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超级富豪

正文 第 103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谖锛墼嚼丛礁撸衷诳赡芑挂竽亍!?000多块钱是真的,谁让李富贵没预约还非要住五星级呢。那一次吃了一顿饭,还花了5万多块呢,李穆觉得根本就没吃到什么好东西。

    “哇,在京城住一晚上就要3000多块,那要是去联合国上访,在外国住一晚上,那还不得上万啊!”张老头呆住了,他本来以为自己还有点钱,现在一算这个账,却是穷得要死,“那还是算了,我不去告状了。”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我两个儿子都在上海打工,上海的物价和京城应该差不多吧?上海物价虽然贵,可是也没到一晚上3000块钱的地步啊。我听我儿子说,也有10块钱住一晚的地方。”

    10块钱住一晚?上海?李穆想来想去,也只有城乡结合部那些网吧包夜才有这个价钱了。就算是青年旅舍大通铺,上海那儿也到30块钱啊。还有专门给农民工落脚的野鸡旅店,至少也得20块。“那是上海,华洋混杂的地方,好的很好,差的很差。京城怎么同,那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怎么能那么掉价呢。”李穆继续操练这赵本山的本事,现在他才知道,忽悠人也不是个容易的活。

    张老头却是半信半疑,不过3000块钱打个5折1500一晚,他也出不起啊,“你真的认识很好的律师?”张老头现在都快60岁了,活这么大一个律师都没见过,想要找律师吧,听说要去律师所,可是律师所的门朝哪边开他都不知道,要多少钱也不知道,“找律师有用吗?听说找律师很贵的吧?”

    “当然有用了,”李穆给他解释,“你原来打官司,为什么输了呢?就是因为你对法律不熟悉嘛。法院就是按照法律办案子的,律师就是专门研究法律的人。”事实来说,李穆觉得法院应该是最不讲法的机关了,别的单位想要做什么事情,一查法律,发现我操还有这么一条法规的啊,至少也会想方设法规避那个法律。法院不是,一查法律,我操还有这么一条法规的啊,就自个出个文件,本案件不适用此条法律,然后就完了。

    “那就麻烦李老板了。”张老头很高兴,觉得自己认识了一个能人,“要是把我们的钱弄回来了,我就……我就再投资给李老板养猪好了。”在张老头的意识里面,还没有请律师要付费这个概念,或者说他认为请律师也就是几百块这个级别。

    “那就这么说定了啊,我先去联络律师,到时候给你打电话。”李穆把自己的电话留了给张老头,同时拿了张老头的电话号码。不过现在还不能把律师叫来,还要先去见了老张头,看他是什么样的理念。和张老头告别之后,李穆就带着包九合去了北村。本来李穆以为北村应该在南村附近,结果又开了一个多小时,这天一天开了差不多7、8个小时的车,李穆觉得自己的屁股都要烂了。怪不得长途车司机的人工薪水那么高呢。

    “哎,李老板,你干嘛答应张老头给他找律师啊?”包九合问,“他本来就为了养牛这事情上串下跳,你这么附和他,说不定他就真的去找律师告状了。万一要是弄出什么事情来,对大家都不好啊。”

    第二百八十一章.张老头和老张头

    李穆这么给张老头帮忙,自己又不能弄到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万一要是真的被张老头闹成功了,神农公司会怎么样先不论,推广这个项目的乡委书记王敏德说不定要被撤职,到时候乡政府欠包九合那5万多块的餐费怎么办?那些餐费全都是王敏德签名的,新来的乡委书记不认账的话,包九合就要去上吊了。

    “这事我想过了,这么不上不下的拖着的话,别说养猪了,其他的事情也做不了。不要说我找人养猪,就是你们自己也是什么都干不了。要知道天下间最消耗时间精力金钱的,就是打官司。像是你们养牛这种牵涉众多,事务繁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官司,那就更是麻烦。说不定会几年十几年的拖下去,又会和政府部门对抗起来,那时候别说是致富了,现在这个收入都保不住。”李穆给包九合解释说。

    这时候渐渐繁华起来,路面从碎石变成了水泥沥青,路面两边也有了各种商店。虽然都是些很简陋的杂货米粮小吃餐馆,但还是让李穆有一种‘终于回到人间’的感受。过了一会儿,居然还看见一间网吧,李穆几乎要感动的痛哭流涕了,虽然今天早上他才从五星级宾馆出来。这个北村还真是发达啊!

    “所以呢,我决定找个律师来看看,是非曲直先有个数。如果这事能通过正规途径解决的话,正好和平原市的农业局发改委商量商量解决掉,这样我投资养猪的时候,他们随便给我一个政策,都能把请律师的钱赚回来,对我的生意开展很有利。要是解决不了,我干脆就不趟这个浑水了。”李穆继续说,“怎么样,你觉得这事能解决吗?”

    “我觉得很难啊,”包九合说,“神农公司那么有背景,吃到嘴里的钱怎么可能吐出来?我们桃源乡乃至其他地方,被扣了那么多的农业补贴,怎么可能会罢休?至于政府部门,他们即不可能认错,也不可能另外再发一次农业补贴给我们。说实话,这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也许就是拖个十年八年的,等老人死了一茬,年轻的也就差不多忘记这事了。”

    拖个十年八年的……要是这十年八年里面矛盾激化了怎么办?罗大秘职位越高,敌人就越多,这事被翻了出来的话,就算那些农民没有把罗大秘列入控告对象,他的敌人也会主动把这事往罗大秘身上靠的。既然如此,还不如趁着病情还没恶化,主动把脓水放出去。“这样不妥当啊,十年八年以后,我都不知道还养不养猪了呢。”李穆说。

    要是能够顺利的渡过富贵地产的破产危机,以后李穆就拿着十几亿几十亿,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建一栋别墅,然后做做投资,生生儿子。养猪什么的,说实话李穆真不是很想干。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又辛苦波动又大,一不小心染了猪瘟什么的,那就是几年全白干了。现在的猪病越来越厉害,先是出了个蓝耳病,后来又改名字叫做高热病,病因到现在都没弄清楚。然后又是变异的一号病五号病,原来的特效药全都没用了。黄益天天都耗在养猪场,几个月下来头发都白了一半。

    “要真的能够解决的话,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包九合说,“不过我总觉得这么做是吃力不讨好。乡下人……我不是说农民坏话啊,我自己也是农民。不过我们农民呢,特别是那些没什么见识没出去打工土里刨食看天吃饭的农民啊,是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他们的农业补贴被人家扣了,他们可不会想那是我自己是不是先做错了事情,反正你扣了我的钱就是不对。我们农民苦啊,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晴天晒,雨天淋,夏天热,冬天冷,一年忙到头,也剩不下几个钱来,斤斤计较一些,也是难免的。”

    那应该怎么办?难道全体出去打工咩?那么谁来养猪种菜种粮食啊?现在猪肉价格升一点,已经到处都是叫苦连天了,蔬菜价格再涨,那就是国将不国妖孽尽出奸臣当道要杀几个国之重臣来祭天了。如果是粮食的价格涨了,李穆简直就不敢想象会出什么事情。

    老张头住在北村的正中间,是两层的楼房,虽然外面没有贴瓷砖,但是面积很大。院子里还铺了水泥,家境应该不差,至少不会比那个张老头差。包九合带着李穆进了屋子,老张头却不在家,老张头的媳妇告诉包九合,老张头在村委会开会呢。于是包九合又带着李穆去了北村村委会。

    到了村委会,看着这栋三层带着卫星电视大锅盖的钢筋水泥建筑,李穆只觉得心情一阵舒爽。虽然在水泥森林里面呆久了,会很想看看绿色的植物。但是今天在各种绿色植物里面呆久了,李穆又想看钢筋水泥了……看来以后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建别墅,也不能离城市太远,太远了没人气也不行。

    在村委会那儿又等了快半个小时,老张头终于开完了会来‘接见’李穆和包九合了,他穿着的确良衬衣,还有西裤和皮鞋,手里拿着一个很大的陶瓷马克杯,精瘦精瘦的,脸色非常严肃。听包九合说,老张头在村里甚至是桃源乡都很有威望,不但是北村的村委会主任兼支书,还是平原市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上次选举代表的时候,老张头根本不在候选人名单上,但是桃源乡很多人就硬是投了老张头的票,把他选成了市代表。

    包九合介绍过了以后,老张头就和李穆握手,一开口就问起实际问题来:“你好,李老板是想发动我们的村民养猪?这是好事啊,我们村里养过猪的,大约有100多户,现在还在养猪的大约是40户,不知道李老板代养猪是什么模式?小猪怎么提供?是什么品种?李老板你提不提供技术支持?饲料怎么解决?到时候有了纠纷,在哪里调解?李老板,这可不是我有什么坏心眼,做生意都是先小人后君子的好,上次我们养牛,就是因为太急着进行,结果没有好好的看合同,那可真是吃了大亏了。”

    没想到李穆还没说,老张头就主动的提起了养牛的事情,李穆立即打蛇随棍上:“请问那个养牛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我到桃源乡来,到处都听说那个养牛的问题。包大哥也和我说,他们家养了8头牛,一年辛苦下来,赔了两万多块。”

    “两万多?老九,你说这话可亏良心啊!”老张头对包九合说,“你们家的情况我还不清楚?你们是养了8头牛不错,可是牛刚到手,你们就偷偷摸摸转卖出去。我早就和你们包家几兄弟都说过,人家保险公司不是开善堂的,你这么做是骗钱啊!后来我帮你们好说歹说,才没让公安把你们当骗钱抓了去。剩下那六头牛,一头真的得病死了,那谁也没法子,只能怨命不好。可是剩下的五头,你们也不好好养,那么大一头牛,人家养一年,随随便便就过了1000斤,你们的倒好,养了一年,皮包骨头才那么7,800斤。人家的牛杀出来,轻轻松松的就有6、700斤肉,你们的牛杀出来,才那么4、500斤。难怪人家说你们养得不好。你们就把牛杀了,我还记得你那个包家餐馆呢,那一阵子推出了多少牛肉菜啊!水煮牛肉,炒牛肉,番茄焖牛肉,烧牛肉,炖牛腩,连汤都是用牛骨头做的。”

    “张爷,这也不能怪我们啊。”包九合很是难堪,“他们自己明明说了,那个什么罗兰牛只要吃青草就能长大育肥,什么额外的营养都不用补充。我们是后来才发现,那个罗兰牛不补充豆料的话,大是能大,可是根本就不肥,后来我们补充了不少营养,才勉强弄到800斤。要是全听他们的,能过600斤就不错了。”

    “还在跟我瞎扯淡!”老张头训斥他说,“我们桃源乡养牛的人多了,有的完全按照人家神农公司的建议来养,白天赶去吃草,晚上拉回牛棚睡觉。有的按照肉牛的饲养方法养,一边喂草,一边补充豆料,不都养得好好的?就是你们这些好吃懒做的,签合同开始就费尽心思钻空子,一会儿想偷偷把牛卖了骗保险公司,一会儿想要省钱省料省工把牛弄大了交回给神农公司,就是不肯下心思好好养牛,才把牛给养废了,还把人家好好养牛的也连累了。”

    “张爷,可不能这么说啊,好像下头村的小陈,他以前还是专门养牛的呢,照样养死了好几头。”包九合辩解说,“神农公司给我们的牛本来就有问题,我们养牛的时候碰到有问题去问他们的技术员,那些技术员又不肯过来解答,光是电话上面说,根本说不清楚。后来好不容易把牛养大了,他们又不肯按照合同把牛买回去,我们实在是没法子,总不能白白替他们养着吧,这才自己把牛卖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张老头和老张头

    “你们这些人啊,总是不肯老老实实干活,整天想着要走歪门邪道。”老张头说,“养牛的时候我提醒过你们多少次。要么呢,你以前养过牛,有经验有技术,那么可以养。或者你认真学习,仔细读完神农公司的养牛资料,不要遇到事情就一个电话打过去。人少了还可以,可是我们这儿好几千人养了牛,人家技术员又不是三头六臂,能回答多少问题啊?你们就是不听,一个个盲头乌蝇一样往上冲,这下好了,闹出这么大一个问题来。”

    争辩了好一会儿,包九合刚才喝的茶太多,这会儿尿急企业厕所了。老张头才对李穆说:“其实这事吧,我们这儿养牛的固然有责任,神农公司的人,问题也不少。本来嘛,散了几千头牛下来,怎么也要配上几十个技术员吧?又是新业务,怎么都应该小心一点吧?他们就不,才配了20多个技术员,还都是新手,有些技术员,还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我们的人去问他们,牛怎么不吃食了,牛胃胀气该怎么办?那些家伙还得先看书,然后照本宣科。这样子怎么能养得好呢。”

    李穆正想问问他对于这事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老张头却没有给李穆打断的机会,继续往下说:“我听说,这其实是一个政绩工程。原本神农公司是准备了4、500头小牛给我们养的,技术员啊资料啊神恶魔的都是按照这个数量配比。后来因为申请的人太多,主持引进这个项目的发改委罗主任就拍板说,要神农公司尽量扩大规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什么的。神农公司有一个叫做姓贾的总经理还是副总经理,为了给这个罗主任拍马屁,就批准了所有的申请,结果几百头规模变成了上万头。把全省各地的罗兰牛小牛都抽到我们这儿来了,连那些本来要淘汰的弱病残小牛都发了下来,结果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李穆听得心里一抽,没想到老张头还掌握了罗大秘书的黑历史,他在桃源乡的威望这么高,最后要是真的闹出事来,罗大秘肯定会负担责任的。“罗主任?”李穆有点吃不准,老张头这是有确实的消息呢,还是泛泛而谈。如果老张头有什么确切的消息来源,那可就糟糕了,要么收买他,要么就毁灭他……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没有足够的好处,李穆可不会替罗大秘火中取栗。

    “罗主任基本上来说,是一个好人。”老张头果然不愧是市人民代表,看起来并不像是道听途说的样子,而是掌握着真料,“他写文章是写得花团锦簇,作报告也是一把好手。但是实际施政经验不是很够,再加上这个运气不太好……以前罗主任还没来的时候,是老方主任来给我们桃源乡扶贫。老方主任根本就不来我们乡下,每次要扶贫了,就筹一笔款子,给我们桃源乡的贫困户每人发400块钱。后来罗主任上任,不知道这件事情,真的来扶贫了。我们这儿的贫困户还以为罗主任把他们那400块钱扣了,意见大得很,跑去告状说,我们以前每年都有400块钱领,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这个可真是,实在是……李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要说运气,这似乎也不能算是运气。

    “我给我们北村的贫困户解释过八百遍了,人家就和我说,老张头,你说什么政策我也不懂,就告诉我们,那400块钱到底什么时候发。要是发了,我们就这么算了,要是不发,我们就去市政府那儿告状!”老张头一边说一边摇头,“后来罗主任拉来了这个项目,那些贫困户还以为这些小牛是用来抵扣那400块钱的呢,根本不看自己签的合同上面写什么,还和我说,老张头,你们政府办事真是越来越不靠谱了,不发现金来发牛,我们还要把牛卖了,才能拿到钱。当时我都快吓死了,一家一户上门和他们解释,差点没累死,还没落着好。个个都说我想要骗他们的钱。好了到后来出问题了,农业补贴款被扣了,一个个又来骂我没早提醒他们。这个村委会主任啊,我他妈早就不想干了,谁干谁撒比!”

    等老张头发泄完一轮以后,李穆向他虚心求教:“那么按照张主任的看法,这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呢?就是养牛这事。我是想要公司加农户大家一起养猪的,要是养牛这事不解决,我这生意根本就没办法开展啊。要是这事解决了,说不定我能够和发改委搭上线呢。”

    “这你就死心吧,那个罗主任现在已经高升了,听说是到了山南省。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你把这事解决了,新来的发改委主任可不会认这个数。”说着老张头长叹一声,“再说这事吧,我还真想不出什么解决方法来,这么多人养了牛,情况千差万别,不论怎么做,都会有人不满的。按照我说,你要养猪的话没问题,先谈一谈你那边都什么条件,我再把条件合适的推荐给你,条件成熟了也可以开个村民大会公布一下这个事。一开始就说清楚这是做生意,做的好了大家一起赚,做不好大家一起亏,应该不会像养牛那样搞得一团糟的。”

    “对了,”李穆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张大爷,我在别的地方听说,一头牛被扣的钱是1500块,可是我听包大哥说,一头牛是被扣了3000块?还有别人说,一头牛被扣了5000块,这里面的差额是怎么回事呢?”

    “哦。这个有个说法,”老张头说,“这些数字都是对的,也都不对。神农公司一头小牛的基准价格是1500块,本来呢,神农公司给所有小牛都投了保险,价格就是按照1500块钱算的。所以,要是农民拿到小牛就卖了,那就是按照1500块钱赔的。但是养大以后,那些利润算是农民和神农公司对半分的,所以有些是2000,有些是3000,按照饲养时间不同来算的。等牛完全长大以后再偷偷卖出去,要赔偿的就是封顶的5000块钱了。”

    “原来如此。”李穆恍然大悟。这事真是复杂啊!

    这时候包九合才回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对着老张头说抱怨说:“你们村委会的厕所是怎么回事啊?修个抽水马桶,害得我老半天拉不出来。有钱也不是这么浪费啊。”

    “去去去,以前我们大家都是用马桶的好不好!”老张头说,“那可都是上好的肥料呢,我还记得当时……算了不说了,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些事情。后来化肥普及了,大家都不用农家肥了,才改成蹲坑。”

    “可是我从小到大用的都是蹲坑啊!”包九合抗议说,“李老板,听说现在大城市,都是用蹲坑的吧?是不是真的啊?李老板你见多识广,现在外面到底是用蹲坑的多呢,还是用马桶的多?”

    “这个……应该是用抽水马桶的多吧。”李穆很不确定。按照东亚范围来说,中国多俗地方还是用蹲坑,日本韩国也是用蹲坑得多。可是出了东亚,就是马桶的天下了。很多欧美国家的人,跑到中国日本来,会对着蹲坑啧啧称奇,还会写到个人日志上面去。李穆上一辈子在国外就见过不少,他们会在自己的facebook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上大惊小怪,‘今天我对着一个洞大便了!’之类。

    不过欧美加起来,也不过是和中国人数差不多,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李穆去过不多,不知道那些地方是怎么样的状况。比如说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塔那一块,加起来差不多20亿人口,那儿的人用的是坑还是马桶呢?李穆完全一无所知。这个话题太肮脏了,李穆连忙转回正题,“如果我举办一个基金会,允许那些被扣了农业补贴的人,在我这儿免费领取小猪,等以后养大了,我再负责给他们回购生猪,能不能把这件事情解决了呢?”

    “这个,我可不敢保证。”老张头说,“不过李老板你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赔本赚个吆喝。”李穆微笑着说,“我会把猪苗交给那些被扣了农业补贴的人,只要他们挽回了损失,市政府、县政府和乡政府,还有神农公司都办不到的事情,我帮他们办到了,以后我的信誉就可以建立起来了,以后桃源乡的农民,就会长期帮我养猪了吧。以前美国纽约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火灾,那次火灾非常大,所有保了火灾险的公司都赔不出那么多钱来,有些卷款跑路,有些干脆破产,只有一家保险公司的老板咬紧牙关,不但把保险公司的全副身家都拿去做赔偿,甚至连自己其他生意的卖掉了,就是全力赔偿保险。结果这一次之后,这家保险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大家都买他们家的保险,成为了纽约最大的保险公司。”然后这家保险公司就因为投资失败破产了,当然这么不主旋律的结局李穆当然不会告诉老张头和包九合。

    第二百八十三章.猪牛基金会

    “原来是这样啊,李老板年纪不大,志气真是不小啊!”老张头击节赞叹说,“既然李老板这么有志气,那我老张头身为北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没有二话,只好帮着李老板干这件事情了。不过我可是先说好,这条件我可要仔仔细细的谈,既不会让你李老板吃亏,也不能让我们北村的村民受损失。”

    “张爷,你是我们桃源乡的一面旗帜,要是张爷你带头,我们包家肯定跟着。”包九合也说,“李老板,到时候张爷和你们谈成什么样的条件,就那么和我们包家签就好了。”

    “那怎么能行呢,我肯定要多给些优惠啊。”李穆对于这个包九合还是很感激的,要不是他带路,李穆现在还在做外围调查呢。

    经过仔细商量以后,李穆和老张头达成了以下这么一个协议:由李穆出资建立了一个基金会,由基金会出小猪,放给平原省平原市桃源乡北村的村民们饲养,基金会不收任何的押金,小猪白送出去,但是接收了小猪的村民,必须和李穆签协议,等以后小猪养大了,就要把生猪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优先卖给李穆,同时扣掉小猪的钱。如果别人出来的价格比李穆出的价格告,那么村民们也可以把生猪卖给别人,同时把小猪的钱还给李穆。

    另外还有一个附加的条件——如果村民们曾经因为养牛的事情被扣过农业补贴金,那么村民们可以用这笔被扣掉的农业补贴金来当作小猪款,然后这笔农业补贴金就和村民们没有关系了,李穆自己去向农业局追,能不能追到,追到多少,村民们都不得有异议,也不能未得李穆同意就私自去追讨这笔补贴金。

    这个条件一出,北村那些被扣了农业补贴金的人踊跃参与,这就等于是用那笔被扣掉的钱买了小猪——这笔钱本来他们都以为很难追讨了,就算是最后追了回来,也不知道能拿几成。现在可以直接把钱换成小猪,价格似乎也还公道,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去?消息传了出去之后,桃源乡的人都冲了过来,还有些人伪造公文,说自己被扣了多少多少农业补贴,想要从李穆手里骗小猪,幸好李穆手中有神农公司的养牛名单,又有老张头帮忙做辨别,总算是没有被人骗了多少猪去。

    现在一头40斤种的小猪,大约是500元上下,李穆最后拉了快两万头猪出去,小猪拉完了,半大不小的,长架子的也都拉了出去。要不是前一阵子黄益弄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猪苗回来,还真是拿不出这么多小猪来。可惜桃源乡的吸收能力也就这么多了,李穆再到平原市别的地方推广这个基金,一下子就放出了差不多5万多头猪出去。养猪场里面的发生猪瘟的压力一下子就小了,黄益也终于能够睡一个安稳觉了。至于这些猪养大之后怎么办……李穆管他怎么办呢,这些农民自己能够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的话协议上面又没有规定李穆一定要回购。用了几万头李穆本来就不想要的猪,把罗大秘交代的事情办好了,李穆对此十分的满意。

    李穆更加满意的就是,他现在手里也算是抓着罗大秘的把柄了。那个合同上面,规定了农民们不准私自找农业局去追这笔被扣掉的农业补贴。可是李穆是可以去追的,要是追不到,还可以动员农民们帮忙。也就是说,到时候罗大秘和李穆有什么不对付,李穆立即就可以发动农民们跑到省农业厅去追讨这一笔被拖欠的农业补贴。只要另外给一笔钱,相信农民们会很高兴去免费旅游的。或者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弄一帮工人过去,以这些农民的名义,把省农业厅围堵了。

    神农公司在平原省也许可以一手遮天,但是李穆可以直接弄人到京城去,他们这汤直接把农民的农业补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