐,末将不才,但也愿竭尽所能!”薄颍昌知道,眼前这个黝黑壮实的年轻将军,绝不是有勇无谋,只知服从的愚将。</p>

    “国人骚乱,军队仍旧不便出动。不过,你可以转告党部信使,本将已与张总督协商,请他出面派警察维持秩序,至少保证不出现流血事件;”祖皓头脑飞速旋转,一个稳妥的对策渐渐成形,“贵族那边,也请他们不必担心,非比寻常案件,自然不能任由本没有执法权的党部单独决定,我手头的事情也已处理完毕,将尽快介入。”</p>

    随着一声声凄厉的警哨,数百名手持藤盾铁棍的警察硬是在胶着对峙的双方之间挤开了一条通道。贵族和领民们虽说人多势众,又有钢刀长枪,但再跋扈鲁莽的人都知道,东境警察总队乃是张仁怀及其亲信所把持的武装力量,在东境这样各势力盘根错节的土地之上,得罪一个各方面都说得上话,又有朝廷官身的贵族绝非明智之举。</p>

    聚集的人群渐渐被赶出了党部大院门口的街道,黑色制服的警察持盾肃立,构成了一道堵截怒潮的防波堤,原本大厦将倾的局面算是得到了缓和。然而,迟迟不敢露面的张仁怀十分清楚,如何同样闭门不出的祖皓再想不到一个能为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案,当前的平静势必成为一壶扣住盖子的沸水,只要温度仍旧持续上升,总会有壶身爆裂,热水四溅的时刻,到那时,东境的所有人都将面临无可挽回的劫难!</p>

    “报告将军!首都送来的加急&#25991书!”热水持续沸腾了一个晚上又半个白天,直到正午时分,一名参谋跌跌撞撞地将新到的信件交到了祖皓手中。</p>

    “下去休息吧。”祖皓接过信,转身又对正在与自己商议城防的薄颍昌说道:“看来大统领的出价比叔父的预计还要慷慨,既然如此,我们便要把政策用足。”</p>

    “倒也合情合理,只不过……”凑在一旁看信的薄颍昌多少看出了唐铭弈的谋划,但却仍有些不明就里,“只不过东境上下都已将党部的所作所为认作‘三清’运动之宗旨与内容,将军提出此策,是否会损害国府权威?”</p>

    “将军担心不无道理,但不敢担当,不敢作为,要官声和地位又有何用呢?”祖皓理解薄颍昌的顾虑,这位深受官场倾轧所害的参谋长并非不想圆满解决当前危急,只不过是担心,一旦祖皓和唐铭弈等人将这个与国府背道而驰的方案公诸于众,贵族们不见得会感恩戴德,坐失排除异己绝佳机会的共和党人更会怀恨在心。钟兰桥此举,显然是要加深唐铭弈与熊建晖的靠山——组织部长鲁赫之间的对立。如此一来,唐铭弈的实力越是增强,其与鲁赫翻脸的时间也会越来越近。</p>

    “为官为政,若是不能造福一方,即便斗败对手,又能有何意义呢?我等为将为官,绝非与生俱来;所掌权柄,亦非本钱与虚荣。所谓力量来自人心,若不知天下苍生之重任在肩,失信于民,则头衔官爵,不过浮云幻影耳。”祖皓见薄颍昌眉头紧锁,似有千重乌云在脑,便又继续打气道。</p>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身为熟读经典的贵族,薄颍昌记忆深处的圣贤教诲被再次唤醒,“身逢乱世,或许我等真不该再瞻前顾后,大争之世,谁能为苍生争,为天下争,谁才是最后的胜者!将军但有吩咐,薄某在所不辞!”</p>

    “你立刻知会下去,潭渊城各出口放松门禁,贵族一律放行,普通民众若无问题也立刻让其通过。”祖皓没有太多客套。</p>

    “熊建辉!你个龟儿子拿根鸡毛当令箭耍哟!老子和我老头在这几条街来来回回几十年,哪个钦差总督见了不是鞠躬作揖?你一个南洋教书匠,拿几本洋人的鬼画符跟我们搞啥子运动哟!”围攻党部的贵族虽被警察组成的盾墙拦在一条街外无法动手,礼家三个儿子的嘴却从未停过,从早到晚,三人轮番操着东境土话对着紧闭的大门叫骂。</p>

    正当他们意犹未尽之时,数百名背着长枪头顶狼盔的骑士从街道远处飞奔而来,战马沉重的蹄子踏得本就嵌入红土之中的青石板陷得更深。正午的阳光洒过,蓝衣蓝袍的骑士如同海滩远处晒得滚烫的海浪一般,滚卷着波涛沉稳而不可阻挡地向风暴的中心压来。</p>

    为首白衣银盔的骑士正是祖皓,共和国虽号称要与旧制度彻底决裂,但生长与斯的人们,特别旧帝国的军人,却仍保留了军容严整、制服光鲜的传统。相比没有军衔、仅能通过军装面料区分级别的党军,这些油画一般优雅华丽的国军官兵仍旧是民众心目中国力和军威的象征。</p>

    “你们这些吸血鬼、蛀虫!不早早投案自首,竟敢聚众叛乱!”熊建晖见祖皓带兵赶来,便命人打开大门,“如今为时已晚,我国军战无不胜,再敢负隅顽抗,定叫你们悔恨终身!”</p>

    “龟儿子你杀啊!”“老子杀头都不怕,还怕你躲在龟壳里面叫唤?”“酷吏!官逼民反!你么得好下场!”士绅贵族们见到那张满是沟壑、金丝眼睛下目光如刀刃般锋利的脸,便不由得怒火中烧。一时间,或是引经据典,或是侮辱谩骂,但凡是能表达内心愤怒的话语都被一股脑地砸向那个干瘦的中年教师,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拼命推挤着维持秩序的警察,分不清谁是贵族、谁是平民的后者不敢挥棍驱赶,只得架起盾牌苦苦支撑。吵杂声、口哨声、击打声震得人耳中一片轰鸣,仿佛置身一片各拜各神,各念各经的糊涂道场之中。</p>

    “都给我安静!”祖皓拔出手枪朝天一扣,巨大的响声让满天神佛终于回归原位,“军人本不该干预政事,老子也不想管这些拉杂东西,但是闹成今天这个样,作为东境长大的娃儿,我不能袖手旁观!”</p>

    “你们!”祖皓不等任何人回话,便举起马鞭指着礼家三位公子吼道,“亏你们还是前朝贵族,擅自带兵攻打城市,冲击官府,是要造反还是做啥子!共和天下,法治为先,请你们几个去吃铁壳壳的花生米一点不过分!就算是以前,造朝廷的反,就是坏老祖宗的规矩,家法族规,哪一个不剥了你们的皮!”</p>

    “老子……我们兄弟就是想救老头撒,那……那他熊建晖不分青红皂白,又哪里算得上合法咯!”礼家的三位公子虽被祖皓的气势吓得如水银灌顶般皮肉分离,却仍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p>

    “别人做对做错,自然有官府,有法律来判断嘛!”祖皓火炬般的目光仍旧灼烧着三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一码还一码,抓人有误有法律纠正,聚众闹事自然也有法律惩处!”</p>

    “对!说得对!你们这些强盗、恶霸,休想逃脱法律的制裁!”熊建辉看祖皓一直在训斥熊家三公子,心中大喜,于是也叫嚣起来。</p>

    “熊副组长,难道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吗?”狼嚎之后,祖皓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大忠谋国,这本是值得钦佩的大德,只可惜,身为党部高官,你却不知本分,不识大局,死抱本本,区分对错简单粗暴,如此种种,不需要本组长提醒,你也应当自行惭秽吧?”</p>

    “将军,三清运动,本就是针对这些蛀虫国贼,哪里还有得什么情面?将军既然认为鄙人不识大局,那请问将军,脱离了政治,一团和气和稀泥,这样又算什么大局?”熊建晖刻板的脸上,满满当当地写着不屑和蔑视。在他眼里,祖皓虽说被国府任命为组长,但身为军人的他怎么懂得斗争的困难与重要?没有革命经验,又没有多少共和主义理论的人,根本配不上主持一场本就该听命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运动。</p>

    “亏得你还自诩懂得大局!”祖皓冷冷一笑,“三清运动,整顿与清理仅是手段,其目的却是在建章立制,依法治国,巩固国府财税根基。若如熊副组长这般,只知破不知立,即便真的是秉公办事,坚持原则,最终也就是飓风过岗,风平浪静后一切照旧!但凡有些许全局意识和理性思维者,都不该如此只顾做事而不管制度!”</p>

    “我早就知道,你和那些贵族乃是串通一气!”熊建晖看祖皓非但不帮忙解围,还劈头盖脸指责自己一番,本就因得不到军队配合而积聚心中的怨恨立马爆发出来,“你们这些生长于旧制度者,就知道拿法律、制度恐吓威压民众,我倒想问问,在你们的心里,还有没有善良和正义?!”</p>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约束的正义,只能成为暴行的遮羞布!”熊建晖的那套陈词滥调,对于好学善思的祖皓没有任何说服力,“为官为政者,办事不懂政治,不知国府远谋长策,与尸位素餐的昏官庸吏有何区别?”</p>

    “那在下倒要请教,组长大人对三清运动的远谋与长策,又是怎么理解的?”熊建晖冷笑。</p>

    “你看看这是什么。”祖皓将一封信递给他,“对此我专门请示了三清运动的总负责人鲁赫鲁部长,部长果然是高瞻远瞩,他就很明白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如果无法达到改善财政、安全和动员的目的,那么整顿才是真正的流于形式!坚决执行并不意味着四面树敌,到处抓人。整顿和清理公敌不同,中央和地方情况也不同,绝对不能照搬照抄。鲁部长这里非常明确地指示,清理欠款和亏空数额不是唯一和根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整顿财政秩序。因此我以为,当务之急,不是一个个追讨,而是确立制度。”</p>

    “敢问将军,这制度如何建立呢?”一名贵族插嘴问道。</p>

    “首先诸位的欠款必须偿还,毕竟此事本就有违祖制国法。但具体还款方式上可以因人而异,如果愿意在三清期间归还自然最好,如果确有困难,那必须签订协议,在规定还款时间内分期偿还,逾期不还者将强制执行。当然时间越长,诸位需要支付的利息越多。此外,不许任何人再以任何名义借款,地方所有税款和资金,全部存入国民银行,接受国府监管。其次,东部各省将试行货币改革,发行与黄金挂钩的纸币,民间禁止非官方货币的流通。同时,没有还清欠款者,不能用纸币兑换黄金,也冻结一切金额超过其欠款20%的开支。”</p>

    这便是祖皓与唐铭弈商议得出的解决方案,对于欠款贵族,这套方案虽同样强制还款,却并未压迫过甚,经历了熊建晖的白色恐怖,面对如此巨大的让步,贵族们再没有抵制的理由;而对国府来说,本就没有对解决前政权遗留的旧账存有多大信心,只要能缓解当前的财政困难或是遏制东境日益严重的贪污挪用公帑情况,工作组便达到了目的。更何况,借助唐铭铮时期建立的银行系统,国府不但可以监管当地资金流动,还能够通过银行贷款购买国债、刺激经济。</p>

    “将军深明大义,做事谨慎,顾全大局,我等佩服之至。”得到释放的礼致康给予了祖皓很高的评价,这位伯爵不是飞扬跋扈之辈,他知道祖皓把还款的期限延长了许多,并且还款的方式也进行了调整,已经是最大限度为他们争取了利益,因此虽然知道没法再从财政得到额外的收入,老人还是带头接受了这个方案。</p>

    “事情算是基本平息了,虽然全部还清的只有不到两成,但有些人还了一部分,全部人也都签订了协议,我们的工作也差不多了。”薄颖昌看着报告,轻轻舒了一口气。</p>

    “整顿还仅仅是开端,接下来的工作恐怕更为艰巨。”祖皓伸了个懒腰,“下面就需要我们各显神通了。”</p>

    “可惜末将只懂得带兵打仗,对政治的事情不甚了了。”薄颍昌只得无奈地耸耸肩。</p>

    “当然是要各尽所能啦,将军只要做好份内的事情即可。”祖皓说道,“本将记得,将军曾经担任过帝都警备司令?统兵大将屈居参谋长之位,恐怕有些大材小用。汉国公已向王部长保荐,让你出任东部军区代理司令,不过军衔还暂时不能到中将,毕竟大公还无法如此直截了当地在各地安插亲信。不过只要能够保境安民,你大可以放开手脚。至于职位和衔级,一旦时机适当,叔父定会妥善考虑。”</p>

    “末将得将军与汉国公收留和错爱,已是感激不尽,军衔和职位对末将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薄颖昌虽不谙政治,对其中的基本道理还算清楚,更何况,祖皓的话中用到了“亲信”一词,说明在背后遥制的唐铭弈已将他视为自家班底。</p>

    “将军,敌情通报!”一名参谋的到来打断了两人的谋划。</p>

    “果不其然,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到。”祖皓来不及抱怨来之不易的轻松和喜悦被接连不断的紧张所冲散,他接过报告粗粗一扫。</p>

    “皇党从扎马领出兵?而且还有五万之数,将军和大公殿下不是早有谋划,这扎马人怎么还会同意出兵?”薄颍昌看着军报,心中颇为不解。</p>

    “从行军速度与旗帜上看,可以确定不是扎马各部兵马。”祖皓摇了摇头,“很可能是永泰义勇军。”</p>

    “将军是说,皇党将那些新教徒动员了起来?”参谋长恍然大悟。</p>

    所谓永泰义勇军,乃是第一次北方战争,也就是新旧教战争期间由永泰当地新教徒组建的民兵自卫武装。其创建者和首任统帅安乃明原是帝国将军,后被永泰新教教士霍尼所倡导的“教派和谐,信仰自决”运动感召,辞去军职回到故乡永泰协助教会组建武装力量。帝国自祖太后一代起,为在应对战争的同时节约开支,将旧时的雇佣军制改为常备军-贵族私兵-地方民兵三级体系。而在永泰,地方部队也仅有义勇军一支,由于其长期保持战备,因此无论诺论人、帝国军、兰国人还是普军,都无法将这支数量庞大的势力消灭或是控制。</p>

    “不过,义勇军虽说有数万之众,其首领在平时却无调兵任将之权,如确有联防需要,也必须经由理事会决策。”薄颍昌对各国各地武装力量多少有些了解。</p>

    “这么说来,能够义勇军远离家乡前来,联盟定然是给出了令多数村镇都无法抗拒的优厚条件。”祖皓苦思冥想,却找不出其中的奥妙所在。</p>

    “总之兵来将挡,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了!”他补充道。</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