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1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1-0407:26:04

    酒不醉人人自醉

    龟兹王白纯的出逃标志着战争结束了,西域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吕光的战果是空前的,胜利是辉煌的。中央王朝已经有多年没有在西域进行这样的大战了。

    它表明了一种态度,即使是在中原战乱纷纷的时候,只要一有机会先人们就不会忘记遥远的西域。那里是祖先流过血的地方,焉能轻言放弃?它也告诉我们一个客观事实,向心力是要靠实力来维系的。这个实力不仅包括仁爱、也包括马刀。十年不登门亲戚也不亲,还是要经常沟通,虽然方式可以多样化。

    吕光的大军是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龟兹的都城。三重城墙的大城果然是名不虚传,城内的富饶,龟兹人奢靡的生活让吕光这些泥腿子感到了晕眩。不仅仅是看着晕眩,还有使他们不得不晕眩的东西。葡萄美酒夜光杯,陈年佳酿,哪个男人看着不眼馋。一激动估计就把纪律放到脑后了,喝吧!

    葡萄美酒是龟兹的特产,有钱人家有好多存货,有的居然有上千斛的存货,都是陈年佳酿。喝也喝不完,真不知道这些人存这么多酒干什么?当年孟佗一壶葡萄酒就换了个凉州刺史。搞点进出口贸易那得挣多少钱?

    胜利了嘛,喝点酒放纵一下也无可厚非。按照解放军的标准这就是犯纪律了,喝点矿泉水都得给钱。没准在当时这也算军民共建,军民同乐也未可知。高兴是高兴,吕光可没有忘记了正事。也没有办法忘记,战斗一结束,十里八村各小国的国王都赶到龟兹来参加军民共建。而且手上都有介绍信,当年汉朝的时候颁发的印信。

    吕光看到这些是既感到惊讶,又有点得意。惊讶的是,汉朝,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就是东汉也一百多年了。这些东西西域人民还宝贝似的藏着,这是啥呀?这就是向心力,这就是民心。吕光现在是理解了天王苻坚的意思了,有点明白了。得意的是自己见证了历史,这一次是没白来。要把天王的恩泽广布天下。但是汉朝的印信毕竟过时了,咱们去掉旧桃换新符,全部换上后秦的新式样。

    吕光是郑重其事,来的就来了,没来的也得通知到,全部换上后秦的官印。有那么多金子吗?吕光是没带那么多,龟兹王的保险柜里倒有很多,就算支援国家建设了。至于龟兹,吕光委任龟兹王白纯的弟弟白霸筹建新政府,很快龟兹就恢复正常秩序了。

    宣传苻坚的恩泽、后秦的国威这都是正事,也是大事。在忙乎这些大事的时候吕光也没有忘记领导的嘱托,那就是佛家三宝。那位说了,你这不是抢东西吗?说抢多俗哇,那叫请。

    佛宝是干什么用的,佛宝是用来宣扬佛法、普渡众生的。连车师前部的国师鸠摩罗跋提都知道,佛宝在龟兹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在遥远的中土才能发扬光大。

    也许这就是佛的本意,借鸠摩罗跋提之口、借吕光之手将佛家三宝传之中土。冥冥之中一切似乎都有定数,佛宝与龟兹的缘分尽了。

    不过吕光对这佛家三宝有点不大满意,前两宝没啥说的,觉卧释迦佛像、佛骨舍利,都是实物,看起来神圣、庄重、亲切。使吕光感到困惑的是第三宝,佛学大师鸠摩罗什。

    吕光感到这个大师太年轻了,比自己还小。鸠摩罗什这一年正好四十岁,虽说男人四十一支花,可是做大师有点太年轻了。

    在吕光的印象中能称作大师的一般都得是老和尚。就是那道安和尚也比自己大很多。道安和尚生于公元312年,比吕光大二十岁以上。那才叫有道高僧。不过吕光忘了一点,人的悟性差别很大,对佛法的感悟更讲究缘分,年龄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让吕光把这位四十岁的和尚称作大师有点心不甘情不愿。心里不满意,吕光就起了歹意,鸠摩罗什的苦难就开始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佛学大师的第一难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