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71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2307:28:07

    天山深处马蹄疾(上)

    高宗皇帝这次要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奋力一击,以正视听。这次就不是组合拳了,而是全方位的立体攻势。之所以使这么大的劲,一方面是已经两次铩羽而归了,面子上真的很难看;另一方面阿史那贺鲁的阵营也有松动。有两个动向值得注意,金山(阿尔泰山)西部的歌逻禄,以及右厢弩失毕五部最强者阿悉结泥孰俟斤。

    据说阿悉结泥孰俟斤已经与阿史那贺鲁翻了脸,至于为什么,还记得乙毗咄陆可汗的儿子真珠叶护吗?真珠叶护的支持者就是五弩失毕。据我判断阿悉结泥孰俟斤很可能由于支持真珠叶护而遭到了贺鲁的无情镇压,连老婆孩子都成了俘虏。

    这个结果很正常。正因为正常才成为朝廷可以插进去的小手。这就几乎是明牌了,连给高宗皇帝看大门的薛仁贵都看出来了,上书献策,离间计、亲情牌。高宗自然是很高兴,连自己看大门的都这么有战略眼光,足见自己多有识人之明。随即圈了个阅,转伊丽道大总管苏定方办理。

    歌逻禄的情况就更加复杂。在苏定方受命西征之际,朝廷决定在歌逻禄故地建立阴山、大漠、玄池三大都督府。很可能歌逻禄由于某种原因已经主动申请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敌人的阵营已经出现松动,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诏令很快就发了下来,征召天下英雄从军,这就是《采访勇武诏》。“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不求生入塞,为当死报君”。一时间天下文人骚客、草莽英豪云集长安,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御敌威边,“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

    任何事情只要发动了人民,就好办多了,民意如潮势不可挡。但是战争毕竟是一个技术工作,要周密地筹划、运作。

    从兵力配置上,再次征调漠北的回纥铁骑出战,都督婆阎一如既往地亲赴前敌。

    从人员上,苏定方的几位助手都值得一提。燕然都护府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再加上婆阎组成了北路军;阿史那弥**、阿史那步真为流沙道安抚大使,组成了南路军。此外还正式派了个监军,光禄卿崔承庆。

    从手段上,有剿有抚,相信会摧枯拉朽。

    大军兵分三路,南路军出西州,以抚为主;北路军,苏定方的主力出伊州沿阿尔泰山脉西进。汇合穿越阿尔泰山脉的回纥铁骑,兵锋直指歌逻禄。这个行进路线很怪,估计就是为了接应歌逻禄部落,正式建立阴山、大漠、玄池三大都督府。有一个细节我们也不得不提及,阿史那贺鲁最初的发祥地就是附近的多逻斯川,也就是额尔齐斯河流域。而歌逻禄的游牧地还在额尔齐斯河的西面。

    果然北路军穿过阿尔泰山遭遇了处木昆部。战而胜之,其“俟斤嬾独禄率万馀帐来降”。苏定方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大将风度,抚!这一战是斗狠,也是斗智。妥善安抚投诚者就会逐步减少自己的敌人。

    什么是妥善安抚?

    在苏同学看来妥善就是让他们加入到革命队伍中。征调了千骑参与接下来的战斗。相对万余帐篷,千骑就是个象征,也是一面旗帜,做给别人看的。

    越过曳咥河,继续西进,就迎来了阿史那贺鲁的主力,十万之众,能来的都来了。估计贺鲁也是瞄着歌逻禄来的,公然的反叛必将遭到惩罚,否则何以服众?这就是一场遭遇战。苏定方也率“回纥及汉兵万馀人迎击”。

    贺鲁看着对面的唐军也感到眼晕,这么少的人也能与我决战。马鞭一指“四面围之”。兵法云,十则围之、倍则分之。贺鲁有十万之众,那么苏定方身边有多少人?应该不会超过三万,否则怎么围呀?

    不对呀?按照前几次出兵的惯例,征调的回纥铁骑一般来说都是伍万。没有理由这次只征调两万。那么其他的人那里去了?苏定方藏在兜里了?

    唐军分了两个大阵,步军方阵、骑兵方阵。这不是为了贺鲁检阅方便,而是一道选择题。考一下贺鲁的智商。先易后难,贺鲁决定先攻步兵方阵。

    “三冲不动”,步军大阵不是想冲就能冲动的。长枪一举那就是一个好大的刺猬,贺鲁的骑兵是一筹莫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已经是“三冲不动”了,苏定方的令旗一摆,唐军就直奔贺鲁而去。估计伏兵四起,“贼遂大溃,追奔三十里斩获数万。”

    当夜无话,次日整军再追贺鲁。西突厥两厢十部就开始发生裂变了。五弩矢毕、五咄六部落开始出现投诚的了。阿史那弥**、阿史那步真的出现更加速了这个进度。

    阿史那贺鲁就退往双河,这是贺鲁的第二牙帐。从时间上说这可就到了十一月左右了,大雪纷飞,平地积雪两尺,真不是打仗的日子。贺鲁留下布什达干据栅而守,自己退往南部的金牙山。战争应该暂时告一段落,有什么事儿也得雪停了再说。

    很遗憾,冒雪急进是苏定方的拿手好戏,当年在漠北的时候就玩儿过。雪是阻挡不了勇士的脚步的。“虏恃雪,方止舍,谓我不能进,若纵使远遁,则莫能擒”,一句话宜将剩勇追穷寇。

    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当北路军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双河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南路军的阿史那兄弟。双河已经成了南路军的晚餐。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天山深处马蹄疾(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