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4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2005:49:48

    导演

    第二次东征就这样又虎头蛇尾了,两路夹击又变成了北周的独角戏,也难怪宇文护唱不好。非战之罪,可以理解。那么突厥人没来吗?来了!进入幽州之后,突厥人遇到了斛律光的弟弟斛律羡。

    弟弟一点也不比哥哥差。木杆可汗看到斛律羡的队伍军威整肃,无懈可击,摇身一变就反水了。不打了,虽说打不过的就是朋友,但是这还没正式开战大可汗就变招子了,由攻击变成了结盟。木杆可汗派出使节要同斛律羡谈一谈,交流一下以增进友谊。

    木杆可汗变得够快,可是万变不离其中。挑动北周、北齐火并,自己好居中渔利才是木杆可汗的上策。不能怪木杆同学心黑,而是世界太复杂。木杆可汗的这个所谓好意遭到了斛律羡的鄙视,“少忽悠我,快走,要不拿刀砍你!”

    突厥使节就这样被斛律羡赶跑了,国家正在战争状态,还是谨慎一点好。斛律羡的做法也不为过,小心使得万年船。沟通不成,此地不可久留,木杆可汗带着人就走了。突厥人这一走,前来接应的杨忠就进退两难了。

    杨忠这次也随军出征,只不过没当上主力,成为接应突厥的小小偏师。也算是宇文护送上的一双小鞋,谁让你不同主要领导套近乎?杨忠倒不在乎偏师、还是主力,都是革命工作,干啥不是干。关键是突厥这一走,在沃野镇外的杨忠部就成了一支孤旅,再加上粮草不济就真的成了问题了。更为严重的是附近的稽胡部落也看着杨忠眼热。

    稽胡,又称步落稽,算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当时居住在陕西、山西北部这一带。虽然在塞内已经很多年了,稽胡人也知道种地,稽胡首领也认识汉字,但是并没有完全汉化,身上草原民族的野性也还存在着。按说杨忠的给养应该由这些人给提供,不过如果不提供给养,甚至吃掉杨忠所部也不是不可能的。

    咋办?外无救兵、内缺粮草,杨忠能耍的就是空城计了。收拾一下看看还有多少吃的,够不够做顿饭?干啥?把周围稽胡部落的首领都请来开个会,边吃边谈,都是文化人,好说话。

    众人刚刚落座,还没上菜,只听辕门外鼓号声震天,随着腾腾腾的脚步声跑进一人。众人定睛一看,河州(抱罕)刺史王杰。王杰是来传令的,简单地说就是宇文护已经拿下洛阳,回军正在赶往此地,要消灭闹事的稽胡人。众人都是懂汉语的,一听这话脸都白了。

    王杰刚刚坐定,水还没喝上一口,只听外面又有人报,“突厥使节到。”

    “请!”

    这次要翻译了,突厥人不懂汉语。突厥使节的意思也很简单,木杆可汗的大队人马已经再入并州,要助杨忠一臂之力扫平稽胡的叛乱。这些人还有心思吃饭吗?腿都软了。突厥人多狠那,这日子没法过了。

    天上掉下这样两条消息让杨忠也很纳闷,尤其看到稽胡众位头领惴惴不安的样子,杨忠是于心不忍,赶紧打圆场。“绝无此事,稽胡都是好兄弟,我们正在研究工作,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是不是搞错了?众位别担心,我马上给领导写信澄清事实。”

    稽胡众位首领是千恩万谢,饭也不吃了,工作要紧。啥工作?筹粮!很快杨忠的大营内粮草就堆积如山了。

    洛阳之战不失败了吗?木杆可汗真那么够意思去而复返?

    空城计,斗得就是心思!

    杨忠这次是不费刀枪,导演了一部大剧,有点大片的意思。只不过再精彩也于事无补,败局已定,貂续狗尾罢了。

    连续两次的失败使北周武帝宇文邕越发看清了形势,突厥人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突厥人根本不想成你的事,败你的事倒是很上心。宇文邕恨不得上去踹木杆可汗两脚,想了想没敢,那是自己未来的老丈人,得罪不起。当务之急是把未来两个字去掉,将木杆可汗切实地变成自己的老丈人。即使不能把木杆可汗拉上自己的战车,也不能让他上北齐的车。

    公元565年二月北周的迎亲使团上路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漫漫迎亲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