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苍山残阳之红军岁月

正文 第15章 认老乡 刘永义面授机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正说着,一个电话打了过来,刘永义去接电话。</p>

    电话是工农红军学校的刘校长打来的,刘校长首先祝贺刘永义打胜仗攻下赖村,然后问刘永义明天有没有空,他打算带一批学员到赖村参观、学习。</p>

    “有空,有空,完全有空。”刘永义高兴极了,刘校长带红军学校的人到赖村参观学习,说明刘校长很看重自己,看来,自己今后前程似锦。</p>

    “那就好,我们明天上午十点到达桥头村,然后一齐出发去赖村,你叫上参加赖村战斗的主要指战员,包括工兵连的主要指战员,我们要听你们详细讲述赖村战斗的整个过程。”</p>

    “好好好,一定叫,一定叫。”</p>

    听说刘校长要来赖村参观、学习,干部们拍起了刘永义的马屁。</p>

    “团长,你现在是红军名将了,刘校长都要向你学习。”</p>

    “互相学习,互相学习。”刘永义急忙谦虚。</p>

    “刘校长可是‘川中名将’,‘川中名将’都要向你学习,你太牛了。”</p>

    “是呀,够牛的了,再打几个胜仗,毛主席都要向你学习了。”</p>

    “夸张,太夸张了,哈哈哈哈。”</p>

    晚上,刘永义坐在办公室里,思索对付士兵委员会的方法。</p>

    他首先想到朋友,团士兵委员会的执委一共二十人,其中常委六人,如果能把自己的朋友塞进团士兵会,自己就能控制住团士兵会,使之不会威胁自己,甚至反过来利用团士兵会来对付关秋红和她的手下。</p>

    想着想着,刘永义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自己根本没有士兵朋友!</p>

    “唉,怪不得三连不听我的听李得田的,一个士兵朋友都没有,士兵怎么可能听你的呀?”刘永义自言自语。</p>

    既然没有士兵朋友,刘永义只好退而求其次,他想到了老乡。</p>

    三团的人主要来自西北,陕西、山西的人最多,刘永义打算把山西、最好是山西长治的人塞进团士兵会里,再利用老乡关系来控制住团士兵会。</p>

    想好对策之后,刘永义去拿花名册,他在上面查找,一共查到了十二个长治老乡,他打算请这些老乡吃饭,拉拢他们。</p>

    23日上午,关秋红骑马去了三军团,向三军团的人报告了刘永义成立独立营的事。</p>

    “把人和枪送来就行了,不希望你们帮我们编组、训练。”</p>

    “可是,不让刘永义搞独立营,他会不高兴的,三团其他人也会心怀不满,五军团情况特殊,做他们工作时还是要照顾一下他们感情,不能照搬其他红军部队的做法。”</p>

    “可是,这个独立营就算成立了,来到我们这里也是要被拆散的,我们不可能让靖卫团以这么大一个编制存在。”</p>

    “刘永义搞独立营,用意无非是多提拔几个人当官,你们动靖卫团的人,不动他的干部,他不会生气的。”</p>

    “嗯……他的那些人,素质怎么样?”</p>

    “军事素质没得说,思想觉悟低一些,军阀作风还很严重。”</p>

    “这样好不好?我们派出干部和三团共同组建这个独立营,我们的干部占一半,他们的干部占一半。”</p>

    “这个方法不错,我回头跟刘永义说说,刘永义应当会同意。”</p>

    上午十点,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刘校长带着一批学员来到了桥头村。</p>

    刘永义热情招待刘校长一行,向他们敬上香茶,建议休息一阵再去,不过刘校长很着急,要求立刻出发。</p>

    一大群人呼呼啦啦向着赖村进发了,中午来到了赖村。</p>

    赖村还是刘永义离开时的样子,只是里面的房子换了新主人。</p>

    当地村干部上来迎接,带他们进村子休息、吃饭。</p>

    吃过饭后,刘永义把刘校长一行带到坑道和缺口旁,向刘校长和学员详细描述挖掘坑道和爆破城墙的经过。</p>

    “工兵连的陆连长呢?也叫他上来说一说吧,我们很想知道他是在潮湿的水稻田里是如何挖掘坑道的。”刘校长说道。</p>

    陆连长上来了,他详细描述着挖掘坑道的经过和遇到的困难。</p>

    刘校长和学员认真听着,不时向他提出问题,很多学员还一边听一边做笔记、画图画。</p>

    参加赖村战斗的其他指战员也向刘校长和学员介绍了自己的战斗经过。</p>

    讲完赖村战斗后,已是下午四点。</p>

    刘校长告诉村干部:城墙、壕沟、竹签先留着,过一阵再拆,还会有很多部队来这里学习、取经。随后他们离开赖村返回,六点钟,到达了桥头村。</p>

    刘校长谢绝了刘永义要他留在桥头村的盛情邀请,他带着红军学校的学员继续向瑞金走去。</p>

    刘永义叫宋长吉到村里买鸡、买肉,提到伙房叫伙夫做。</p>

    刘永义拿出十二个长治老乡的名单,叫人把十二个长治老乡请进自己房间。</p>

    过了一会,十二个长治老乡陆续来了。</p>

    虽说是老乡,可刘永义过去从没搭理过人家,这次是第一次请老乡喝酒吃肉。</p>

    刘永义很热情地跟老乡打招呼,跟老乡说着长治的事情。</p>

    伙夫把做好的鸡、肉拿了过来,刘永义再到柜子里取出四瓶酒,于是,十来个人吃吃喝喝起来。</p>

    喝到一半,刘永义开始说正事,他嘱咐长治老乡:赶紧行动起来,攀交情、拉选票。</p>

    “好的,攀交情,拉选票。”</p>

    “团长,这个士兵委员会很重要吗?我听连长说,士兵委员会不是官,只管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p>

    “虽说不是官,起的作用可不小,士兵委员会是士兵选出来的,有士兵在后面支持,干部都得让着三分。”</p>

    刘永义给长治老乡面授机宜。</p>

    “不久就要召开团士兵代表大会,选举团士兵会的执委和常委,希望你们能当上团士兵会的执委,当上常委更好,你们回去后,赶紧请人吃饭、喝酒,请别人投你们的票、投山西人的票,请人的钱我来出,你们需要钱就去找长吉,他会给你们钱的。”</p>

    “团长,我们团里陕西人最多,他们也在到处活动,我们能争过他们吗?”</p>

    “能的,一定能的,陕西人虽然多,不过占三成而已,你们可以拉拢其它地方的人,宁夏、甘肃、河南等等,其它地方的人投了你们的票,你们就上去了。”</p>

    “这个方法不错,好的,我们按团长说的去做。”</p>

    “这就对了,哈哈哈哈,对了,为了鼓励你们好好干,我给你们发奖金,当上执委八十块,当上常委一百块,还有,你们的表现我会看着的,表现好的话,以后有什么干部职位空出来,我会优先考虑你们。”</p>

    谈话结束时,桌上的酒肉还剩下许多。</p>

    “你们拿盆子过来,把剩下的酒、肉全带走,带回去请其他人吃,对了,桌子上的东西有点少,我再拿些酒出来,让你们一人一瓶,长吉,你去伙房叫伙夫多炒点花生,让他们带回去,请大家吃个痛快。”刘永义很慷慨。</p>

    24日上午,刘永义在办公室看《红星报》,上次写的“五军团与红军学校的比武”在《红星报》发表了,当然,内容被删改了很多。</p>

    刘永义很为自己参加红军后的表现自豪,他决定趁热打铁再写两篇&#25991章给《红星报》寄去,一篇是赣州战斗的,一篇是赖村战斗的。</p>

    先写那篇&#25991章呢?刘永义考虑起来:赣州战斗很重要,可却是在董振堂指挥下战斗,光辉被董振堂夺去不少;赖村战斗不太重要,可这是自己独立指挥的战斗,光辉全归自己。</p>

    想来想去,刘永义还是决定按时间顺序来,先写赣州,再写赖村。</p>

    刘永义动笔写了起来,&#25991章的题目是:钢刀团战斗系列之一,赣州战斗。</p>

    写着写着,关秋红和李得田从外边进来了。</p>

    “喂,写什么呢?刘大作家。”</p>

    “战斗日记呀,我们三团的战斗日记。”</p>

    “战斗日记?这是个什么东西?”</p>

    “哈,又发现关政委不知道的东西了,哈哈哈哈,关政委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呀。”</p>

    刘永义介绍起了战斗日记:战斗日记就是战史,本部队战斗历程的记录。在西方,每支部队都有战史,连有连史,营有营史,团有团史,战史非常重要,能总结战斗经验,让部队打一仗进一步,促进战斗力的提高,还能培养官兵的荣誉感,让官兵为了维护本部队的荣誉而奋勇战斗。</p>

    “战史有这么大作用,那倒是应该搞,咦,三团的战史为什么叫做‘钢刀团战斗系列’?我们三团有‘钢刀团’这个绰号吗?”</p>

    “这是我刚起的,‘赣州团’的申请不是还没批下来吗?我临时起个‘钢刀团’用着,嘿,我觉得‘钢刀团’更好,比‘赣州团’要好,我有点后悔了,不应该申请叫‘赣州团’的,应该申请叫‘钢刀团’。”</p>

    “花招招就是多,&#25991章写得怎么样了?”</p>

    “写了一半了,关政委、李团长,你们看看,看写得怎么样?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写好后,我打算把&#25991章压缩一下,给《红星报》寄去。”</p>

    关秋红拿过&#25991章看了一遍,然后交给李得田。</p>

    “两个地方需要修改,第一,你把自己写得太重要了,好像没有你就救不出三军团,你应当谦虚一些,在&#25991章中弱化自己的作用,多宣传下层官兵,是他们勇敢战斗救出了三军团;第二,你把当时的情况说得太危险了,说什么红军处在了生死关头,当时的情况没那么危险。”</p>

    “你的第一个观点我同意,第二个观点我不同意,当时红军确实处在了生死关头,如果不是处在生死关头的话,军委会把自己的警卫营投入战斗吗?”刘永义一边说一边站起来,走到大地图前,“你们看,如果罗卓英勇猛一些,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不管赣州、十八军营盘那些坛坛罐罐,把手中的四万大军全部投入,那么,三军团将被全歼,前来救援的十三军也将被击溃,跟着,他们马上可以兵分两路,一路跨过章水攻击十五军,另一路跨过赣江攻击十四军,这样,五军团也将被全部击溃。”刘永义在地图上指指点点。</p>

    “但罗卓英没有把他的四万大军全部投入,他只投入两万人,所以,当时的情况没那么危险。”</p>

    “罗卓英为什么没有投入他剩下的两万人?那是因为我们的勇猛战斗吓住了他,如果我们的表现稍稍差一些,罗卓英很有可能鼓起勇气给红军来一次破釜沉舟,所以说,当时的情况就是这么危险,是我们的勇猛战斗消除了这一危险。”</p>

    二人争吵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