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8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207:07:09

    文成公主

    当年十二月底侯君集在长安观德殿举行了献俘仪式,献的自然是高昌之战的战俘高昌王麹智胜。想想数年前高昌人还是座上客,现在变成了阶下囚,也不知这位短命的高昌王有何感想。无颜面对高昌父老,无颜面对自己,更无颜面对高昌在长安国子监内的学生。

    朝廷在长安设有国子监,开馆授业传授各种知识,国子监设有六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国子监、国子监,顾名思义培养的是国子,中原的学生不说了,参加的也都是各式二代、三代们,周边的各少数民族政府更是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弄几个名额。至于庶民那就只有去私塾了。

    高昌学生算是国子监的常客,即使是政治上高昌与朝廷渐行渐远,高昌学生的学业倒是一天没拉下。只是不知道面对两难的选择高昌学生的政治态度怎么样?不过现在一切风平浪静了,高昌已经变成西州了。麹智胜也不是高昌王了,现在是朝廷的左武卫将军、金城郡公。天可汗也真没难为这位麹智胜。

    在国子监内不仅有高昌的学生,也有其他部族的学生,令人惊讶的还有来自吐蕃的学生。看起来松赞干布东进的心情非常迫切,已经等不到与朝廷的婚姻尘埃落地之后了。国子监不正是一个了解汉学,吸取先进文化的窗口吗?

    不过各位不用着急,在观德殿盛大献俘仪式的同时,吐蕃使者也在长安与朝廷民政部具体协商两家结亲的大事。

    这次吐蕃派出的使者非常有分量,禄东赞,也有翻译成噶尔?东赞,噶尔是姓。禄东赞是吐蕃的大论,相当于宰相,是松赞干布的左膀右臂,也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这一次是来下聘的,黄金伍千两、珍珠宝贝一大堆。

    据藏史记载这次求亲活动充满了传奇色彩。朝廷出了五道难题测试一下禄东赞的能力,最后还把禄东赞留为人质,费尽心机才回到吐蕃。宾主斗智、各显神通倒是很容易理解的,涉外工作,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更是要慎而慎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禄东赞在朝廷的际遇不仅没啥危险,相反还是很香艳。

    天可汗不仅进封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还准备给禄东赞找一个大家闺秀。算是买一送一。也许就是这个香艳的动议吓坏了禄东赞。吐蕃的君臣之际也是非常分明的,名义上给领导求亲,领导的事没办得如何,自己先进洞房了,这种事情怎么说都不好听。回去更没法交代,弄不好就会引起松赞干布的猜疑。得不偿失。

    也亏了禄东赞机智,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不仅给众人解了围,也更体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非常符合中原的道德规范。

    好,除了叫好一声,还能有什么其他别的表示。

    事情办得也是很顺利,第二年正月十五江夏王李道宗亲自护送文成公主入藏。陪嫁的好东西就老鼻子了。东西是次要的,还有随行人员。人是啥呀?人是万物之灵,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松赞干布这一手干得很漂亮,娶回了公主,也把当时最先进的汉文化带进了雪域。雪域的另一尊女神已经翩翩而来。

    松赞干布亲自到河源,也就是泊海,现在的扎陵湖、鄂陵湖一带迎接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以子婿之礼参拜了送亲大使李道宗,母亲河见证了两个宝贝儿子的天大喜事。整个过程松赞干布就是一个字,晕。

    看到公主一行服饰之昌盛,举止之文雅,能不晕吗?回到拉萨之后移风易俗、革除弊端也是可以想象的。“释觐裘,袭纨绮,渐慕华风”。松赞干布的吐蕃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朝廷也暂时安抚了西南的不安定因素,天可汗转过头了处理漠北的薛延陀。

    等待总是有结果的。薛延陀在漠北历时一年多的苦等终于开过结果了。公元641年正月,在朝廷送走了文成公主之后,李思摩正式率领东突厥部众跨过黄河,建牙于定襄。总计户口三万户、战斗人员四万、马九万,无异于送到狼嘴边上的一只羔羊。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陷阱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