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70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205:29:00

    风雷动(上)

    公元648年一月二十六日天可汗明发诏书,讨伐西突厥乙毗**匮可汗。

    为啥?

    乙毗**匮可汗已经决定不再与朝廷结亲了。天可汗不费一刀一枪获得塔里木绿洲五国的计划破产了。乙毗**匮可汗要把胜利的果实全装在自己的口袋了。双方话不投机,彻底决裂了。不能允许漠北出现一个敌对的强权,岂能允许西域出现这样的事情?

    平定漠北之后,西征已经刻不容缓!这一战就是要告诉乙毗**匮可汗,没人能够阻止天可汗的脚步。

    金殿之上天可汗钦点五员大将。

    三军主帅丘昆道大总管阿史那社尔;

    三军副帅副大总管契苾何力;

    三军副帅副大总管郭孝恪;

    三军副帅副大总管司农卿杨弘礼

    从征武将也都不一般,左武卫将军李海岸、伊州刺史韩威、沙洲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右骁卫将军曹继叔、裨将苏定方。

    “发铁勒兵牧十有三部,突厥侯王十馀万骑”,“又遣吐蕃君长,逾玄菟而北临;步摇酋渠绝昌海而西骛”,伊、西、庭三州汉军悉数从征。

    登车一呼风雷动,挼取長绳缚虏归,天可汗驾下的各路人马都出动了。铁勒、突厥就不用说了,那是本次出兵的主力,吐蕃君长、步摇酋渠特别引人注目。也就是说吐蕃、吐谷浑都参与此次远征,真正的以正讨逆、以多击寡。

    吐蕃、吐谷浑是如何参战的在正史上没有记载,但是在讨逆檄文中写得明明白白,想来天可汗不至于胡说八道。只是这个表述让人感到费解。

    昌海倒是可以理解,就是蒲类海;玄菟是汉武帝设置的朝鲜四郡之一,与吐蕃有点风马牛不相及,让人有点被忽悠的感觉。难道天可汗也要拉大旗、扯虎皮?这么想就有点嘀咕了天可汗的威力。

    要确定吐蕃是否参加了这一战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否有意愿,二,是否有通路?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下吐蕃的情况,这两个条件都具备。

    松赞干布是一代人杰,坐守孤城显然不是英雄作为;文成公主的入蕃毫无疑问建立了双方的甥舅关系。天可汗远征辽东归来的时候,松赞干布就曾经派出使节贺喜,“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之治”,还送了老大一份礼。双方的关系处于非常和睦的状态,应诏参战是可能的。

    那么,有路可以通向西域吗?

    据专家考证从西藏到西域大致有三条路:

    东道:出柴达木盆地到诺羌绿洲。这条路要经过吐谷浑,以现在的政治形势是不可能的,诏书里也不是这么说的。这么走叫西进,诏书里说的是北上。

    西道,绕经大小勃律,显然现在吐蕃的势力还没有达到这里。

    中道,也就是现在的新藏公路的基本走向,穿过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的阿克塞钦地区,之后就可以北上西域。从此地北上还有三条路,经谒般陀到疏勒,经朱俱波可以到达疏勒、或者估墨、拔换城,直接北上于阗(于阗在西部的边境只到达皮山)。

    还记得当时天可汗管乙毗**匮可汗要的聘礼吗,塔里木五国就包括朱俱波、葱岭(谒般陀)。也许当时不理解,现在可以理解了,朱俱波、葱岭(谒般陀)正是位于吐蕃通往西域的关键节点上。控制了朱俱波就可以关上吐蕃通往西域的大门。所以说天可汗的地理知识还是蛮丰富的。

    显而易见,能够选择的只有中道。我们知道吐蕃的西部是象雄(大羊同)。“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只要控制了大羊同就齐活了。

    松赞干布与象雄(羊同)王李迷夏互为妹夫,实在亲戚。按说双方是竞争对手,估计这种婚姻都是政治婚姻,是不是有爱情就另说了。据藏史记载松赞干布的妹妹赞猛赛玛噶在夫家的境遇很差,李迷夏另有钟爱。借着吐蕃使节前来探视、劝解的机会,赞猛赛玛噶就送了三十颗松耳石给哥哥。

    三十颗松耳代表啥意思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松赞干布明白。只有成为英雄才配佩戴松耳石,征服象雄自然就是英雄行为。要不说老婆不能搞太多,照顾不过来肯定出问题。

    妹妹爱情的问题、家庭纠纷只是松赞干布的一个借口而已,志在天下的松赞干布无论如何都得收拾象雄、一统雪域。大约公元644年吐蕃的铁骑已经踏上了象雄(大羊同)的土地,李迷夏也被送到了另一个世界。吐蕃前出西域的道路已经打通了。

    那位说了,这一片海拔很高,五千尺以上的山口就有好几个,那个时候如何能够走人?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风雷动(中)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