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9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307:08:32

    夺嫡(中)

    那隋文帝两口子最喜欢哪个孩子?哪还用问嘛,当然是老二、晋王杨广。

    十三岁出镇并州;

    二十岁灭陈;

    之后出镇扬州多年,二十多岁的杨广已经是名满天下。“鸿勋大业,名高望重,奉国至诚,久所知悉。”这是隋文帝在诏书里给杨广的评价。可不低呀!

    灭陈就是杨广的鸿勋大业;名高望重,这个名从哪来?还是在扬州的任上。观众们可能对杨广灭陈之后在扬州这一段不太熟。在扬州的日子杨广过得还是蛮充实的。有两件事值得特别一提,一个是佛学,一个是儒学,这两件事只有一个目的,收服江南的人心。

    在佛学方面,杨广接受了菩萨戒,成为佛门弟子,还得到了“总持菩萨”的法号,这在佛门弟子中间就有了非常高的威望。都是佛门子弟,望之顿生亲切之感。

    当时的儒学本身就是“开正化之本源,凿民生之耳目”,再加上杨广自己也是儒雅之士,江南的文人墨客很自然就逐渐聚集在杨广的周围。聚集在晋王府的名士不下百人。据说这一手被后来的李世民照猫画虎,学去了。

    把人聚过来不是为了吟诗作画、喝酒品茶,当然闲的时候也搞这些活动。主要的日常活动时修订新书,前后二十年,一直到杨广称帝,算是一个百科全书吧,“共成三十一部,万七千余卷”。这是中华文明大分裂之后的一次图书总会,功德无量。杨广本人也是一位高产作家,有文集五十多卷,在《隋全文》、《隋全诗》里都有收录,确实不同凡响。

    能文能武、人还长得漂亮,在民间的威望还很高,这样的宝贝儿子,老爸老妈自然要偏爱一些。这是杨广在老爸老妈心中的形象。

    在民间,杨广的形象就更加金光灿灿了。“大王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经将领,深有大功。主上之舆内宫,咸所钟爱,四海之望,是归于大王。”这一段虽然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是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隋文帝夫妇对杨广的喜爱已经传遍天下。

    怎么会这样?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隋文帝有过一些不合适的举动,太迷信天命。隋文帝曾经就身边这几个孩子的面相咨询过两个人,一个人叫来和,一个人叫韦鼎,这二位都以相面闻名于世。当年隋文帝还在民间的时候,来和就预言隋文帝能当皇帝,说得还真准。韦鼎出身南朝,灭陈之后才来到长安当官。

    隋文帝向来和咨询的时间点在公元586年之前,也许正是高德上书隋文帝的前后。来和的回答很清楚,晋王贵不可言。咨询韦鼎的时间点则在公元588年与公元592年之间。也就是灭陈不久。韦鼎的回答更有意思,你喜欢谁谁就最好。这两个行动的暗示性太强了,尤其是在东宫已经有太子的情况下,毫无遮拦地表达了对太子的不满。

    有意无意之间,隋文帝的心境暴露无遗。

    当然史书上却有另一番记载,杨广的优点都是装出来的,都是文过饰非的结果。比如说为了讨老爸高兴,杨广故意把琴弦弄断,让琴上落满尘土,以示自己不好声妓;再比如说,为了显示自己夫妻恩爱以取悦老妈,不让府里的其他姬妾见人,意外怀孕的,生下的孩子都整死。再比如说,有一次阅兵的时候下了大雨,随从就给杨广送上了雨衣。杨广怎么说?“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

    这就有些为了批判而批判了。

    别的不说,杨广与夫人萧氏,也就是后来的萧皇后,确实是对恩爱夫妻,杨广“身宠敬之”,“惟共萧妃居处”。这对夫妻的恩爱是不容否认的,连挑剔的史家也无法否人。而萧皇后也确实有令杨广敬佩的地方。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位萧皇后是一位有文化的劳动妇女。

    萧皇后出身南梁皇族,侯景之乱以后,南梁龟缩在江陵这一代。实际上就是北朝的儿皇帝。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就想在萧家给二儿子杨广找个王妃,也算是拉拢江南人士。这就是攀皇亲,估计萧家乐坏了。

    当时萧家有三个女儿,具体哪个出嫁还得算一算。也不能都去,那样就太下作了。拿生辰八字和一下婚,看看合不合。这一合婚不要紧,没把萧爸爸急死,老大,不吉;老二,不吉;连续两个不吉,老头脸都绿了。就指望老三了,很遗憾,老三也不行。

    算卦的也是一脸遗憾。没办法,不是兄弟不帮忙,这东西不能作假,不仅涉及到职业操守问题,还关系到脑袋的问题。萧老头在地上转了好几圈,想辙呀!都这样了还有啥辙可想?天无绝人之路,终于一拍**,想起来了。一张桌子四条腿,萧老头还有第四个女儿,只不过早送人了。

    这就是未来的萧皇后。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夺嫡(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