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感情的涩李岁月

正文 煎药的时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骑着自行车从桥坡下去,老旧的自行车一阵颠簸,发出的声响就把几米距离的她们惊动了。看见我了,几个认识的就纷纷招呼着。</p>

    “回来啦!刚刚还在记挂,说你姐姐也来这儿了,如果你们俩正好回来,就进不了门了。”杏儿她妈微笑着,以她一贯的平稳口气对着我说。</p>

    “恩,关出哉!杏儿偏偏钥匙都不带,就只能到畈里来找你们了。”</p>

    “上回马*中午时候就回来了。”人群中有人这样说了一句。</p>

    “可今天他们去的时候迟了很多呀!”她妈看着我回答了那人。</p>

    “是呀!我们去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现在下午2点多,如果早去2个小时,那也就是在中午能回来的。”我跟着她妈说,给她做了一点补充。</p>

    “虞城那医生听说是不挂盐水的。”那人又问。</p>

    “是呀!这个医生只开中药,在他那儿用了不过10分钟。”我回答她。</p>

    “盐水不挂那是快哉!”她妈笑着接了我的话说下去,“花了介多时间都用在赶路上了,路是远了一些啊。”</p>

    说着话的时候,姐姐也过来了,刚才她并不在,同样的也问了几句话,然后说好等理完了菜,她就和我一块儿回家来。</p>

    于是我还得再等一会儿,那就拿过一张小板凳也学着帮忙整理起菜来。但这时她妈却已经理好了一大堆的小白菜,她拿起一捧塞进我骑来的自行车车篮里,“还是让阿惟早些回去好了,午饭还没吃过呢,阿鹃把钥匙拿出来,让阿惟早些好回去。”她妈待人确实很好,这时候她想到我们饿着肚子,就不想让我再等下去。</p>

    于是姐姐拿出了钥匙,我接了过来,“那我就先走了。”</p>

    骑上自行车我又赶着回家去,到了门口把钥匙交给杏儿,她开了门,我们终于回到了家中。</p>

    该烧饭吃了。我帮忙,杏儿上灶。老医生嘱咐她现在最好是喝粥,因此首先是为她烧一碗粥来喝。她自己去米缸里抓来一把米,洗干净了上锅,就在煤气灶上烧;而我,我说随便弄点她家人中午吃下的剩饭,热一热就可以。于是她也找来剩饭,要吃多少我自己定,就倒进烧柴火的大灶,加一点水,我自己烧。</p>

    大半天都没吃饭了,本来应该是很饿了。但是一来可能饿过了头,二来也因为和她在一起,和喜欢的姑娘在一起,尤其到了汤镇以后和她相处已经越来越融洽和开心,因此感觉一直兴奋着,几乎根本就忘了饿;至于杏儿,虽然也是奔波了半天,但这个时候她那双大眼睛却反而出奇的有精神,肯定比早上、比她哀怨、责怪我和我的家人时那无力、无助的眼神更有魅力。虽然脸色苍白,但她那样闪动着灵气的明眸却如此的楚楚动人,谁说不是因为此刻的她也一样的开心,一样的因为愉快的相处和爱意的萌动而在内心兴奋着?言语有时会不由衷,眼睛却不会骗人。正所谓眼神是心灵的窗户,的确无可隐瞒!</p>

    就在她站在煤气灶边看着锅里烧粥的状况时候,我走了过去,从后边将她搂在了怀里。</p>

    “杏儿,让我抱一抱看你还有多重。”我开心的笑着,第一次抱住一个姑娘,喜欢的姑娘,那是十分自然却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万分开心。我紧紧地拥抱住她,亲吻着她乌黑的发丝,杏儿微微的侧过头来,再一次看到她甜美的微笑,她清脆的笑声鼓励着我,让我将她抱了起来,让她的身体紧贴着我,让她的双脚离地,她全身的重量就完全的落在了我的身上。</p>

    “还好,还好!还有一些斤两大来。”我笑着将怀中的她放了下来,杏儿依然只是微微的笑着,手在忙着掀锅盖、盖锅盖——烧粥会溢出米汁水,因此一会儿盖,一会儿又要掀开。杏儿就只是微笑着而已,没有热切的回应,甚至没有回过头来认真看我一眼。但她分明接受了,她微笑着,她当然接受了。</p>

    稍后,姐姐有回来了。饭我已热好,本来准备就拿出几个中午的剩菜随便填饱肚子就行了,姐姐回来却执意要为我烧几个菜,被关心的感觉真好。好开心!这一天真是大有收获,杏儿似乎是终于接受我了,连带着姐姐也开始关心起我来了,她妈妈本来就待我满客气的,这样一来,前途似乎一片光明,爱终于有了着落了么?</p>

    这样吃过了晚点的午饭,杏儿上楼休息去了,我却还有任务,骑着车大概20分钟,我到了市里的药店,要把老医生开的药方拿去配了中药回来。下午的药店人不算多,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女子接过我的药方,马上开始了工作。先拿去划价,按着每味药的剂量、单价算出金额,再合计总价款,填好了单子,由我付了款,她再拿着单子开始撮药。一味一味的药按着方子称量出来尽量均匀的分倒在5张包装纸上;开始是她一个人,一会儿另一个忙完了另外事体的工作人员也来帮忙,都是专业人士啊,也可能一起工作久了有了默契了。反正至今我是不太明白这些药店的工作人员,没见她们有事先的约定,过来了看一下药方和已经称量好了的几味药,拿起她们专业的小盘秤就开始帮忙撮取剩下的几味药来。不会重复或者漏下药方中某一味药么?一般真是不会的,实在是专业人士,实在是熟能生巧了啊!当然她们最后应该是有一位把关的,全部称完了药,该有其中一个负责检查一遍,核对有无重复或者缺漏。这样说来,其实这些工作人员的责任还是蛮重大的;而若按照当今某些‘科学’崇拜者的观点来看,中药房这种工作方式又确实很多很大的漏洞,很不科学。但是还好,我相信这些祖宗传下来的中医、中药,即使也能够看到一些明显的不太严谨的地方,我还是愿意相信:事物没有完美,有效才是关键!就象这位配药的女子,真算不得美,甚至胸部平平,比我那杏儿姑娘差的太多。但她在工作中表现的自信、熟练,那也是一种美。把心胸放宽畅些,世界处处有美;相反,心胸总是只有自我,世间事物总是太多缺憾,总不能让自己开心、满足,何苦呢?</p>

    配好了药,回到家中,那煎药的任务也得由我来完成了。本来这当然是女人们的事务,应该是姐姐做的,不过当时她姐姐已经有孕在身,据说闻着中药味对她不好的,那就只好由我来煎药了。</p>

    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中药,不是第一次煎药,自己还小学的时候就曾经几个月的吃这苦药水,偶尔也当然煎药几次。那时候是因为人小逞能,大夏天的中午,不想睡午觉,却想出去河边钓鱼。钓鱼也没事啊,可还没开始钓呢,只是看看、找哪个地方合适点、阴凉点、鱼儿又可能多一点,就这样的时候,在从一条船上跳到岸上的时候,逞能了。那船大,岸边又水浅,因此不是贴着岸停泊的,离着岸大概有了一米五左右,加上有些落差。若是平地其实当然没问题,可这一边是船,一边是不齐整的土岸堤,高低不平的小田埂和菜地。上船时可能离着还近一点,而且可以尽量站在土岸堤的边上,可下来就不行了,人上去了船晃荡几下可能就晃开了一点,因此距离就比上去远了一点。而且从船上跳下来,肯定得跳到相对靠里的实地上,擦着岸边跳那滑落一下就掉河里去了,那才要出事了。一起的小伙伴其实平常力气、跑跳都比我能,可他还不太敢就那么跳;我却不知吃了哪来的豹子胆,偏偏逞能了。也不再尽量的去把绊住船的绳索往岸边拉拢一点,直接就那么跳了,结果,据说轻轻一声‘喀嚓’,我是跳到了岸上,却站不住了,更迈不开腿了。落地的是小田埂还是田埂下面小土沟都记不得了,我只能站在那儿,一条腿用劲,动不了。小伙伴也吓着了,他努力的把船拉近岸边一些,好象又利用了岸边一棵树,终于平安的也上了岸,然后背起我就往家跑。中途遇着另一个伙伴,正好他跑累了,于是换一个人接着背我。这样我回了家,就开始了几个月的中医中药治骨折的过程。</p>

    这煎药一般人也就听药店的药师们临时几句话教一下,回家就能会的。不过会做不等于好做,煎什么药放多少水,哪个先哪个后,旺火烧还是小火闷,各需多少时间,都有着讲究的。我这临时的帮她煎一回药,就好象是水放少了一些。煎到一半的时候,她姐姐帮着看了一下,又加进去一点水。其实严格按着医师药师的说法,煎药中途再加水很不好,除非真的煎煮的时间还很短水就很少,那可能没办法;一般若煎到一半以上,只要药汁还能有一些,那宁可早熄了火喝浓一点的药,然后第二次煎时记得多放点水就好;这个时候再加水其实是把已经煎出的较浓缩的药水稀释一下再煮,是可能把最有药效的原汁药水浪费的做法,当然是医师药师们反对的。不过平常人们也不会太在意这些规矩的啊,各人有各自的想法,有些病人还会嫌药苦喝不下,因此会特别要求把药水煎的很少,甚至几乎只剩一大口就能喝完,就剩那么一点足够;也有病人嫌煎太少太浓缩了味道更苦,因此药水是有煎到满满一碗之多,可喝下去的时候,就让看着的人都觉着‘很苦’了。杏儿也是这种吃不了苦水的病人之一。</p>

    药煎好了,到楼上叫杏儿下来喝药。她下来看了看药碗,嫌多,“有噶多啊!”她没喝到药就先苦上了,紧锁着眉头一副为难的样子。</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