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0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708:40:09

    东西突厥

    公元603年“有铁勒思结、伏利具、浑、斜萨、阿拨、仆骨等十余部落尽背达头(步迦可汗),请来降附。达头众大溃,西奔吐谷浑。”

    兴旺一时的,爷爷级突厥大可达头可汗(步迦可汗)折戟沉沙,英雄末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达头可汗也是无言面见西域父老。

    步迦可汗,原来的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是突厥真正意义上的末代大可汗。不管正宗不正宗,阿史那玷厥还是有一统突厥的意愿的。步迦可汗西奔吐谷浑之后同众多失败的英雄一样,不知所踪。突厥也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东、西突厥。

    称霸草原的突厥帝国终于从团结走向内讧、内战走向分裂,这一切都源自于当年长孙晟的一个奏章,“离强而合弱,远交而近攻。”

    公元603年突厥正式分裂成东、西突厥。对于突厥正式分裂的时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观点很多。本篇里的说法也是众多说法之一。

    有人把东、西突厥的分家上溯到土门、室点密时代,主要的依据之一就是室点密当年是自称可汗的,而且室点密系也是自成一体。

    有人把这个分裂的时间点确定在阿波可汗的西去,《隋书》的作者就是持这个观点,《隋书》的《西突厥传》就是这么写的。《隋书》的《西突厥传》写的就是阿波可汗后代的命运,显然这不很全面,西突厥的情况很复杂,不仅有阿波可汗的后代,更有室点密的后代。

    之所以把达头可汗作为突厥的末代可汗,是因为自达头可汗之后,东、西突厥再也没有统一整个突厥的意愿,也再也没有产生一位突厥大可汗。自此之后双方自成体系各自繁衍。

    东突厥自然就是以启民可汗始。虽然东突厥还在隋廷的羽翼下,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大胜之后,忙乱之中隋廷很快就犯了第一个、却是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前来降附的十几个铁勒部落的安置问题。史书上没有特别交代如何安置这些人。从常理判断、以及从后来事态的发展判断应该都划归到了启民可汗手下。

    这就偏离了“离强而合弱、远交而近攻”的战略原则。当然现在的情况有些变化,启民可汗已经诚心归附,是不是还要继续执行这个战略思想也是一个可以讨论的事情。也许隋廷认为启民可汗还不够强大,还需要扶植,这就出现了战略误判。为什么隋廷不可以扶植铁勒人自成一体?分而治之。

    我们这都是后知后觉,纸上谈兵,现实中没有人能永远正确,战略信条也要因时而变。

    这就是所谓的东突厥。那么西突厥呢?

    说起西突厥可能各位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步迦可汗要西奔吐谷浑?要知道从漠北到吐谷浑也不好走,要过关斩将。从草原上直接回西域不是更快、更直接吗?

    步迦可汗是回不去了。西域也不是太平世界。

    步迦可汗之后的西突厥比较混乱,已知的有两个可汗并存,泥利可汗,都六可汗。对泥利可汗我们不陌生,前面提过。对了,泥利可汗的弟弟婆实特勒至今还滞留在长安,在鸿胪寺里悠哉游哉。

    在步迦可汗与隋廷大战之际,泥利可汗的这一手很阴,怎么想都不过分。有了这层考虑,对泥利可汗最近的表现就是另一种解读。

    书上说泥利可汗也参加了平息铁勒人暴动的战役,可惜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真实的情况可能就是无心杀贼,有心作怪。失去了控制力的步迦可汗,最好的结局就是孤独地享受广博的大漠。泥利可汗岂能开门揖盗?

    如果我们封泥利可汗为西突厥的始祖,估计会有很多人不同意,步迦可汗的儿子都六可汗就是一位。相信泥利可汗受到了都六可汗的强有力的挑战,因为泥利可汗不久就辞世而去,都六可汗在史书上也仅仅留下了一个名字而已。看来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收拾残局的、西突厥创业之主就是出身卑贱的达漫。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英雄莫问出处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