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乡土药神

正文 第 15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雾气遮盖了尖石,如果不仔细看,结晶体好像悬在雾气之中。

    山腹极其昏暗,幸好甘松有会发光的百草锦囊,拿出来当照明用。甘松吞吃药材,视力也越来越好,这才看得清。

    在锦囊拿出来的那一刻,突然,甘松感觉到被他收回锦囊中的腾蛇焦急不安,好像想冲出锦囊,向主人不停地传递着信号。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结晶体与腾蛇有关?”

    在事情没搞明白的情况下,甘松可不敢轻易地放出腾蛇,思维深入锦囊之中,腾蛇已经爬出了自己的格子,在锦囊空间中左右乱窜。

    “回去。”甘松命令道。

    腾蛇卷了卷舌头,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属于它的格子里。

    思维退出锦囊,甘松对结晶体更加感兴趣。伸手拿起结晶体,一阵刺骨的冰冷感觉瞬间传遍全身,差点脱手而出。对着百草锦囊的光线看去,这珠子除了很冷以外,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样子就好像一颗普通的珍珠,只有拇指大小。

    再看石盆的方向,没有了结晶体,周围的雾气渐渐消失,看清了石盘之中乳白色的水。

    这是不是药材?能不能收入百草锦囊之中。

    如果能够进去,就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了?

    意念一动,结晶体从手上消失。甘松赶紧进入百草锦囊,找寻起结晶体。

    在三足金蟾的格子里,甘松再次看到了结晶体,格子被分为前后两格,结晶体在其中一格之中。

    一段意念传进脑海,甘松知道了,原来这是三足金蟾的内丹――金蟾珠!

    三足金蟾是真实存在的,这玉蟾山上以前就有,并且把内丹留在了此处。因此,整个玉蟾山的水和土壤都受了影响。

    但是,甘松又很疑惑,三足金蟾到哪儿去了?神兽的内丹是非常珍贵的,可以说是神兽修行之本、力量之源。就拿这颗小小的一颗金蟾珠来说吧,放在这里不知道已经多少年了,整座山都受到了它能量的影响。但是,里面的精气神仍然充足,一点也没有衰竭的倾向。可见,内丹之神奇。

    腾蛇也有内丹,他曾经看到过,即使自己是腾蛇的主人,腾蛇吐出内丹的时候,也显得小心翼翼。

    而这里三只金蟾却把内丹留在了此处,难道它已经死亡了?

    整个玉蟾山好像一只巨大的蛤蟆,会不会是这只金蟾变成的?

    想了一阵,甘松理不出头绪,只好作罢,将腾蛇放出来,准备从山腹中退了出来。

    腾蛇一出锦囊,没命似地向石盆的位置冲去,一口喝掉石盆中的水,把突起的石头尖端咬断,吞入肚子之中,舒服地晃动了几下信子。

    这水和石头经过金蟾珠长时间的异化,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水了,而是沾染了一定的灵性,用药却不大合适,普通人承受不了这么强大的能量,而对腾蛇则再好不过,看腾蛇的馋样就知道了。

    甘松不禁苦笑,眼中有了金蟾珠,忽视了眼前的灵水,被腾蛇占了便宜。

    算了,这么长时间,腾蛇辛辛苦苦跟着自己,没得到什么好处,就让给它吧。

    “轰――”身后,一声巨响。

    甘松驾着吃饱喝足的腾蛇,从水路来到高空中,回头看到广场上的人们慌乱起来,一些人喊着“地震了!”从各处庙宇、房屋之中冲出来。过了一阵,大家得到了准确的消息,是蛤蟆顶一小处地方塌方了,出现了一个天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没有了生命威胁,众人才四处散去。

    被这一惊吓,一些游客已经没有了浏览兴致,纷纷下山而去。

    没想到,这山腹的空间居然是金蟾珠撑起来的,一旦失去了金蟾珠,山腹便滑了下去。

    金蟾珠能量如此之大,甘松捡到宝了。

    回到地面,甘松走回到饭馆之中。魏教授已经回来了,魏教授和魏香正站在饭馆的门口张望着。特别是魏香,急得四处乱转。

    甘松看到魏香着急的样子,笑道:“魏香,你在这里跳什么舞?”

    “甘松!”魏香脸上浮现出欣喜,接着脸色难看起来:“你跑到哪儿去了?怎么现在才回来?还好意思笑话我,你这没心没肺的家伙,太气人了。”说完,闷哼了一声,回头朝饭馆走去。

    魏教授看到魏香的小女儿情态,心怀大畅。

    回到包间里,见包间里无人,甘松神秘地道:“老师,我找到三足金蟾了。”

    “什么?”魏香猛地站起来,不可思议地看着甘松,脑中一片空白,激动地梦呓:“你找到了?真的有?真的找到了?”有些语无伦次。

    魏教授也是满脸的惊异,感觉自己心跳加速,赶紧深呼吸了一口,道:“魏香,你安静点,别出声。我们先吃饭,吃了饭回家再说。”

    因为甘松迟到的缘故,桌子上的菜已经上齐,只须拿起筷子就能吃。

    但魏教授和魏香哪有吃饭的心思,看着甘松一个人狠劲地吃着饭,口水咽了又咽。

    “你们吃啊?怎么不吃?”甘松嘴里包着饭菜,说话含糊不清。

    过了好一阵,魏教授和魏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充充刨了两口饭填肚子,三人便结了帐驾车回泸州了。

    “甘松,给我看看,三足金蟾长什么样?”魏香和甘松坐在后排的位置上。

    “不告诉你。”

    “不说吗,我自己找。”魏香红着脸、大胆地把手伸进甘松的衣服、裤子的包里,翻找起来。

    被魏香细腻的手拂过,已经尝过女人滋味的甘松,身体瞬间有了反应,赶紧伸手去拉魏香的手。

    不过,已经迟了。

    魏香抓住一个长长的东西,兴奋地大叫,道:“我找到了。”

    正在开车的魏教授方向盘一歪,随即摆正,道:“长什么样?给我看看。”眼睛通过后视镜看去。

    “长长的,硬硬的。”魏香捏了捏,突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尖叫一声:“啊――”

    后面的小动作,魏教授看得一清二楚,赶紧急刹车,黑着脸教训道:“你们两个正经点,好好坐车。”

    第二十三章 治癌胶囊

    第二十三章治癌胶囊

    正午,魏教授的实验室,外界的光线通过玻璃折射进来,将实验室里的各类容器、瓶子照得闪耀着亮光,照在甘松手里举着的白色珠子上。wWw。

    魏香和魏教授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甘松手里的白色珠子,疑惑不解。

    “这便是三足金蟾的眼珠子,我无意中得到的,你们可别小看了它,它的特殊物质可是能够治疗癌症的。”甘松介绍道。

    “什么珠子这么神奇?让我看看。”魏香这个好奇宝宝猛地伸出手抓向甘松手里的珠子。“哎哟。”还没碰到珠子,魏香便缩回了手,赶紧将手放在袖子之中取暖,全身冷得发抖。

    “别碰!”甘松喊出口,可是已经迟了。

    “好痛!”

    “好冷!”

    魏香缓过气来,道:“这是什么鬼珠子?我的手好像被用冰做成的针刺了下来。”

    “魏香,你没事吧。”甘松关切地问道:“这三足金蟾的眼珠子冰得很,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抓在手里的,不然手会被冻伤。”

    魏教授抓过孙女的手,一看,倒吸一口凉气,魏香的手指头已经被冻得紫了一块。随即转过头问道:“甘松,魏香被冻伤了,你的手怎么会没事?”

    “我从小就不怎么怕冷?”甘松转移话题,道:“在第二关考试时,我开了个药方,其中一味药便是这三足金蟾的玄液,玄液的效果还不如这眼珠子。我们可以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份可以彻底治愈癌症的药物。”

    魏教授年龄大了,已经到了古井不波的年龄。但听到甘松的话,也忍不住热血沸腾,急切地问道:“我们要怎么做?”

    “吹牛的吧。”魏香的手缓过劲来,看着甘松手里的珠子,恨不得放在地上踩碎,一边说话一边用力地甩了甩,她的手还有些冷得发麻。

    “吹不吹牛,我们把药物制作出来,试验一下就知道了。”

    甘松自信地一笑,道:“下面,我就说说如何将珠子里的药效取出来。”

    “这是三足金蟾的一颗眼珠子,只要用水一激,其中一部分物质就会融入水中,然后用激过的水,配上相应的中药,熬制出来后的药物,便可以治疗癌症。”

    “首先,要一个封闭的圆球形容器,里面放上可以放置珠子的托架。然后,在容器的上下两端各留一个小孔,上孔进水,将水一滴一滴地滴下去,刚好能够撞击到三足金蟾的眼珠。”

    “水滴滴到金蟾珠上,会被激化成雾气,在容器的作用下,粘到玻璃上,重新化为水滴,顺着容器壁向下滚落,再从下孔流出来,用另一个容器收集水液。经过激化的水液中便含有了三足金蟾的药性,因为这水只是沾染了很少一部分药性,普通人也能承受。”

    “另外,还要准备我在药方上写的灵芝、黄芪、党参、当归等药物,切成粉末状碎末,备用。”

    ……

    甘松说着制作方法,魏教授和魏香便心急地忙碌起来,两人身形在实验室里不停交错,时而传出切割药材的声音。

    魏教授的实验室各种容器、药材都很齐备,准备起来倒没有花多少功夫。

    一切准备就绪,甘松将珠子放在半球形的容器之中的托架上。

    魏教授将另外的半球形容器郑重地扣在装珠子的半球形容器上,并密封好,在上端装上滴水装置,下端放上另一个装水液的容器。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一切准备就绪,甘松神秘地用上了这几天准备魔术表演时常说的那句话。

    魏教授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打开了滴水装置的开关。

    然后,和魏香一道俯下身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容器内的反应,生怕错过了哪怕是一点点精彩的过程。

    容器是透明的,倒不会影响大家观赏。

    一滴水珠从滴水装置中慢慢地渗出来,好像经过很长的时间,终于成为水珠,不堪重负般滴落下来,“啪”的一声,撞击到金蟾珠上,四散溅开,化为雾气。

    “耶!”魏香惊讶地看着这神奇的一幕,果真如甘松所说,水滴会化成雾气。

    魏教授好似返老还童般,调皮地伸出两只手掌,魏香和甘松会意,高兴地伸出手互相击打,发出阵阵欢呼声,庆祝成功。

    容器内的雾气越来越浓,渐渐地笼罩了里面的一切,再也看不清里面的状况,但是,水滴的击打声却是真实存在的。

    “啪!啪!啪!”

    好像一曲美妙的音乐,调动起众人的兴致。

    “出来了!”魏香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指着容器的下方,只见一滴带着淡淡乳白色的水珠从下孔中滴了出来,滴到下面的容器中。颜色比山腹石盆中的水淡了很多。

    “一、二、三……”魏香激动地开始数数。

    “哈哈。”魏教授高兴地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背脊骨,站直了身子,拍了拍魏香的肩膀,道:“要把容器滴满,还早着呢。”

    “爷爷,你别管。”魏香摆了摆手,道:“我就数数看,到多少滴能够滴满容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已经落山了,实验室里亮起了灯,大家都不知道饿,吃了一点实验室里存放的牛奶面包,便继续等待。

    “满了!”

    魏香指着容器,擦了擦激动的泪水,抬起水汪汪的眼睛道:“甘松,下面该怎么办?”

    甘松小心地端起容器,重新放了个新的容器在球形容器的下方。然后把水倒入到装着已经切碎的药材容器之中,搅拌均匀,放入熬制器,打开文火进行熬制。

    慢慢地,熬制器中渗出浓浓的药香,魏教授深深地吸了口气,感觉全身通泰。

    水熬干了,甘松关掉文火,将熬成的粥状药物用小勺挑起来,接过魏香递过来的胶囊外壳,将药物放在胶囊之中。甘松极为熟练,对药物的分量把握又极为精确,魏教授接过做好的胶囊,放在精微天平上一测量,居然每颗胶囊的重量都一样。

    “这可是真功夫,没有千百次的训练根本达不到,看来,这一阵子,甘松确实用心了。”

    很快,熬制器中的药物被全部装入胶囊之中,数了数,整整一百多颗。

    甘松道:“这一百多颗胶囊,够患者吃三个疗程了。对癌症晚期的患者,第一个疗程可以让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癌细胞不再扩散。第二个疗程可以杀灭大部分癌细胞,逐步恢复健康。第三个疗程可以巩固疗效,恢复如初。”

    “一般情况下,只需三天时间就能检测到好转的效果。”

    第二十四章 诊病

    第二十四章诊病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生马静一身白衣,将手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安静地切脉,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对面的病人五十来岁,一脸紫檀色的肌肤,穿着破烂的粗布衣服,一只手痛苦地按住腹部,期待地看着马医生。病人的旁边,站着一个穿着花布的妇女,是病人的妻子,年龄与病人相差不大,身体已经开始发胖,满眼忧虑地看着医生。

    “医生,你给我开开止痛药罢。”病人额上的血管一鼓一鼓的,哀求道。

    马医生切完脉,把手收回放在桌子上,道:“你这病很严重,为什么不住院?”

    病人妻子躲过脸,偷偷地在一边抹眼泪。

    “哭什么哭?”病人回头斥了妻子一声:“医生,我这是什么病,自个心里清楚。我儿子在外地打工,正在回家的路上,硬要我到大医院来检查,这也是为了成全他们的孝心。这病啊,根本就没得治。我一个老头子了,也不想给家里面增加负担,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只是有时候痛得难受,吃了止痛药就会好一些。”

    “当当。”外面敲门声响起,一袭护士白衣搅起香风,门外伸出一个美丽的女子笑脸:“马医生,打搅你一下,根据学院安排,我带了四个学生在你这儿冲第三关。”

    “请进。”马医生点点头。

    护士让开路,从门外走进四个学生。

    四个学生并排站好,护士介绍道:“这是1号、2号、3号、4号,马医生以前也获得过忠山杯的第一名,这规则我就不多说了,他们就交给你了。我在旁边看着,只负责监督。”

    马医生看了一眼1号,对他点点头。

    1号从小在医学院长大,他自然是认识金风的。

    转过眼看到其他三个,他一个也不认识。

    “这样吧,面前就有一名患者,你们来切切脉,不许问他们的病情,把脉相写在纸上,每个人有三分钟的时间。我也同样写一份,交给护士,胜负由护士进行评判。”马医生让开座位,找了张便笺纸,写上了脉相,折叠起来交给护士。

    病人疑惑地抬起头,道:“医生,这?”

    马医生解释道:“你尽管放心,他们是医学院的精英,让他们给你看看,说不定有什么好办法。你要求的药,我待会儿会开给你。等你儿子回来了,我们再商量具体的救治方案。”

    病人安静下来,不说话了。

    1号坐在了马医生的位置,搭在患者的手腕上,一会儿功夫,同情地看了眼病人,让开坐位,到旁边写起脉相来。

    “不愧为金教授的儿子,这么快便有了把握。”马医生看了一眼金风,再看向刚刚坐在位置上的2号,想道:“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值得重视的学生?”

    2号坐上去,切脉时皱着眉头思考了很久,时间到了,摇着头、叹着气退到一边。

    3号时间花得少些,按了一按,退到一边。

    “4号呢?”马医生看到没人了,好奇地问道:“4号到哪儿去了?”

    “我在这儿呢。”护士背后的办公桌旁,4号正在看着报纸,听到马医生的招呼,抬起头答道。

    “你决定放弃了?”马医生无奈地摇摇头。

    护士扬了扬手中的纸条,解释道:“马医生,他是最先交答案的,一进门就写了脉相交给我了,他说不需要切脉也知道脉相是什么。”

    “哈哈。”2号、3号参赛选手都笑了起来。

    特别是3号笑得最开心,本来以为4号是自己无法战胜的,等待自己的必然是淘汰,但4号这样子,表明了放弃的态度,自己有机会胜出了:“难道真如一些同学所说,他只是个死记硬背的家伙?”

    1号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4号,不相信4号会这样草率,思考起来:“他到底是怎样判断病人的病情的?难道他的医术已经到了深不可测的高度?”

    “那好吧。”马医生点点头。

    护士先把马医生写的胲相打开,念道:“气滞血淤,血性受阻,日积月累,故见肋下有积,胀痛不适,倦怠乏力,面色黧黑,消瘦,苔腻,舌质紫暗,脉细涩。”

    众考生认真地听着护士公布的正确答案,有兴奋、有失落、有平静,各种精彩的表情出现在大家的脸上。

    接着,护士当着马医生的面,翻开考生的答案,道:“1号、完全正确。”

    “2号,错误。”

    “3号,脉细涩说到了,没有分析。”3号紧张地看着护士手里拿着的4号答案。

    护士不可思议地看了一眼4号,不说话。

    “怎么了?”马医生瞟了一眼4号的纸条,只见上面不仅写着脉相的特点,还下了诊断:“肝癌晚期,淋巴系统也被感染,腹部、背部、阴下有明显肿块。”

    马医生好奇地问道:“这位病人,你哪些地方有肿块?”没有检查过病人的身体,没有问过病人的情况,马医生自己也不知道病人哪些地方有肿块?

    病人指着肚子道:“这里有,背上也有,还有那里。”有美女护士在场,病人不好意思说出最后那个地方,偷瞟了一眼护士,一张老脸蹩得通红。

    马医生从病人处收回目光,震惊地看了一眼4号,激动地道:“4号,答案完全正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4号抬起头,看了一眼护士。

    按照规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是不得向医生透露姓名的。

    护士道:“考试已经结束,结果出来了,2号、3号被淘汰,1号、4号进入下一轮。马医生,我给你介绍一下两位新秀,1号叫金风,4号叫甘松。”

    “甘松?”马医生好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努力回忆着。

    考试结束,护士伸出手与马医生握了握,道:“马医生,耽误你的时间,谢谢你的支持。”说完,引着考生离开。

    “等等。”马医生突然想起了甘松是谁?这不就是在第二关考试时开出“三足金蟾”的那一位吗?难道真有“三足金蟾”这一味药?难道真能治疗癌症?

    这时,马医生看到透明的玻璃窗外,甘松等人已经坐上了下楼的电梯,电梯的两扇门慢慢合在了一起,甘松帅气的脸庞消失在电梯里。

    马医生对病人道:“你们在这里等一会儿,我找一位能够治这病的人来。”

    说着,赶紧追了出去。

    第二十五章 要新药

    第二十五章要新药

    马医生从楼梯上一路急奔下来,人来人往中,差点把一个手臂骨折的人撞倒在地,幸好反应及时,没有造成病人受伤。WWw!

    二楼收费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员抬了抬老花镜,看着急冲冲的马医生,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想道:“马医生平时稳重得很,娶媳妇的时候都没有如此心慌,今天这是怎么了?”

    跑出住院部,马医生终于追上了甘松一行人,一把抓住甘松的手臂,背转身就走。

    使劲一拉,马医生使再大的劲,竟然没有拉动,疑惑地转过身,道:“甘松,你还蛮有劲的,走,给我去看看刚才那位病人,我知道你有办法。”

    回到马医生的办公室,病人正在紧张地张望着楼梯的方向,看见马医生回来了,松了口气,会回到位置上。

    甘松跟着马医生走进办公室。

    马医生介绍道:“他是医学院的精英,说不定能够治好你们的病?”

    “他?”病人妻子疑惑地打量了甘松一眼,道:“好年轻的医生!”

    这医生还是半大的孩子,能够治好连资深医生都不能治好、已经间接宣判死亡的病?

    “你甭管年不年轻,能治好你的病就成。”

    马医生扶着甘松的事肩膀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道:“甘松,你放心大胆地看,出了问题一切由我负全责。”

    病人伸出手,等待甘松把脉。

    甘松拿出一盒新制成的胶囊,道:“你的病我已经知道是什么了,这是我研制出来的新药,主要治疗各种癌症,不用开刀不用做手术,要不了一个月,保证痊愈,你们可以试试看。”

    马医生抓过药,急切地撕开一颗胶囊,闻了闻气味,道:“这就是你三足……那东西制出来的药?怎么气味怪怪的?”

    “是啊。”甘松道:“我到玉蟾山去游了一圈,找到了那东西,只不过,这药没有经过临床实验,不知道能不能成。不过,我觉得应该没问题的。”

    “试试看。”马医生看着病人和家属,征求意见。

    “这是新药?”病人家属有点迟疑,看了看甘松,又看了看马医生。

    “怕它个求。”病人狠下心,抓起药就往嘴里送,一边送一边道:“反正我都是要死的人了,吃两把药关什么事?”

    “别!”甘松一把抓住病人的手,道:“这药一天三次,一顿只能吃两颗。三天后,就会有明显效果。要不然,因为药力过猛,可能导致其他的问题。”

    “三天?”马医生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看着被自己破坏掉的一颗胶囊,突然有些心痛。如果真的三天便能治疗癌症,那这可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药物啊?可以说,用“仙丹”的词语来形容,也毫不为过。然而,这颗药,却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被破坏了。

    “这里是三天的药量,三天之后,你来复查,如果有效果,我再给你三个疗程的药物。吃了三个疗程,你的病就会好了。”甘松自信地道。

    久病成医,病人也知道自己的病根本没法治。而现在看到自己手里抓着的药,可以在三个疗程中治好自己的病,这药有多么珍贵可想而知。病人赶紧小心翼翼地把药放回到盒子中,只留了一颗在手里,问道:“这药这么珍贵,得要多少钱?”

    “不用钱。”甘松道:“你只需帮助我们提供用药后的反应,这药就免费送给你。不过,这几天你得住在医院里,不能外出,我随时记录你的用药情况。花费也不大,只须支付每天几十块的住院费就行了。”

    “这么简单!”病人脸上有了笑容,阴沉消散很多,道:“行,老婆子,你去办住院手续,死马当活马医了!哈哈。”

    病人住了下来,甘松每天空余时间都要到附属中医院看病人的用药反应情况。病人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背上、腹部、阴下的肿块不再继续长大,而出现了消失现象。

    马医生对用药后病人的反应非常好奇,全身心地投入到记录病人反应过程之中,连吃喝拉撒都没有放过,这本该护士做的事情,被他一手包揽了。

    当看到病人逐渐好转,更加惊奇!

    病人的儿子也终于赶到,听说病人的病正在好转过程之中,高兴得不得了。

    病人儿子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全身黑得发亮,穿着一件深蓝的布料衣服,一看就是农民工的打扮。

    病房里,病人儿子紧紧地拉着甘松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但从双眼的眼泪,可以看出坚强的男儿,那内心汹涌澎湃的激动。

    “你放心,病人的病正在好转。只需坚持用药三个疗程,便可以彻底恢复。”甘松拍着他的手安慰道,这时候无须多的语言。

    “谢谢。”病人儿子不停地点着头,如小鸡啄米。

    医院里的癌症患者听说医学院开发了一种新药,三个疗程二十来天便可以治疗癌症,纷纷过来观望,病房外,挤满了人,把甘松和马医生堵在了里面出不来,大家纷纷请求“甘医生”和马医生用新药给他们治病。

    甘松没有处理此类事情的经验,马医生却春风得意,对病患者压了压手,等病患者安静下来,道:“各位,这种新药还在研制过程之中,可能有风险的。”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