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唯我独尊

正文 第三十六章算计刘备、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三国唯我独尊最新章节尽在

    王九子闻言道:“不知我当要博取谁的信任?”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轻言道:“关羽。”话音一落差点没将王九子吓得趴下。

    只见王九子急道:“大人,那关羽性情暴烈,恩怨分明…·。”

    郭嘉笑道:“你放心,我的安排又岂能让他查出破绽?况且又不是让你杀他,只是将他的情报随时传我而已,又有何难?”

    曹林心中对郭嘉之意,了然起身笑道:“不错,我等目地便是要对付刘备,但凭你的本事绝不可能得到刘备信任,只有关羽这等恩怨分明的豪杰之士,才有可能信你况且只是让你传信,你只需多加小心应无大碍。”

    王九子闻言领命,突闻郭嘉幽幽道:“王九子你好生办事,日后若有所成,我们必不会亏待与你,可是你若是敢两面倒”

    但见郭嘉依旧是一脸斐然的笑意,但口气已然转冷:“别忘了你的儿子王朗,现在可就在候府内”王九子听到此处急忙道:“一定!一定!小的一定尽心为侯爷办事。”

    王九子闻言诺诺而去,曹林转头对郭嘉道:“此人能有多大用处?”

    郭嘉长叹道:“不知道这种事得看时机,说不定他一点用也没有、但也说不定就是这一子就能输死刘备、咱们现在还需事先布棋。”

    却说曹操派董昭,持拿天子册封诏书来到襄阳,册封蔡氏、蒯氏、黄氏等诸族刘表虽然心中有怨,但毕竟是天子之命,且自己不好得罪这些当地世家,故而也只得暂且隐忍。

    襄阳蔡府内,蔡瑁正独自一人趴在案上,身后一位佳人正轻轻的为其揉肩捏背真是好不惬意。今日终于得到天子册封,今后他蔡家名有汉室册封,实有荆州水军大权,更兼与蒯氏等大族联合,真可谓是前景无量。

    “大人,符节令董昭,董大人在外求见。”正有点飘飘然,间一名亲兵前来拜道。蔡瑁闻言奇道:“是董昭?好,请入书房,容本将更衣相见。”蔡瑁说罢挥手让姬妾下去,然后整理衣衫往书房而去。尝到了与曹氏合作叼头,蔡瑁心中的小算盘就打的更响了,对于许都使者自是不会有丝毫怠慢。

    来到书房,只见案上摆放着一个大盒,其中是罕见的玉器与名器。但见一旁的董昭闭着眼,似乎神游天外一般。

    “哈哈董大人这是何意?”蔡瑁一愣,接着走到董昭身边抱拳道。

    董昭双目微开笑道:“此乃是候爷托董昭送与将军的礼物,恭贺蔡将军高升。”

    <div id="con_ad_1"></script>

    “哈哈,候爷着实客气了,烦劳董大人回许都后,亦要代蔡瑁向候爷道谢一声啊。蔡瑁收了礼物,也亦当回礼与候爷以表贺意!”

    董昭闻言,随即道:“既然如此,便麻烦将军了。”

    在这段时间内,曹操大军虽然一直屯军少歇,但对于外况一直没有放松,如今河北的战况可谓风起云涌,征战初期,公孙瓒本是占据优势可惜由于其人过于小心谨慎,以致别将被围而不救逐渐失去军心,如今公孙瓒坐镇易京与袁绍相持似有所图。

    三日后,乃是朝会之期,上朝之时曹操为收揽张辽之心,特表奏天子吕布既以伏诛,但念昔年除董卓有功,特请天子与许都荒郊为其建一坟。题:汉左将军吕侯之墓。并与许都择一大宅安置吕布妻女按月给予禄粮,对于此事,张辽虽嘴上不说,但内心实则是非常的感激曹操。

    另外册封,徐州之战有功之臣:徐晃加封横野将军;李云录前后功封益寿亭侯;夏侯渊迁颍川太守;张辽封中郎将赐关内侯;杜识带伤而战与曹林各增食邑三百户;叶云加折冲校尉;曹氏亲信中有功之臣一律封赏。其中获益最大的属刘备被天子认为皇叔拜左将军加宜城亭侯。

    朝议后曹氏亲信尽往丞相府赴宴席间,但见郭嘉对曹操道:“丞相今日朝上,天子认刘备为叔,恐怕对丞相无益啊。”

    但见曹操,微一摆手道:“啊,奉孝不必如此过虑,刘备虽被认作皇叔,但终究为我偏下之将,我以天子之命号令于他,他又岂敢不从?”

    曹操抿了口酒,接着笑道:“况且刘备虽与天子相近,实则在我掌握之中,我又何以怕他啊?”郭嘉闻言,只得隐忍坐下。

    曹林自回落山城后几乎夜夜都在思考,终于让他又想到一条整治刘备的办法,但见郭嘉坐下后,曹林忽的起身道:“父亲,如今吕布虽灭,但河北双雄交战正盛,今来听人谈论幽州之事,尽言公孙瓒胜利机渺茫,不知在父亲眼中,易侯公孙瓒是何等样人?”

    众人尽是愣了愣,谁都没有想到曹林会问这个问题,曹操想了想之后,缓缓道:“公孙瓒此人亦算是个人物,他师从卢公与孤又有讨董之谊。可是此人刚愎自用不能容人。比之袁本初相差甚远,如今幽州战事公孙瓒锋芒以尽退,守易京如无变故只怕必死无疑。”说完曹操便扫了曹林一眼,幽幽道:“林儿,你怎么突然问起他来,莫不是有什么想法?”曹林呵呵一笑轻声道:“什么都瞒不过父亲,孩儿却是有些想法。”

    曹操闻言,轻道:“你且说来。”

    曹林清了清喉咙道:“以父亲之见,公孙瓒在幽州当算是名望极胜势力根固了?”

    曹操额道:“不错此人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能终成一方诸侯者算是全凭自己本事。”

    曹林言道:“孩儿所想便在于此,适才依父亲所言河北之争公孙瓒必将覆灭,袁绍击败了公孙瓒后兼四州之众,实力之雄厚兵马粮草之足天下诸侯无可出其左右者,此人当不会休养生息与民休憩。兵锋必指河南到时其以索要天子为借口若父亲应之则失大义。如若不应则必为袁绍南下借口出兵攻打许昌。父亲与袁绍必陨一人否则天下难安。”

    曹林的分析,可谓没有什么偏差,那边的荀彧闻言犹疑道:“如此却又和公孙瓒有何关系?”曹林转头问荀彧道:“侍中,依您之见公孙瓒此人性情如何?如若战败其人可会降与袁绍?”

    <div id="con_ad_2"></script>

    荀彧抚须摇笑道:“公孙瓒刚愎自负之人宁折不弯。岂会归顺袁绍?其人兵败之时自尽倒是有些可能。”

    曹林又道:“那么公孙瓒之家眷又会如何?”众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唯有曹操淡淡道:“本初此人外宽内忌。当不会容其后人在世。”

    曹林叹道:“父亲既然知道,想必公孙瓒亦不会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不是袁绍杀尽其子嗣,便是公孙瓒玉石俱焚,携妻儿上路。”

    曹操闻言轻轻念道:“覆巢之下无完卵?恩有趣有趣。”

    曹林继续道:“父亲与袁绍两雄相争,必有一灭!孩儿亦是相信最终胜利一统河北的,必然是我曹家!但袁家在河北根深蒂固,非轻易可撼,河北豪门世家虽未必会对袁氏忠心耿耿,但是死忠之人当不在少数,日后我军北上冀州是河北的门户,但是吃下整个冀州恐怕就得花费数载光阴,若是其余三州亦是如此父亲一统北方,少说当耗去十年但公孙瓒在幽州颇得民望,日后若我军进军河北打起公孙瓒后人的旗帜,幽州必然尽皆响应!”

    那边荀彧。荀攸二人闻言额:“不错,袁绍本初好大喜功,平定河北后必将即刻攻伐我军,则幽州经略未佳,公孙瓒之名亦当影响颇深。且兵锋一起徭赋加高幽州百姓,当对袁氏大有芥蒂,入军河北若以公孙瓒后人,名号入主幽州必将事半倍增!”

    曹操喝了口酒道:“林儿,你此言虽好,不过未免太过天真。”曹林闻言道:“不知父亲何意?”

    曹操放下酒盏,徐徐道:“公孙伯珪有三子一女,但其人是何等样人?岂肯甘心将子女为我所用?如今袁绍大举进攻幽州,就算是派人去了幽州我闻公孙瓒已是一直呆在易京楼中”

    忽见郭嘉起身笑道:“这点丞相大可不必担忧,我料短期之内,袁绍毕将暂退易京。”曹操闻言道:“奉孝,何意?”

    郭嘉抿嘴,一笑道:“公孙亦非等闲,他退守易京表面上是兵穷水尽,实乃是欲联黑山张燕为助两面夹击袁绍,我料张燕近期必出,黑山到时袁本初必暂且回师破张燕,此时便是派人前往幽州见公孙瓒的最佳良机。”

    曹操闻言,犹疑道:“那以公孙之刚烈,又岂肯相信于我托付子嗣?”曹林闻言急忙道:“父亲忘了,许都城中尚有一位公孙瓒的挚友同窗,若得此人书信,我料公孙瓒必能相托!”

    郭嘉闻言眼中一亮,瞬间了然曹林之意急忙道:“不错,公孙瓒若得刘备书信,那我等必可成功!”

    曹林为什么特意要出这个计谋,让公孙瓒遣子来此,重点还是要算计刘备。这封信,别人写了也就写了,可刘备要是写了,就是将自己陷入两难之地。

    一若刘备一直忠心于曹操,那到好说,可是别人不知道,曹林最清楚,刘备绝不是久居人下的人,他一定会想办法逃离许都,远离曹操,如若真有那么一日,公孙瓒的儿子怎么办?刘备一向以仁义著称,这是他立于乱世的最大本钱,公孙瓒之子应刘备所求,来到许都,刘备若是寻思走了,那公孙瓒之子便算是真正的落入曹氏之手,他仁义的帽子上势必会多了一道裂痕:赚古人之子于外,己所不养。

    作者 十月之心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加 收藏   看完了发表些 评论

    三国唯我独尊最新章节尽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