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8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2918:05:08

    西域都护之五王争位(四)静观其变

    呼韩邪单于很快出兵平定了在附近的乌藉都尉,这样从西到东就有了三位单于并列。对于平定其他两位单于,呼韩邪单于不是没兴趣,主要是没实力。呼韩邪单于可不想让屠耆单于的故事重演。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问他人瓦上霜。三足鼎立也挺好,下面进入和平发展阶段,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吧。和平发展了两年,有人难奈不住了。首先发难的是实力最弱的闰振单于。和平发展只对实力强的有好处,实力弱的怎么也跑不过强的。就象大个同小个比赛跑步,大哥跑一步赶上小个两步,怎么能比得过。

    闰振单于挑选了一个自认为最弱的对手,郅支单于。千里迢迢到东部去,这就是送货上门。郅支单于当然是照单全收,随后一不做二不休,浩浩荡荡挺进单于庭,要一统江山。

    五风四年(公元前54年)郅支单于击败呼韩邪单于入主单于庭。至此五王争位暂时告一段,郅支单于这个最后出现的丑小鸭拿走了全部的蛋糕。仗也没法再打下去了,快没人了。

    而汉朝在整个过程中,由始至终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似乎多少有些出人意外。五王乱起的时候,很多人向汉宣帝提议过是否趁匈奴内乱讨伐之?又是萧望之发表了一番宏论左右了汉朝政策的走向。现在萧望之已经不是外长了,升了,成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他举了一个晋侯伐齐的故事。说春秋的时候晋军攻打齐国,正赶上齐侯去世,晋军就停止战争,撤军而回。为什么?趁着别人发丧的时候去攻击是不义。

    萧望之的意思无非是希望汉宣帝用仁义的方法处理同四夷的关系。可是仁义这个东西虽好,却很难掌握,弄不好要么变成假仁假义、要么就变成了东郭先生。晋军之所以退兵,讲仁义只是名义上的说法,好听,是要占领道德制高点。真正的退兵原因是攻击正在发丧的齐军,容易激起齐军同仇抵忾,使胜负难以预料。故而不如归去。

    匈奴虽然数次请求与汉朝和亲,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臣服,只是韬晦之计罢了。这个时候与匈奴人讲仁义,不是东郭先生是什么?当然,此时出兵也确实不是很好的选择,反而有助于匈奴各部的联合。萧望之虽然是用仁义之说说服了汉宣帝,此时,静观其变却是客观上最好的选择。

    2010-03-3018:01:33

    西域都护之南下称臣

    落荒而去的呼韩邪单于真正成了浪荡江湖客,四处游荡寻找拔刀劫道的机会。要是老哥一个还好办,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是几万口子的吃饭问题,得赶紧找出路。

    常言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哥俩什么事不好商量?难道不能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团结起来共赴国难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几年净是互相对砍了,哪有联合的互信?况且都是单于谁听谁的。即使两单于愿意联合,手下人也不一定乐意,这里面有很多利益的纠缠、分配,很难摆平。

    出路是有,只是呼韩邪单于不一定听从。左伊秩訾王就给呼韩邪单于出了个主意:南下归汉。

    这个建议在御前会议上一提出来,立即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太伤民族感情了。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砍头也就是碗大个疤了。汉匈之间打了这么多年了,汉朝虽然是巨无霸,但是也一直无法征服匈奴。现在投降岂不是自投罗网。太伤自尊了。以后在草原上还怎么混那?

    砍头是不要紧,也得主义真,为了一点面子而葬送整个国家的前途那是一点也不值。这个道理呼韩邪单于是看得清清楚楚。现在确实有些走投无路了。不仅军事上打不过郅支单于,更重要的是这几年净抓革命了,忘了促生产。主席的教导好是好,可惜没听全。如果不找个地方喘息一下,连吃的都有问题了。那在草原上更没法混,这就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呼韩邪单于别无选择。

    呼韩邪单于真的要投降汉朝吗?准确地说是归附,单于君臣希望借助汉朝的力量取得喘息的机会,休养生息,与郅支单于再决雌雄。之后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于是,呼韩邪单于率众南下。不管汉朝愿意与否、接受与否,向汉朝边塞靠拢,同时派其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到长安做人质以取得汉朝的信任。而郅支单于在得到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的消息之后,也派其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到长安做人质,以示臣服。

    对于两位单于入质称臣的举动,汉朝方面的反应很平淡。一幅无动于衷的样子,很无辜。有点被搞懵了。幸福来的太急、太突然,让人一下难以接受。不来则已,一来就来个选择题,汉朝君臣还真犯琢磨。平心而论,汉朝现在的策略是不急于介入匈奴的内斗,让他们充分的表演,在最后结果出笼之前就进行选择不太明智。

    毫无疑问入质称臣是一个友好的举动,下一步也得看一看是不是有效忠的真实行动。听其言、观其行。汉朝既没有采取行动驱逐南下近塞的呼韩邪单于所部,也没有采取行动、伸出援助之手。而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等。看看两位单于还有什么后续手段。

    在汉朝君臣坐山观虎斗的同时,西域的乌孙国正上演一场龙争虎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