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8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4-0218:30:15

    西域都护之金殿对策

    客观地说乌就屠的要求并不高,对于汉朝来说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是可以避免战争,各方面都有面子,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乌孙两分客观上也更利于汉朝对西域的管理。但是,冯寮没有这个权力做出任何承诺,都护府也不行,必须听从长安的指示。冯寮能给予乌就屠的就是研究、研究。这一研究就研究到了长安。

    出塞几十年了,冯寮从没有想到还能活着走进玉门关。作为和亲公主的随从,这不是绝后也是空前。塞内的景色是那样的迷人,一切是那样的亲切,就是空气也是久别了的童年气息。不过,现在冯寮是没有心思欣赏这一切了,皇帝还在金銮殿等着那。还是先公后私吧。

    汉宣帝这一次是非得弄明白不可,否则任何决定都是匆忙的。上次的草率决定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汉廷进退失据,把一片大好局势弄得一团糟。这一次宣帝是要亲自问一问,再作决定,也想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冯夫人。

    两分乌孙,说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有无数个麻烦。那是活生生的人,非常现实的利益,部众如何分配,草场、农场怎么分配,水源如何处理。弄不好就会留下很多麻烦,弄好的时候很少。具体情况请见前苏联的分裂,各个加盟共和国为了一点利益争得你死我活,甚至兵戎相见,几十年而不休。汉宣帝可不想出现这样的局面,那样的话都护府就变成居委会了。

    听了冯寮的详细汇报,汉宣帝心里有底了。决定以冯寮为为主,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再次出使西域全权处理乌孙的相关事宜。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官正式上任,呱唧呱唧。

    回到赤谷城,冯寮正式公布了分家方案。乌就屠和元贵靡分别为大、小昆弥,互不同属,汉朝正式授予二人汉朝大、小乌孙王印信,乌孙正式纳入汉朝属国的行列。元贵靡统领六成的民众,乌就屠虽然深受乌孙人爱戴,只统领四成的民众。有意见可以保留,就这么定了,执行吧。

    可是人没那么简单,不是手中的玩偶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会上说的好好的,下去不执行,也真没办法。部众、土地那就是命,谁愿意把嘴里的肥肉吐出去。对于汉朝明显偏袒大昆弥的分配方案,乌就屠感到非常的气愤。自己不方便动手,手下的歙侯可不管那些。在乌就屠有意无意的纵容之下,乌就屠手下的歙侯就是不服从大昆弥的管理,看你能怎么样?

    2010-04-0219:18:34

    西域都护之屯田乌孙

    正在冯寮为分家计划的执行一筹莫展的时候,为了保证平分乌孙后政权平稳过渡,汉朝派出常惠率领三千子弟兵屯田乌孙。

    一路无话,常惠到了赤谷城之后,先拜见了公主。然后汇集了大、小昆弥和冯寮具体商议面临的困境。

    乌就屠是一推二六五。这事同我没关系,我已经同下面交代清楚了,他们不愿意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好安安静静过日子。对于乌就屠的辩白常惠是不置可否。现在最重要的是制定方案,方案制定之后,才是执行的问题。

    方案早就定了,众人自然是没有疑义。主要是执行不下去。既然如此,谁有问题找谁,明天就去下面看看。

    第二天,常惠带着几个随从,会齐众人去解决问题。远远就看见黑压压的一片人,整个部落的人都出来了。众人前面一匹高头大马上坐着部落的首领。常惠一看,认识。这是乌孙最有名的武士。相隔一箭之地,常惠就停住了。只听马上的歙侯嘟嘟囔囔慷慨陈词,常惠是一句没听懂。傍边的公主连忙给翻译了一下。

    这歙侯只认英雄,不认狗熊,只要有人能战胜他,就跟随大昆弥而去,否则问问手中的刀同意不同意。常惠听了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常惠此来毕竟不是打仗来了,屯田、镇抚才是真正的目的。真要动起手来,难免有损伤,局势就会更加复杂。

    在常惠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只见身后一匹黑马疾驰而出,直扑歙侯。眨眼之见两匹马就搅在了一起,随后又瞬间分开,纠缠着一前一后向远处的山坳逶迤而去。

    见此情景,常惠的心不禁提到了嗓子眼,脑袋上马上见了汗。黑马上正是自己手下右校丞辛庆忌。常惠怕歙侯把辛庆忌弄坏了?

    不是,常惠怕辛庆忌把歙侯弄坏了!这辛庆忌是军中有名的黑手,下手黑着哪。今天这一仗该不该打,该打。但是这是一场政治仗,以降服人心为主。死了人,结上仇就不好办了。

    还没等常惠想明白如何处置的时候,两匹马一前一后又跑了回来。只见歙侯跳下马来,向常惠深施一礼,然后跪在大昆弥马前又嘟嘟囔囔慷慨陈词。这回常惠猜明白了,云开雾散。

    下面的事,下面的事我就不编了。没有谁随随便便成功,大、小昆弥分家这么大的事,不是冯寮一、两句话就能定局的;也不是拿着皇帝的节杖就能畅通无阻的,那毕竟不是孙悟空的金箍棒。

    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汉军不经过战争的洗礼也不会赢得乌孙人的尊敬。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要靠将士用命。常惠的三千兵马如何解决大、小昆弥分家的矛盾、安定乌孙局势,具体过程已经不可考。但是双方确实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辛庆忌陷阵却敌,横扫千军是立了大功的,也因此被晋升为校尉。辛庆忌同当年的李广一样,生于太平世界,没有用武之地,不能效力疆场甚是可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