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苍山残阳之红军岁月

正文 第七章 觉不妙 刘永义建议撤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李团长,关政委,我们现在的情况非常不妙,我认为,我们应当放弃赣州撤退,你们看。”刘永义走到大地图前,“赣州城三面环水,只有东面是陆地,城墙高大厚实,素有‘铁赣州’之称,以红军现在的攻坚能力,攻下赣州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攻了一个月,连续四次炸开城墙,又连续四次被对方逐出。</p>

    也许有人认为,敌人已是强弩之末,再加一把劲就能得手,我不这样认为,现实的情况是,敌人以逸待劳,我们顿兵坚城,强弩之末的是我们,不是敌人,继续打下去,我们只会更疲惫。</p>

    十八军抵达赣州后,情况变得对我们相当不利,十八军是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我们呢,三军团久战疲惫、五军团整训未完,一旦敌人冲出赣州对我们发起进攻,我们将非常危险。”</p>

    李得田和关秋红同意刘永义的分析,他们写了一份报告:建议红军立即从赣州城下撤退。</p>

    刘永义、关秋红、李得田在报告上签了字。</p>

    刘永义觉得自己的建议很英明,为了让毛泽东知道自己的雄才大略,他建议直接把报告送到毛泽东那里。</p>

    李得田反对刘永义的做法,认为应当按部就班:先交给师长,再由师长交给军长,一级一级交上去。</p>

    “不行!一级一级交上去,交到毛主席手里时,我们已经变成无定河边骨了,还是直接交到毛主席手里为好,让他尽快下撤退命令。”</p>

    “我来交这份报告,我亲自到前敌指挥部去,当面把报告交给彭德怀同志,我会劝说他尽快下撤退命令的。”关秋红说道。</p>

    “交给彭总指挥?不好,还是交给毛主席更好。”刘永义坚持自己的意见。</p>

    “交给毛主席没有用的,毛主席一直反对打赣州,可赣州还是打了。”</p>

    “毛主席一直反对打赣州?”刘永义觉得莫名其妙,“毛主席可是我们的头呀,他的反对怎么会不奏效呢?”</p>

    “这有什么奇怪的?共产党是集体领导,不是个人领导。”</p>

    “那……好吧,交到彭总指挥手里。”刘永义掂量了一下,能让彭德怀知道自己的能耐,也不错。</p>

    李得田建议给师长打电话,说服师长在报告上签名,有了师长的签名,报告的说服力就更强了。</p>

    刘永义同意这个建议,他跑去给师长打电话,师长同意加上自己的名字。</p>

    刘永义在报告上加了师长的名字。</p>

    关秋红把报告放进皮包,她骑上马,在两个警卫员的护卫下向指挥部飞驰而去。</p>

    刘永义和李得田向攻击浮桥的掩护阵地走去。</p>

    “刘团长,李副团长,敌人又把浮桥架起来了。”见到刘永义和李得田后,白传远报告道。</p>

    刘永义和李得田举起望远镜观察着:浮桥确实又架起来了,不仅如此,在浮桥前方,十八军还打了三排竹桩,竹桩之间拉上了纵横交错的铁丝网。</p>

    “呀,这帮王八蛋,学得还真快,一晚上学精好多,这下可好,放船放人都不行了,只能用炮打了。”</p>

    刘永义要通了师长的电话,向师长报告了浮桥的情况。</p>

    “师长,还要摧毁浮桥的话,只能用炮打了,我没别的招了,你把我的炮兵连派回来吧。”</p>

    “炮兵连要用来攻城,不能派回来,你现在监视浮桥吧,不用摧毁它。”</p>

    河对岸,杨心红带了几个人,又喊起了“26路军的弟兄们”,不时骂上刘永义几句。</p>

    与昨天不同,刘永义现在可以反击了,三个刚刚来到三团的政工人员拿起话筒,向着对面喊起了“十八军的弟兄们”。</p>

    在赣州,罗卓英与马崑商议对付红军的方法。</p>

    “一个月战斗之后,三军团的战斗力大大削弱了,现在已成强弩之末,正是我们出击的大好时机。” 马崑说道。</p>

    罗卓英同意马崑的判断,他们决定:迅速在东南门和西南门各挖掘一条通向红军的坑道,明天凌晨二点,部队向红军发起总攻,一部通过挖掘好的坑道直接进攻城下的红军,另一部越过浮桥包抄城下红军的后路。</p>

    “马旅长,这一仗,你我要全力以赴,现在的机会万世一时,打好了,三军团会被全歼,五军团也会被打垮,赤匪的实力三去其二,我们将成为党国最大的英雄。”</p>

    “说的是,全力以赴,万世一时。”</p>

    罗卓英发布命令,十八军工兵营立即通过浮桥进入赣州,开始挖掘通向城外的坑道。</p>

    没了摧毁浮桥的工作,刘永义轻松了很多,他叫宋长吉找来钓鱼杆,跑到章水边悠哉游哉钓起鱼来。</p>

    远处走来了李得田和关秋红,关秋红脸色阴沉,一副刚吵过架的样子。</p>

    “呀,关政委,怎么这副脸色,建议被驳回了?”</p>

    “是呀,我跟他吵了很久,还拍了桌子,可是依然没用,他不肯撤退。”</p>

    “拍了桌子?关政委好大胆,居然敢跟彭总指挥拍桌子!”</p>

    “拍桌子怎么了?只要我是对的,对任何人我都照拍不误。”</p>

    “我可不敢,大官一拍桌子,我立马腿软,嘻嘻,他为什么不肯撤退?”</p>

    “他说敌人已是强弩之末,再加一把劲就能成功,他准备再次挖掘坑道,第五次爆破城墙。”</p>

    “第五次?彭总指挥真够犟的,这一招都用了四次了,用一次输一次,还不回头,还要来第五次。”</p>

    “不说他了,我跟李副团长商量了一下,打算留下一个连守卫浮桥,主力东移两千米,东移到天竺山附近,那里位于三军团的后方,我们在天竺山构筑工事,应付可能出现的坏情况。”</p>

    “东移?喂,我们只是一个团,区区一个团,就算出现了坏情况,又能起多大作用呢?”</p>

    “有多少力使多少力,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p>

    “嘻嘻,那好,晚饭后我召开会议安排这事,明天一早把部队东移,对了,你们叫上李参谋长去天竺山看一看,把阵地设计好,明天东移之后,按设计的图纸构筑工事。”</p>

    “好的,我们去设计阵地,喂,你也跟我们一块去吧,别在这里钓鱼玩了。”</p>

    “不用我去,李参谋长很能干的,有了他,设计阵地没有问题,再说我在这里不是玩,是给你们改善生活,今晚请你们吃百鱼宴。”</p>

    “哼,真会找借口,你会钓鱼吗?照我说呀,你能钓上一条,请我们吃一鱼宴,那就不错了。”</p>

    “放心,钓不上来他会花钱买的,跟上次那样。”</p>

    李得田和关秋红走了。</p>

    刘永义继续钓鱼。</p>

    天空出现了一架银灰色的“可塞”式侦察机,它在天空盘旋着,不时俯冲下来朝地面的红军扫射几十发子弹。</p>

    侦察机向着刘永义和宋长吉飞了过来。</p>

    宋长吉看见了侦察机,他对着侦察机破口大骂,还做起了下流手式。</p>

    飞行员注意到了宋长吉,他压下机头,对着宋长吉俯冲下来,机头的两挺机枪闪着红光。</p>

    “快卧倒!”刘永义大叫道,丢了鱼竿卧倒在地。</p>

    宋长吉跟着卧倒。</p>

    子弹“嗖嗖嗖”打在地上,溅起的烟尘在地上划出了两条长长的直线。</p>

    两颗炸弹离开了机翼,呼啸着从天而降。</p>

    “轰、轰。”</p>

    一颗炸弹落在离刘永义不远的地上,炸出了一个大坑,另一颗落在水里,炸起了高高的水柱。</p>

    “王八蛋,炸得真准,差点把我炸上天。”飞机走后,刘永义从地上爬起来,拍着身上的土。</p>

    “喂,没事惹飞机干什么?你小子嫌命长了?飞机是那么好惹的吗?”拍完土后,刘永义骂起了宋长吉。</p>

    “这……咦,鱼,鱼。”宋长吉指着地上。</p>

    刘永义低头一看,地上果然有两条鱼,应当是炸弹炸上来的。</p>

    “水里,水里更多,二三十条呢。”</p>

    水面漂起了好多鱼,这些鱼顺着流水向下游漂去。</p>

    “愣着干什么?快点下水捞鱼,漂走了鱼,我把你煮了。”</p>

    宋长吉手忙脚乱脱掉衣服,“扑通”一声跳下水去。</p>

    “带上鱼篓。”刘永义把鱼篓扔给宋长吉。</p>

    “先捞远的,后捞近的,捞那条、那条,还有这条、这条。”岸上的刘永义指手划脚指挥着。</p>

    宋长吉在水里游着,把漂着的鱼抓住,放进鱼篓。</p>

    顺着河水游了一阵,把漂在水面的鱼捞上来之后,宋长吉爬上岸。</p>

    看看满满一篓子的鱼,刘永义得意洋洋,他要宋长吉把这些鱼拿去伙房,让伙夫做百鱼宴,今晚请关秋红的人吃饭。</p>

    “百鱼宴?没有一百条呀,也就二十条。”</p>

    “重量够呀,我的二十条很多是大鱼,二十条顶得上平常的一百条。”</p>

    “有道理,有道理。”</p>

    “注意,不许说这些鱼是炸的,要说钓的,团长钓的。团长很有本事。”</p>

    “好的,钓的,团长钓的,团长很有本事。”</p>

    宋长吉走了,刘永义继续坐在河边钓鱼,一直钓到傍晚,不过战果很差,只钓上两条小鱼。</p>

    晚上,刘永义给师长打电话,报告了东移天竺山的计划,得到了师长的批准。</p>

    随后,刘永义召集军官开会,把东移计划安排下去。</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