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国家生死攸关之超级大国

正文 关于本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里,是对本书的简要说明。</p>

    ——俺事先声明:本书纯属虚构,对号入座者纯属自作多情。</p>

    ——时间段是30年以后,历史总是循环往复的,或者,用一位学者的话来说,历史和现实总是会惊人的相似。</p>

    当《国家 生死攸关》系列第二部《中日战争》杀青以后,朋友们祝贺之余,随口问我下一本书的写作计划。我随口说,消灭了日本,接下来就是美国佬了!</p>

    此说,将引起很多诟病,简单地说就是应不应该打美国、美国是朋友还是敌人。俄罗斯是我们的朋友吗?日本是敌人,几乎无人质疑,质疑的会被定为汉奸。横店高产的战争剧大都是抗战,因为打日本,最安全。以美国为敌或为友、以俄罗斯为敌或为友,诸位都能提出自己的意见。美分哈苏哈德哈日哈韩,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p>

    其次的疑问,那就是我们能打过美国吗?</p>

    因此,我想在本书开始之前,为各位朋友介绍一下写作的背景和故事主线。</p>

    自然,读过《国家生死攸关 之中日战争》的读者,仍会沉浸在一个个主人公以及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们为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淋漓尽致的将日本这个强盗民族铲除,从人类世界上清除掉的故事当中。</p>

    ——是的,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应当说,几乎所有有良知的国人,都盼着那一天,甚至那些在海外生活居住的华人以及他们的后人,都会为这一时刻欢欣鼓舞。</p>

    但是,有人会说,现实中,我们打不过美国,最多打过日本。因为日本受到美国的约束,不仅军队武装和战略思想畸形,只能为美国的亚洲——太平洋战略和全球战略服务,同时也没有核武。</p>

    而现实中的中国和日本相比,拥有核武,也就拥有了国土的安全保障。拥有国家战略安全的屏障。这是我们的最后屏障,而有了这个屏障,中日开战的话,就是中国军队没有大的战略进攻举动,熬,也能给日本熬垮。</p>

    因此,从这一点说,我们应当感谢老一辈的国家领导人,他们离去以后,给我们留下虽然简陋的三位一体核武。</p>

    也许,我们为取得这个安全付出的太多,但那些饥寒的人们,不也是为今天的后人造福?</p>

    风格</p>

    在小说中,我尽可能的将当今国际政治环境代入小说的情景和形势背景中,因此,读这本书的现实感很强。如果你不是紧跟国际政治新闻的话,很可能被误导其中。</p>

    在写作《中日战争》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写作的内容和现实中的新闻撞车,而且不止一次的情况。在人工审核过程中,曾经有两次被编辑拒绝。一方面是委屈,必须修改重写,而另一方面,也窃喜于自己对政治走向的判断正确。</p>

    的确,这种政治洞察力的养成,我是经过多年才练就的。</p>

    一直喜欢英国惊险小说大师弗雷德里克·福赛斯的作品,比如《豺狼的日子》和《战争猛犬》。</p>

    我所说的一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还在高中、大学的时期。</p>

    众所周知的是,那是个讲究读书和自我奋斗的年代,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确引进了很多优秀的国外&#25991学作品。包括福赛斯以及松本清张、森村诚一等一大批海外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国人的眼里。</p>

    无疑,这些作品,让我们刚刚接触外界的国人,眼睛一亮,同时,也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与宏大。同时,也塑造了性格。</p>

    在小说创作中,我无疑是借鉴了很多中国近现代和当代作家的创作思路和故事叙述风格。但是,我发现,像弗里德里希·福赛斯那样,具有世界眼光的作者不多。</p>

    所以,我想,我应该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爱好和兴趣的题材。那么接下来,就是确定风格和叙述方式了。</p>

    现实生活中,当刚刚相识的人问到我的职业,我就自我介绍说,我是个讲故事的。实际上也正是这样,通常的&#25991学作品中,需要具备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几个要素。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我的作品中,大都是叙述、偶尔描写一下,也大都是白描手法,至于议论和抒情,几乎没有。</p>

    很简单,读者要的就是故事,对细节的描写也要区分轻重。而议论,读者看过,自然有自己的看法,讲故事的人不是教师爷,无需自作聪明的议论什么,免得误导读者。至于抒情,我想,能用故事本身来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情绪是最好的了,沉浸在自己编的故事当中抒情,觉得有些发酸。</p>

    同时,也由于《国家 生死攸关》系列小说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各种人物、各种环境复杂纷纭,如果全部按照八股&#25991,就显得繁杂很多。举个简单的例子:</p>

    夕阳映照下的华盛顿市区,阳光将国会大厦的塔尖染成了金黄色。正是下班时间,街道上车流排满了街道。</p>

    国会大厦右侧的福特大厦23层、国会财经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马克西姆·詹森目光忧郁的望着不远处的大厦塔尖,内心里暗暗地思量着。良机,他才回过头来,助手汤姆斯正垂手站在一边等待他的吩咐。</p>

    “我想,我们能够将这件事情压下来,暂时不让新闻界得知消息!”</p>

    ——这就是传统的风格,也许,能够塑造更好的形象,小说也显得细腻很多。但是,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是需要慎用的。</p>

    ——读者没心思看你的描写,他们想看的,是你说的故事,是否能感兴趣!</p>

    而标准的钴光风格是这样的——</p>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5月12日18:00</p>

    美国首都华盛顿 不列颠哥伦比亚特区,国会山,福特大厦</p>

    “我想,我们能够将这件事情压下来,暂时不让新闻界得知消息!”——国会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克西姆·詹森将目光从窗外街道的车流方向转回,转向身后等待决定的助手汤姆斯。</p>

    “事情很复杂,如果媒体就此炒作,那么,将会使国会方面陷入被动!”他说。</p>

    熟悉的读者应该知道,我经常选用的,是这种方式。并非我不能写,而是觉得,故事本身更重还要。</p>

    ——原因很简单,短短的时间、地点,读者自然能想象得到场面,即使读者没去过华盛顿,也经常在美国大片中看到白宫、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大厦、杰斐逊纪念馆这些标志性建筑,何必浪费笔墨描写这些,直接进入故事内容不好吗?</p>

    因此,我注重讲故事,选择后者。当然,说这种风格是钴光独有的也是剽窃,我们在一些大片中经常可以看到,编导用字幕介绍时间地点的方式。这种方式叫蒙太奇,也就是一个个短镜头组成的电影。</p>

    通常来说,故事的节奏越快,各个蒙太奇单元也就越短促。</p>

    现在回到《国家 生死攸关》系列小说当中,也就是我即将发布的第三部《超级大国》。</p>

    朋友们即将看到的,是《国家 生死攸关》的第三部《国家 生死攸关 之超级大国》。</p>

    呵呵,经常看到超级大国这个词,但很多人并没有认真思考一下,超级大国是什么样子的。</p>

    ——对,直观的说,简单地说,超级大国,就是美国这样超强的国家,拥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思想观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25991化和先进的理念,而且是独有的,独一无二的。而具体的表现就是人们生活富足,发自内心的爱国,而不是被宣传鼓动着爱国。国家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占据着世界上绝大多数资源,拥有的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是用来保卫祖国,而是让对手保卫。而现实中的世界,如果想成为这样的超级大国,其标志,就是击败美国!</p>

    ——击败美国,就是本书的故事。</p>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吧,老师就谆谆教诲,其中的内容之一,就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简单的说吧,我们拥有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p>

    根据联合国最近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有3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一亿人口的国家不过十个。因此,很早以前,西方就有“黄祸论”,其道理十分简单,即使让外星人根据这个数字判断,也能简单的得出结论:拥有地球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当然能够领导和统治世界,是不可撼动的权威力量。</p>

    但是,即使是中华民族最兴盛的汉唐盛世,也没有统治过世界,当然,那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可是,当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在茫茫大漠中勒马止步的时候,似乎没有征服沙漠戈壁另一面——广阔的欧亚大陆的欲望。反而是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含蓄典雅和温良恭俭让的儒家&#25991化异类的蒙古人,曾饮马多瑙河。</p>

    关于对手</p>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美国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根源在于其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重视人的自由和人的基本权利,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扬。因此,其国家制度和体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其拥有的资源,使其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p>

    在对待美国的态度上,中国人的情绪是复杂的,</p>

    一方面,中国历史上的的刻骨之痛,往往有美国的影子。仅就一个抗日战争来说,既有陈纳德的飞虎队血洒碧空,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牺牲,也有出售钢铁和军火,使得日本侵略升级的军火商。既有大义凛然的驼峰航线,也有支持甚至策动新蒙藏独立的阴谋。</p>

    那么,很多人都在疑惑,美国,到底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在我国知识界、思想界,也往往存在这种纷争。左派认定,从美帝国主义支持蒋匪帮开始,美国就是反动的。在国际事务中,美国往往扮演的是世界警察和侵略霸权的角色。而苏联,今天的俄罗斯,才是中国人的朋友。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我们将坚定的和苏联——俄罗斯站在一起。</p>

    而奉行普世价值的人们认定,美国是朋友,他们可以列举各种事例:迫于美国压力,日本归还辽东半岛、退还庚子赔款建设中国现代教育、医疗制度。抗战中帮助中国击败日本。而美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侵占中国的一寸土地。</p>

    中国人习惯将国家,民族区分为好人坏人,习惯于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观念,实际上,在国际事务中,无论是同盟还是对手,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是相对,没有绝对的。</p>

    用不善于遮掩自己观点的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话来说,就是一点:“只有不变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p>

    实际上,一部世界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在遵循着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向而不断转变。</p>

    温斯顿·丘吉尔因为经常直言不讳而备受政敌的攻击,其原因就在于他不散掩饰自己的观点,他喜欢一针见血。</p>

    诸位也不必觉得温斯顿·丘吉尔就是什么好鸟,首先,他的理论是偷来的,失主是马基雅维利。其次,丘吉尔也不是什么好鸟。就对中国来说,抗战胜利后,按理说,应当像台湾一样,将日本占领下的香港移交中国。但这家伙就是死硬,什么中美苏英四大国的盟约根本没放在眼里。</p>

    利益,决定是敌是友,这就是国际政治关系的铁律。这种利益可能是政治上的,比如说拥有共同的意识形态,我们可以无偿的为一些国家提供经济技术帮助;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只要能赚钱,就是魔鬼也可以暂时合作。也许是战略上的,比如金胖子不大听话,就可以和朴女士亲密一些,仅仅是平衡东北亚的形势。</p>

    今天的央视新闻,仍然围绕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力挺乌克兰,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无疑使得北约步步东扩的节奏被打乱。而中国此刻与俄罗斯举行联合军演,交织在越南船只冲撞中国渔船和石油作业船、菲律宾扣押中国渔船、奥黑访日宣布钓鱼岛属安保条约范畴、日本夺岛演习和中国回应日本拿着鸡毛当令箭。</p>

    明眼人就能看出,中国将自己站在了俄罗斯一边。</p>

    面对周边复杂纷纭的形势,有人欢喜有人忧。当然,也有很多难解的疑问,比如说在钓鱼岛问题上,民间和媒体的反应,远比政府和军方强烈。如果说中国军舰可以远航南极并建立科考站,大陆和港澳台民间不止一次在钓鱼岛黄岩岛美济礁宣示主权的背景下,解放军控制上述地点,不会存在任何技术和能力方面的问题。谈到和日本以及越南、菲律宾可能发生的战争,人们总是会付诸一笑,中国是一个拥有战略核武的大国,这种战争尚未开始,胜负已现。</p>

    但是,解放军仍在自己的兵营里,最多是在训练场上展现他们的勇猛。</p>

    其次,就是中国面对的,诸多的国内问题,就上述钓鱼岛、南海纷争,人们就调侃说,应当派遣城管进驻,用脚尖、拳头、秤砣来应对那些侵犯主权的宵小之辈。</p>

    有人说,这是大国战略,为的是争取和平建设的宝贵时间,因此怀念本拉登时代,正是本拉登和他的穆斯林极端组织,让美国人纠缠于反恐战争,为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p>

    也有人说,中国将美国视为对手和敌人本身就是错误,美国奉行的自由、民主、人权才是普世价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p>

    因此,人们迷惑。 </p>

    毛泽东有句经典名言:“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p>

    在强调意识形态头至上的年代,这句话被奉为思想指南。而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也就顺理成章。</p>

    但是我们发现,事情不完全如此。敌人,有时也会微笑,伸过来的不仅是橄榄枝,而朋友,也不光是热情的拥抱。</p>

    因此,我们不得不回到一开始,反动的资产阶级代表丘吉尔说过的,朋友和对手的区分,仅仅是利益所在的不同。</p>

    因此,在中国即将崛起的时候,和那些早已崛起,早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世界列强产生利益上的争夺与碰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p>

    一部世界史表明,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战争。战争,不仅是大国崛起的手段,战争的结果,也预示着国家的衰落或振兴。而战争的胜利,往往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挡在我们面前的不只是一个两个敌手,而是群狼环伺,宵小辈出。</p>

    于是人们就要问,这种竞争能否避免战争?或者问,一旦通过战争,那么,中国传统上的智慧,比如连横合纵,远交近攻战略能否让我们在这次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p>

    还有,就是我们能否为这场支付得起代价?</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