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燃烧的世界

正文 第一章 铁幕背后(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985年6月9日凌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p>

    </p>

    “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p>

    整个红色帝国的党政军核心人物此时全部云集于此,包括苏共总书记兼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烈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伊凡诺维奇·雷日科夫,国防部长谢尔盖.索科洛夫元帅,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总参谋长兼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维克托·格奥尔基邓维奇·库利科夫元帅等人。</p>

    安德烈夫站在巨大的长方形会议桌前,表情凝重地看着在座的众人。他身材高大,长着一张典型的俄罗斯面孔,如果再加上两撇胡子,你会发现很神似画像里的彼得大帝。安德烈夫沉默了几秒后说道:“再过一个小时,‘风暴行动’就要开始了,我们强大的军队将会在一个小时后向北约发起进攻。”</p>

    会议室内没有任何一个人对这句话作出反应,因为他们早就知道了,苏维埃联盟已经为今天这个时刻做了很久的准备。会议室的气氛非常凝重,因为在座每一个人都知道,决定欧洲乃至世界命运的时刻到了。</p>

    安德烈夫拿出一根他最喜欢抽的古巴雪茄,身旁的雷日科夫替他点着了火。两人对视一眼,什么也没说,因为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当安德烈夫作出发动战争的决定的时候,雷日科夫就是他最鼎力的支持。1983年,安德烈夫力排众议,撤下了年老的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力挺与他同样年轻的雷日科夫接任,希望借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开始形成的老年政治注入年轻的血液。而雷日科夫则投桃报李,在此后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对安德烈夫鼎力支持。</p>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会议室内那令人窒息的寂静,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接起电话,在听对方进行了极其简单的汇报之后便挂掉了电话。</p>

    “前沿观察报告,北约方面仍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索科洛夫元帅可能是因为有些激动,因此声音比平时说话略微高了些。会议室内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暗地里松了一口气。从昨天夜里开始,每隔30分钟便有一次这样的简短报告。</p>

    北约方面还没有什么异常举动,就说明他们对苏联的真实意图仍旧一无所知。安德烈夫感觉到自己的心在逐渐平静下来,还剩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了,北约即使现在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还有一个小时,整个世界都要为之震惊!</p>

    安德烈夫坐了下来,古巴雪茄燃烧后发出的独特烟熏味开始弥漫开来,而安德烈夫的脑海中犹如电影回放般闪现出一个个的记忆片段。那是有关这整个事件前因后果的片段......</p>

    3年前,也就是1982年,苏共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逝世,一度给苏联政坛带来不小的震动。谁会继承勃列日涅夫的地位统治苏联?出乎所有观察家们的预料,继任的接力手不是元老级别的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而是曾任职克格勃的,年轻的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烈夫。</p>

    1982年11月,56岁的安德烈夫在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鼎力支持下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成为继斯大林后,苏联最年轻的领导人。</p>

    当时的西方评论家们一概用“强硬”、“鹰派”、“好斗”等词汇来形容这个红色帝国的新任领袖。这一点他们没有说错,安德烈夫确实继承了他的前任勃列日涅夫在国际事务上强硬的作风,甚至在某些西方报纸上,将他看作“会将冷战进一步推向高潮的人”。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在对他进行面部分析之后认为他是一个斯大林式的人物。整个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这个人的身上,都在猜测和观察,他的上台,会将苏联带向何方,他的对外政策,又会将世界局势带向何方。</p>

    </p>

    “以强硬对抗强硬,以敌视对抗敌视。”这是安德烈夫上台之初即发表的宣言。</p>

    </p>

    此时的世界局势,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中国、日本结成反苏阵营,从三面围堵苏联。尤其是美国,自罗纳德·里根上台,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在国际事务上与苏联进行全面对抗,甚至不惜动用军事力量阻止苏联的扩张。</p>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美国拉拢伊斯兰世界共同援助阿富汗游击队。里根上台后,援助力度逐年加大,从1亿、5亿增加到7亿。至此苏军在阿富汗的处境大变。阿富汗游击队有了西方和伊斯兰世界源源不绝的援助,成了永远也剿不完的祸患。</p>

    也是1979年,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发生政变,莫里斯·毕晓普成为新政府总理。苏联与古巴的势力立刻向格林纳达渗透。里根不能容忍加勒比海地区再出现一个除古巴外的亲苏政权,于是果断于1983年出兵对格林纳达进行了军事干预,消除了苏联和古巴在这个岛国的影响。</p>

    安德烈夫执掌苏联这艘巨型战舰之后,面对里根的强硬政策,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在国际上大肆扩张,将美苏之间的冷战推向了新的高潮。</p>

    1948年,因铁托不愿南斯拉夫受制于苏联而导致苏南关系破裂,斯大林将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出了工人党情报局,并一度有用军事手段解决南斯拉夫问题的想法。与苏联决裂的南斯拉夫只有靠向西方,并成为了“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此后一直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p>

    但是南斯拉夫与苏联的关系也并不是一直水火不容。赫鲁晓夫上台后一度缓和了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双方的贸易额持续增长。南斯拉夫军队更是大量装备了来自苏联生产的战斗机和坦克,1978年苏联甚至将T-72主战坦克改进型的全套生产许可转让南斯拉夫。1980年5月4日,铁托病逝于卢布尔雅那,给予了苏联和南斯拉夫进一步改善关系的契机。</p>

    南斯拉夫在1971年设立联邦主席团,由各个加盟共和国和自治省派遣代表组成。铁托死后,南斯拉夫不再选举总统,联邦主席团成为南斯拉夫最高权力机关,形成了集体领导的政治制度。联邦主席团主席和副主席则由各个共和国和自治省选派的主席团成员轮流担任。</p>

    此时担任联邦主席团主席的,是来自黑山共和国的韦塞林·久拉诺维奇。安徳烈夫上台后,重点展开了对南斯拉夫的外交活动。利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南关系缓和所打下的基础,安徳烈夫重申了苏联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传统友谊,并于1983年1月率领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了南斯拉夫。同年9月,韦塞林·久拉诺维奇率领拉多名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成员回访苏联,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安徳烈夫趁热打铁,与南斯拉夫签订了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协定。</p>

    久拉诺维奇与苏联的迅速亲近在南斯拉夫国内遭受到了来自保守派的阻力。因历史上苏南关系的紧张,加之多年来南斯拉夫与西方世界关系的和睦,使得以拉多万·弗拉伊科维奇为首的保守派反对与苏联过度亲密,并与久拉诺维奇为首的亲苏派在联邦会议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远在莫斯科的安德烈夫及时地掌握了这一信息。</p>

    1984年2月16日,以久拉诺维奇为首的亲苏派突然发动政变,逮捕了正在参加联邦会议的弗拉伊科维奇等人,并宣布弗拉伊科维奇等人为“国家的敌人”,将其软禁,而安德烈夫则命令苏军空降部队在几乎同一时刻空降至贝尔格莱德,协助久拉诺维奇控制贝尔格莱德的局势。这次政变让西方猝不及防,目瞪口呆,亲苏派很快控制全国的局势。</p>

    1984年4月1日,苏联和南斯拉夫共同宣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南斯拉夫正式加入华沙条约组织。</p>

    这条消息震动世界的同时,更是震动了欧洲。因为这表明欧洲两大阵营的对抗,正向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演变。</p>

    南斯拉夫重新加入东方阵营,令巴尔干半岛西侧的小国阿尔巴尼亚备受震动。</p>

    阿尔巴尼亚在共产党国家中,是一个极端的存在。受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影响,阿尔巴尼亚退出了华沙条约组织,从此“反帝反修”,走上了同时与东西方阵营对抗的道路。</p>

    自从阿尔巴尼亚“反帝反修”,它在经济上,便完全依赖于中国的援助,甚至连军队的武器,也全部为中国制造。但是随着1970年尼克松访华,阿尔巴尼亚认为中国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对中国进行持续而公开的批评,两国关系开始走冷。到1978年,中国终于彻底断绝了对阿尔巴尼亚的一切援助。</p>

    为了“反帝反修”,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300万人的阿尔巴尼亚却拥有几十万座碉堡和上万门火炮。举国高度战备本就对国家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失去中国的援助后,阿尔巴尼亚的国家经济更是举步为艰。</p>

    南斯拉夫重新与苏联结盟给了阿尔巴尼亚极大的震动。1984年4月,霍查去世(为情节修改了霍查的死亡时间),继任的阿利雅在国内经济困难和国际外交孤立的双重压力下终于妥协,向苏联和东欧国家伸出了橄榄枝。</p>

    安德烈夫立即对阿利雅的示好给予积极回应,并承诺了对阿尔巴尼亚进行大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作为回报,阿尔巴尼亚于1984年10月宣布重回华约组织和经互会,并且开放其南部港口发罗拉,提供给苏军黑海舰队使用。</p>

    不到2年时间安德烈夫就将苏联的势力染满大半个巴尔干。因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在军事体系上与华约十分接近,故很快就被吸纳入华沙条约组织军事一体化中。</p>

    当然,安德烈夫吸纳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进入华约,并不仅仅是想增强华约组织的力量。南斯拉夫进入华约,一方面给予了巴尔干半岛南面的希腊和土耳其这两个北约国家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使罗马尼亚这个刺头被四面封堵。一旦齐奥塞斯库有任何不轨的企图,华约的军队就会从苏联、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四个方向向其发起进攻,绝对令齐奥塞斯库插翅也难飞。而阿尔巴尼亚,以这样一个小国的实力,即使加入华沙条约组织也不会令华约的整体军事力量有什么提升。安德烈夫看中的,是它南部的港口。</p>

    这便是1983和1984两年间,欧洲大陆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两年,也被西方媒体称之为风起云涌的两年。对峙于欧洲大陆的两大阵营,实力的天平正向着苏联一方倾斜。安德烈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频频得手。</p>

    这一系列的成功令安德烈夫对自己的实力和手段愈加自信,终于,他将矛头对准了欧洲最敏感的柏林问题。</p>

    </p>

    1948年,美、英、法等国召开的伦敦外长会议做出了成立联邦德国的决定,不久,又决定在西占区发行有B记号之马克的货币。作为回击,苏联在东占区也发行了有D记号之马克的货币。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西柏林三条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p>

    在西柏林,聚集着西方的间谍和军事人员,而西方也通过西柏林向东欧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渗透。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西柏林甚至成了东德人偷渡的最佳场所。西柏林对苏联而言如哽在喉,欲拔之而后快,因此分别于1958年和1961年两次提出西方撤出西柏林军事人员的要求。这便是后来第二次和第三次“柏林危机”爆发的原因,两大阵营差点为此兵戎相见,最后以苏联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了事。</p>

    70年代初期,勃列日涅夫推行与西方在欧洲缓和的策略,并与美、英、法三国于1971年签署了《西柏林协定》,确定了西柏林的地位,稳定了柏林的局势。但在安德烈夫看来,这份由他前任执政时期签署的协定,只是一种临时的策略,本质上是为了让苏联能够集中精力在第三世界扩张而实行的权益之计。如今,苏联已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40多个海、空军基地。安德烈夫自豪地宣称:“苏军不管走到哪里都有饭吃、有油加、有弹补。打起仗来,全世界许多战略要地都可以发出苏军的炮火。苏军全球驻扎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了,接下来,就是解决欧洲问题的时候了!” </p>

    虽然安德烈夫发出了要解决欧洲问题的豪言壮语,表面上看来是自70年代初期起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和进入80年代后在巴尔干的成功激发了安德烈夫的野心,但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进入80年代以来,苏联国内经济逐渐陷入困境。70年代的经济高增长在进入80年代后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的缓慢增长以及因此而引发的国内矛盾。安德烈夫需要在国际上制造一些事情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他需要在国际上的不断胜利来巩固苏联在东方阵营中的威望。</p>

    1985年2月2日,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照会美、英、法三国驻苏联大使,要求西方撤出在西柏林的军事人员并将西柏林归于民主德国管理。这是苏联继1961年后,又一次提出关于西柏林地位和归属的要求。</p>

    如同前二次一样,西方果断拒绝了苏联的这一要求。双方从2月初进行谈判,一直谈到3月中旬依然无法达成任何共识。事实上,在谈判中,双方基本上就是各说各的,彼此之间的要求与利益毫无交集可言。</p>

    参加谈判的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茨恼怒地说:“我不管俄国人挑起西柏林问题到底想干什么,但是他们应该明白1971年签署的《西柏林协定》是必须获得尊重的。我们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妥协!”</p>

    当3月中旬,苏联与美、英、法三国的谈判再次以破裂而告终的时候,安德烈夫终于下定了武力解决西柏林乃至欧洲问题的决心。</p>

    3月中旬的谈判破裂后,苏联没有像前两次“柏林危机”那样采取激烈的对抗措施,一切都很快归于平静,安德烈夫甚至表示:“东西方在西柏林上的分歧或许现在不能解决,但我们可以将它放到未来去解决,我相信,问题总有解决的那一天。”</p>

    安德烈夫的这个讲话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对现实形势的妥协”,而之前部分一直担心此次西柏林问题的较量会演变成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冲突乃至战争的人们,也终于放下了心里的巨石。</p>

    但是,他们错了。</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