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女不韦

正文 公子有志 客卿无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55

    夏伯府邸,

    内庭华堂。

    高大粗实的的桐木柱撑起的建筑,凌形的小方格子沿着墙体开满了一个个通风小口,使得每个角落内都光线充裕,八面来风。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坐在里面的人只觉满室清凉,衣衫透风,丁点儿暑热都没有。

    这里是贵族府邸才会设置的凉堂,只用于避暑。每到火热夏季,主人家就会邀请些相好的朋友到这样地方来畅饮笑谈,又或是坐在凉堂内闲翻书卷,听窗外风拂花摇,蝉鸣依依,真是另有一番韵意。

    而眼前这一排排的竹简依墙而立,地上亦自堆放了不少。两名白头须翁垂眉低眼,敛袖恭礼的正跪在一旁静侯听命。

    这里是韩国贵公子——韩非的一个书室。他此时正坐在几案前,望着眼前摊开的竹简,笔墨在架,人却是神游天外,呆呆发忡。

    他这副模样然有一个多时辰了,阶下伺侯的奴仆们不由互瞥眼神,暗暗罕纳。

    忽听闻传声报进,却是他父亲武德君进来了。

    公子非这才赶紧回过神,恭恭敬敬的站起来。

    武德君道:“我儿果真是下了决心,要追随荀夫子前去齐国吗?”

    公子非低声应道:“是。”。

    武德君浓眉聚拢:“这天下,贤学之士大有人在,我儿又何必跟随着他千里迢迢的,非去那齐国不可?荀况是有名气,还曾在稷下学宫出任过祭酒(相当于校长),可后来为啥离开了?!我看那,这稷下学宫是越来越不景象,再不复有从前那些贤达名学慕名面来聚集,百家争鸣的盛况了。这次荀夫子受齐所聘,再度回去做学宫的老师,也只不过是齐王借用他的名声宣扬罢了,未必能再好得起来。我儿,你不妨再多想些时日,考虑清楚了方好,以免去了失望。”

    “孩儿已经考虑清楚,主意已决,望父亲大人勿要再劝。”

    武德君更是不悦:“莫不是这天下除了荀况,便再无贤能之人?荀况虽有秀才,但以我韩宗王室之能,要再请一个与他相差不多的贤达,也不是什么难事。孩子啊,莫忘你乃韩宗王族,将来家宗荣辱寄系于一身。你此番舍近求远,离家千里实在是有些轻率任性,也枉你读了这许多的书,可曾记得圣人有曰: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

    “父亲大人,儿子何曾不想在父母膝下尽孝。但是,我们作为王室宗族的子弟,却更要加为国家的将来而谋想。眼下西秦掘起,列国并强,而韩国弱于赵齐魏楚后,是七国中最为弱小的一个国家,要在这这样弱肉强食的乱世中不被虎狼噬,就要让自己的国家比别人更加快的强大起来。这是我们作为臣子臣民所$淫荡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应该想到的事啊。

    我终日埋头书简,却并非是想因此而成为名满天下的学者。只是心中寄存有志,望能寻求强国之路,为我韩国国之根基打算。

    稷下学宫虽已不复往年,但早年既集有慎到、淳于髡等先贤者,其学术思想、治国之策必然有在学宫中传录下来,我若能从中获得受教,定更是获益非浅。无国何来有家?儿子一番用心,还望父亲大人谅体。”

    武德君低头沉吟。

    过了好一会,他抬起头来叹了一口气:“也罢,你既这等志向,为父又怎好阻你。”有些无力的挥了挥手,显得有些垂头丧气,突然又象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我儿昨日与那吕布纬一见,如何?”

    公子非微一怔,奇怪父亲怎么会突然对这么一个少年人感兴趣起来。却不知这其实一般为人父母者的心理,一直以自己孩子是最聪明优秀而骄傲的,待忽听说有其他聪明的孩子,就忍不住想要比较一番。

    公子非回道:“这人确实是有几分辨才。但若说是如乡坊所传的那种具备神智大才,或是未至于有。仅凭初会之际,孩儿还不好下定论。不过……”

    他略作沉吟:“这孩子显然有几分骨气。因为不知道他才学本领,我昨日试了他一试,并有意为难。可他既不受权压而退,亦不为附炎而趋。在我的发难下不肯怯让,也不会因为我的身份而刻意附和讨好,仍然坚持自已。这份品德极是难得。加上应对得宜,礼度有节,我原本倒是有些心思要与他结交为友的。”

    武德君微微一笑,知道自己这儿子心高气傲,能让他想要结交为友的人着实罕见得很。

    公子非跟接着说道:“后来,平田公子却是来了,我见他对吕布纬极是亲热并大力的拢络,那吕童对他也甚是友好。我想他们两或是同一类人,便是作了罢。”

    武德君知道儿子对这位平田公子一向不喜欢:“为父然已派人查过这位平田公子,他来自赵国的经商世家可确认不假。我看这位赵公子也并非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何我儿却处处对他留心了?”

    韩非在心中默默想道:“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啊。一个旅历四海的富贵少年,怎么可能会没什么特别之处。”

    ————

    喜福馆子内。

    吕家的奴仆人忙着整理行李,修检车座,喂食马匹……一个个都不忙个不停。

    因为吕老爷就要起程华阳了,所以大伙都在收拾整理。大户人家出行,物品杂事自是多,这折腾非得半天不可。

    吕纬纬可却闲着呢,正坐在树与平田公子喝茶谈天。

    这位平田公子性格开朗直率,为人疏爽,年纪又远比吕纬纬平常接触的少年较大,在待人接物、处事交谈间有着一种少年老成的稳重,绝非卫英等所能企及。

    而吕纬纬十年来都是生活在小城域中,日常的社会圈子几乎没有,想要聊天也没个合适对象。难得的是遇上了自称从小便跟随家人走了不少地方,见惯各国风土人情的平田,一言便觉投机,顿时就喜欢上这位小少年了。

    其实以她前世三十年的经历,知识见闻绝对要比平田公子丰富厚实得多,只不过她这十年来实在找不到一个能与之倾谈的对象,因此一时之间遇上个略能谈得上的明朗少年,怎教她不高兴?

    而且平田在韩国住了一年多,与各大臣族、公室的孩子们都甚是相熟。在一心想要结缔人脉,时时为未来打算的吕纬纬看来,平田公子正是个极好的开门砖,得以让她奠定人脉基础。

    平田这已是第二次到访了,得知吕家即将要动身前去新郑再折取水路前往阳翟,于是说道:“阳翟可是个好地方啊,颍水穿境,物饶丰盛。可惜吕弟还不曾学射,那里尤多山雉。一箭惊起便遍地飞走,一瞬间毛色鲜艳翻飞、绚烂缤纷,眩人眼目。”

    吕纬纬呵呵笑道:“我力弱尚不能挽弓,不然定要亲身一试才好。平田兄想必曾试过了吧?”

    平田也笑了:“可惜在下不能常居阳翟,只引为憾事了。说起阳翟可还有段故事呢,不知吕弟可曾有兴趣听一听。”

    吕纬纬拍手:“自然是要听的。还请平田兄示下。”

    心中有几分好奇,不知这平田会抛什么样的书包出来?

    “话说阳翟远在上古之时便已是有了,该在尧舜便已建成了,不过那会还不叫阳翟,而是叫作夏都,它既是大禹的居住的地方,又是他受封之地,因而又称它叫作禹州。”

    吕纬纬眉梢不为人察地跳了跳,在她模糊的印象中,阳翟确实是夏王朝创立并建都之地,因而被后人称为“华夏第一都”。想不到这个信息闭塞、知识普及缓慢的时代,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竟然也知道。

    “到了周威烈王时(约公元前400年),韩景公率部将巡视自己的封地,见到那里山雉成群,色彩斑谰,在阳光下极是眩目美丽,于是赞道:“阳哉翟也,阳哉翟也!”(多么亮丽的山鸡,多么亮丽的山鸡啊!)”一旁臣子们听得真切,赶紧连声附和着:“阳哉翟也!”“阳哉翟也!”。自此以后,禹州便被称为“阳翟”了。”

    吕纬纬鼓掌:“公子博学,在下受教,长见识了。果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平田谦道:“我也只不过是听了家中师傅所说的罢了。”话虽这么说,可面上却还是掩不住一抹得色。

    正说着话,一中年人在店家小仆的引领下穿过院庭,径直往以前魏无忌居住过的客楼去。起初两人都以为是新来住店的客人,也不以为意。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左右,那客人再度出门来,吕纬纬眼尖,认得他是魏无忌的客卿狐从疑,而且甚得信任,这回却见他单独出现,不免有些奇怪,高声招呼了一声:“狐先生”

    狐从疑客气的作了一揖:“吕公子。”

    目光转移过渡向平田,脸上瞬间浮起一种奇怪之极的表情,吃惊道:“你……你……你不是……”

    也只说得这几个字,随即便复恢了自然:“哦,原来是我认错人了。吕公子,狐某另有要事,恕不能留了。”

    吕纬纬赶紧拱手作别:“狐先生请自便。”

    平田看着狐从疑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