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9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0908:08:10

    大漠上的邻居

    张重华最怕的是来自北面方大漠上的对手,鲜卑拓跋氏。上一次我们提到拓跋氏还是在张轨时代,这么多年两家一直没有断了来往。按照拓跋氏自己的说法是前凉数次向拓跋氏进贡来朝,实际上也就是正常的沟通而已。也许前凉在心理上处于劣势,但也不至于遣使进贡。

    当年拓跋猗迤西巡回到东方不久就去世了。当家的拓跋禄官去世之后,革命的大旗就传到了拓跋猗卢手上。也就是在这一年刘渊建立前汉。拓跋猗卢就率领部下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剿灭叛逆刘渊的战斗。与拓跋猗卢配合的是西晋的并州刺史刘琨。

    这个刘琨也是名门之后,据说是汉中山靖王之后,只是不知道与刘禅有啥亲戚关系。刘琨也是一时俊杰,是才华出众,动不动就写长诗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且还会唱歌、吹胡笳。

    有一次刘琨据守的晋阳被胡骑团团围住是无计可施。咋办?当然是文艺演出了。借着月色刘琨是先放声长啸制造悲悲切切、凄苦不堪的气氛,半夜时分又来了一曲胡笳。城外的胡人也是性情中人,哪能受得了哇?随着刘琨的胡笳之声就开哭了。哭啥,想家。胡人也想家?胡人也是人啊,怎么能不想家。家里有娇妻颜如玉,家里有老娘鬓如霜。刘琨这边啸完了、吹完了,收拾收拾睡觉去了。城外的人的哭声却才开始,一把鼻涕、一把泪,知道天色将晓才把情绪稳定下来。一只胡笳退贼兵。

    不过这个刘琨有个缺点,忽悠的能力太强。这不很好吗?这是优点呀。问题是忽悠完了就完了,每天前来投靠的以数千计,走的也以数千计,留不住人。刘琨团结人的本事稍差。刘琨与拓跋猗卢配合起来虽然是很默契,但是敌人太强大,贼人越剿越多。直到拓跋猗卢在拓跋氏的内乱中丧命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果。然而为了表彰拓跋猗卢积极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英雄行为,当时的晋怀帝晋封拓跋猗卢为大单于、代公。

    拓跋氏的内乱也就是一个古老的经典故事,废长立幼。拓跋猗卢喜欢小儿子,结果把大儿子拓跋六修激反了,连自己的老命也交待了。临死之前,拓跋猗卢这个感慨呀,感慨啥?还是一个好。一对夫妇一个孩,多好的政策自己愣是没赶上。

    拓跋猗卢父子相残,大权就落到了拓跋郁律手上。拓跋郁律的时代是拓跋氏的另一个高峰,据说带甲武士上百万,拓跋郁律领导了第二次西进。这一次比上一次走的更远,一直前进到了乌孙,连乌孙也一并收入囊中。当时正是前凉张茂在世的时候,张茂所承受的来自北部的压力可想而知。也不得不主动向拓跋氏示好,也许真有点遣使贡献的意味。之后拓跋氏就走出了一**谷,即使如此,张骏就职之后也不得不继续向拓跋氏示好。等到张重华走上领导岗位之后,拓跋氏恰好又迎来了另一个高峰。

    同前凉一样,拓跋氏的新领导也是一位年轻的,这就是十九岁走上领导岗位的拓跋什翼犍。拓跋什翼犍是拓跋郁律的第二个儿子,当时正在石虎的后赵作人质。前任领导拓跋翳槐,也就是拓跋什翼犍的哥哥,遗命由拓跋什翼犍继位。说只有拓跋什翼犍才能重整拓跋氏。

    这拓跋什翼犍确实不一般。形象上就与众不同,一头发长、两只巨**。站起来长发一直垂到地,躺下巨**就垂到床上。估计坐起来就是没出家的笑弥勒佛。都说心宽体胖一点都不假,拓跋什翼犍是宽厚仁爱。好是好,可是有一样拓跋什翼犍正在作人质,能不能活着回来很难说。

    朝里的老臣一商量要在拓跋翳槐另两个弟弟之中选一个。挑来比去相中了拓跋翳槐的四弟,相对平和的元狐。于是众人杀了老三元屈,要拥立元狐。

    说元狐平和、宽厚,还不如说元狐年龄小,好控制。没想到,元狐并不领情,元狐也是多才多艺、有理想、有谋略的。年龄虽小,这些小九九估计还是琢磨透了。这些人随便就杀了自己的三哥,弄不好自己的小命也玄,还是把自己二哥请回来比较稳妥。一是有遗命、二是年龄大,能压住阵脚,哥俩也有个帮助。

    元狐是一咬牙,主动到石虎那要把拓跋什翼犍换回来。一个团体里要有这样的人,这个团体想不发达都难。有情有义,以至于石虎都羡慕非常,被感动的是热泪盈眶。脑袋一热居然把这哥俩都放回来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事情。有一个背景我们没有交代,知道之后你会更感到事情的奇妙。拓跋什翼犍是一个混血儿,父系是鲜卑,母系是乌丸人。虽然是乌丸人却有个汉姓,拓跋什翼犍的母亲姓王。足见这一门的汉化程度非常之深。之所以选择姓王就是冒称自己是东汉大臣王霸的后代。

    当年拓跋什翼犍的母亲王氏有事进宫,被老王看上了,就生下了拓跋什翼犍。所谓有事进宫,往往就是犯了罪了,或者被抓进宫里当奴隶。

    拓跋什翼犍的哥哥拓跋翳槐临终嘱咐一定要把大位交给拓跋翳槐,一方面是由于拓跋什翼犍排行老二,也说明拓跋鲜卑人没有什么传统,没有因为拓跋什翼犍是混血而有什么歧视。这种情况在中原就要强烈区分嫡出与庶出的不同,往往因此而大打出手。

    拓跋什翼犍回来之后,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在繁时北部登基,改元建国元年。第二年开始设置百官,治理自己的国家。拓跋什翼犍在中原这几年是没白待,学到了很多东西。各色官吏“皆取诸部大人及家族良家子弟仪貌端严,机辨才干者应选”。

    这是啥意思?所谓诸部大人肯定是拓跋鲜卑各部落的首领了,家族良家子弟也一定是汉人世族大家的后代了。拓跋什翼犍还是出手不凡,一下子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将治下的主要势力一网打尽。据说这也是拓跋鲜卑最后能在群雄争霸过程中最后胜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下拓跋鲜卑比以前更大发了,拓跋什翼犍的一只令箭向西一直到达大宛都畅通无阻,在西域的影响力可能就超过了前凉。所以张重华在与石虎大战的同时,于东晋永和三年(公元三347年)前来拜拜山门也是很正常的。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别看拓跋这么凶,也有怕的。令拓跋氏感到害怕的就是东部的慕容氏。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大地流浪者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