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苍山残阳之红军岁月

正文 第31章 出变故 刘永义升为师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5月1日是劳动节,按规定放假一天。</p>

    官兵们放松下来,有的上街闲逛,有的请客吃饭,有的打球学戏。</p>

    刘永义依然忙碌,他坐在办公室里写&#25991章,写一篇反映赖村战斗的&#25991章,打算寄到《红星报》发表。</p>

    “钢刀团战斗系列之一:赣州战斗”写完后,刘永义在此基础上,添油加醋写了一篇“‘钢刀团’奋战赣州”的&#25991章,把自己和三团大大吹嘘了一通。</p>

    “‘钢刀团’奋战赣州”写好后,刘永义派人把&#25991章送到了《红星报》,为了不让《红星报》认为自己是王婆卖瓜,他把作者写成了“43师3团战史组”。</p>

    “‘钢刀团’奋战赣州”在《红星报》发表了,刘永义收到了五角钱稿费,这让他很高兴。</p>

    不过,当他拿到刊登“‘钢刀团’奋战赣州”的《红星报》时,却又大大地不高兴了,报社编辑本着多宣传战士、少宣传干部的宗旨,把&#25991章里描写他的内容全删去了,甚至连他的名字也删去了,改用“三团团长”代替,&#25991章名字也改了,改成了“三团奋战赣州”。</p>

    “岂有此理!战斗胜利靠的是指战员,既靠指挥员也靠战斗员,怎么能不说指挥员只说战斗员呢?”</p>

    虽然感到不满,刘永义还是决定在已经写好的“钢刀团战斗系列之二:赖村战斗”的基础上,添油加醋再写一篇吹嘘自己和三团的&#25991章给《红星报》寄去。</p>

    “能让三团出名也好,三团出名了,我这个团长不就跟着出名了吗?”刘永义心中暗想。</p>

    刘永义首先琢磨&#25991章的名字,想了一个又一个,最后,他决定采用的名字是:三团攻克最顽固的反革命堡垒:赖村。</p>

    想好名字之后,刘永义动起笔来。</p>

    就在刘永义忙着写作的时候,关秋红和李得田进来了,后面跟着两个总部的人。</p>

    “刘团长,出现了紧急情况。”关秋红说道。</p>

    “紧急情况?”刘永义放下了手中的笔。</p>

    “43师很可能叛变,总部现在解除了卢寿椿的43师师长职务,任命你为43师代理师长,你马上做两件事:第一,部署部队监视43师的一团、二团,第二,马上到43师师部去,安定人心。”总部来的人说道。</p>

    “好的,我马上按总部的命令去做。”刘永义答应道,他跟着问,“告诉我,43师到底出了什么事情?”</p>

    总部的人介绍了事情的经过。</p>

    攻下漳州后不久,冯玉祥的代表刘骥来到了漳州,他找到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向他转交了冯玉祥的亲笔信。</p>

    信中,冯玉祥告诉季振同,自己和蒋介石谈妥了,只要五军团回归国军,蒋介石就把五军团还给自己,同时,还把察哈尔的地盘送给自己。</p>

    “中原战败之后,16旅的很多老人没了生活来源,他们的境况很惨,朝不保夕,养活自己都很困难,更别说抚养子女、让子女上学了,你能帮助他们,只要你率部回归国军,他们就都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你过去的弟兄过上好日子,你马上率部回归国军吧。”信的最后,冯玉祥这样写道。</p>

    季振同感到很为难,一方面,他对目前的地位是满意的,不愿意离开红军,可另一方面,他又不好拒绝冯玉祥的命令,冯玉祥是自己的老长官,对自己有知遇之恩。</p>

    想来想去,季振同选择了逃避。</p>

    “我能力有限,担不起如此大任,我马上向总部打辞职报告,请求辞去五军团总指挥一职,我去苏联学习,刘长官,率部回归的事,你另请他人吧。”</p>

    刘骥对季振同的回答很不满。</p>

    “你这样首鼠两端,会后悔的。”</p>

    离开季振同,刘骥去找其他人,向很多人转交了冯玉祥和其他西北军老人的信,这些信对五军团影响极大,五军团上下顿时议论纷纷,有主张留下的,有主张回归的。</p>

    主张留下的人认为,冯玉祥政治、军事能力都不行,跟着他不会有好结果;毛泽东就不同了,政治、军事能力出类拔萃,跟着毛泽东,日后必得天下。</p>

    主张回归的人认为,来到红军之后,五军团连续打了赣州、漳州两大战役,为红军立下大功,已经报答了红军的恩情,现在,五军团应该像三国时的关羽那样回归旧主,做一个忠义之人。</p>

    主张留下的人和主张回归的人吵了起来,吵得面红耳赤。</p>

    五军团共辖三个军,十三军、十四军、十五军,实力最强的是十五军,这个军主要由季振同的七十四旅改编而来,在26路军的六个旅中,七十四旅人数最多、武器最好,官兵一律三大件:盒子枪、步枪、大刀,故又称手枪旅。</p>

    十五军虽然实力最强,却又是最为动摇的,七十四旅原为冯玉祥的警卫旅,连长以上军官均由冯玉祥一手提拔,他们对冯玉祥的感情很深,因此,接到来信后,七十四旅的很多干部认为,现在应当响应旧主的号召,回归国军。</p>

    毛泽东察觉到了五军团的异动,他迅速采取措施:第一,逮捕季振同、黄中岳等十余名出身七十四旅的高级将领,改任董振堂为五军团总指挥,第二,撤销五军团中出身16旅或74旅的所有连以上干部的职务,集中漳州进行甄别,第三,打乱五军团的编制,把实力最强而又最为动摇的十五军编入一军团严密监视,把一军团的第三军编入五军团监视十三、十四两个军,第四,把刘骥逐出漳州。</p>

    在这场大风暴中,很多人倒了霉,但也有不少人得了好处,刘永义就是其中之一。</p>

    刘永义既非16旅也非74旅,跟冯玉祥、西北军的老人没什么交情,因此在这场风暴中安然无恙,毛泽东还任命他为43师的代理师长,接替出身74旅的原师长卢寿椿,同时命令他的三团监视由74旅改编而来的一团、二团。</p>

    得知原委后,刘永义高兴极了,参加红军仅仅两个月,自己由连长升为团长,再升为师长,红军真是太好了。</p>

    刘永义向总部的人拍胸脯:一定把43师稳住。</p>

    刘永义发布命令,取消今天的休假,官兵马上进入战斗状态。</p>

    刘永义把来自74旅的李仕勋、白传远、徐&#25991宝叫来,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p>

    “你们马上去漳州报到,事情搞清楚后,会给你们另行安排职务的。”</p>

    “去漳州?”李仕勋等人有些害怕。</p>

    “放心吧,不会有危险的,去漳州只是问你们的态度,毛主席说了:宁州起义参加革命是你们自觉自愿来的,红军缺人缺枪,尤其缺军事干部,你们来了我们非常欢迎,我们希望你们能留下来与我们共同战斗,但是,如果你们认为这里不好,想离开,我们不强留,我们欢送你们离开,捆绑不成夫妻嘛,来去都自由!如果以后想通了,要回到这里来,我们还欢迎。”总部的一个人说道。</p>

    “毛主席还给想离开的人送了两句话:跟着国民党是没有前途的,中国的前途在共产党这边。”另一个人补充道。</p>

    “哦,这样,好吧,我们去漳州,我愿意留在红军这里。”李仕勋说道。</p>

    “我也愿意留在红军这里。”白传远和徐&#25991宝说道。</p>

    “那很好,你们现在去漳州吧,自己去,我们不派人跟随。”</p>

    三个人去了漳州。</p>

    刘永义让李得田找理自己的团长职务,负责监视一团、二团。</p>

    “现在,我要单刀赴会,到师部去。”刘永义很威风地说道。</p>

    “别胡说八道,什么单刀赴会?一团二团是战友,不是敌人。”关秋红纠正道。</p>

    “差不多了,不过放心,凭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把他们说回来。”</p>

    “凭你的三寸不烂之舌?你说什么我知道:毛主席是天神下凡,跟着毛主席,日后必得天下,到时大家就能坐享天下。”</p>

    “这个……嘻嘻,关政委,这样说效果最好,你跟他们说共产主义,效果不好的。”</p>

    关秋红沉默了一阵。</p>

    “我跟你一起去吧,我帮你说服他们。”</p>

    “关秋红同志,你不要去,你去了能说什么呢?说共产主义他们不听,说升官发财你又不肯。”刘永义很得意地在关秋红面前摆出一副上级的架子。</p>

    “刘永义说的有道理,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刘永义去劝说效果最好,刘永义的话对他们心思,关政委,你留在这里帮我忙吧,三团虽说受影响很小,却也不能大意。”李得田说道。</p>

    “好吧,我留在这里。”</p>

    刘永义叫上宋长吉,随后,总部的人陪同他们去了43师师部所在地:蓝田。</p>

    走进师部后,刘永义感到一种紧张的气氛,人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p>

    刘永义亲自召集干部开会,他找了一个大喇叭,举着大喇叭一边走一边喊:“开会了,开会了,所有排以上干部到师部开会。”</p>

    刘永义喊了好长一段时间,来开会的干部当中,政工人员全部到齐,指挥员却只来稀稀拉拉十来个人。</p>

    刘永义把喇叭交给宋长吉。</p>

    “去,拿着喇叭到处喊,叫排以上干部来开会,他们问谁召集会议,你就说三团团长刘永义,不要说43师师长刘永义。”</p>

    “知道了。”</p>

    刘永义走进会议室。</p>

    总部的人向到场的干部宣布了总部的决定:任命刘永义为43师代理师长。</p>

    政工人员鼓掌欢迎,指挥员中却没有人鼓掌,一个都没有。</p>

    刘永义有些难堪,不过并不感到意外,自己参加西北军仅仅两年,别人呢,十多年了,不服自己是肯定的。</p>

    刘永义把总部的人叫到一边,他对两人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跟他们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放心,我会说服他们的。”</p>

    “好吧,我们先回去。”</p>

    总部的人走了。</p>

    刘永义对政工人员说道:“这次会议分两拨开,第一拨是指挥员,第二拨是政工人员,现在政工人员先出去,到隔壁房子等着,指挥员开完再轮到你们。”</p>

    政工人员出去了。</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