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飞花青离传之刺客传奇

正文 第 20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可是,对了,今天似乎是她约见那快成亲了的铁匠情人的日子……

    青离再次无语,道德和道德在这里又打架了。

    这个通风报信,让敌国去伏击本国首领的铁匠,可以算个蒙奸。

    但难道未来的妻子被一个更有强权的男人当作一时的泄欲工具,是应该忍气吞声咽下去的么?

    不过当下似乎不是纠缠这个对错的时候。青离发现,这时,他们已经被追迫到一个断崖之上。

    断崖有十几丈高,并不是完全的悬崖,说陡坡可能更合适,但坡度也近乎垂直,布满嶙峋的怪石和张狂的蒺藜,下面的山谷背阴,厚厚地还积着雪。

    达延的马眼见穷途,狂躁地用碗口大的蹄子刨着脚下,土块由那坡上滚下,都在半路被撕扯得粉身碎骨。

    青离紧张地看着乌泱泱的包围圈,也紧张地看着达延,心里激烈地想着,如果两下冲杀起来,她要帮哪一面呢?

    这会儿她真希望他能拿她当人质啊,可惜无论什么人,跟蒙古的大汗相比,似乎都不够分量。

    她看到,达延死死咬着嘴唇,狼眼顾盼,扫视那数百名步步进逼的士兵,光芒却渐渐由愤怒变为冷锐,最终竟眯起来了。

    难道他有什么好办法?

    忽然间,青离感到腰上被股强大的力量一锁,整个人被一把抓过,同锁她的人一起向后仰去。

    上面传来一阵惊呼——

    从那样的峭壁滚落,达延没有死。

    这算是运气,还不能算是奇迹。因为狂乱蒺藜与锐利石锋将他的皮袍扯得稀烂后,大半竟无法刺穿那紧实浑厚的肌肉,许多刺尖甚至因此折断在肉里,因此整个后背血肉模糊,但还不至于致命。

    而青离也没有死,她身上有撞击带来的震动和疼痛,但不严重,那些可以轻易在她柔软身躯上开出血窟窿的嶙峋怪石,竟都高抬贵手放过了她。

    她甚至可以说是毫发无伤。

    不过,这同样不是什么神佑或奇迹,而是因为,滚落时,她整个人,像那夜在他榻上,那样严密地被裹在达延的身下。只不过这次,是为了保护……

    她摇晃着站起身来,看着背后一片血肉模糊的人,视线也变得模糊,鼻子酸得要命。

    “别站着……”那人伤成如此,威仪仍在,对她颐指气使,“那里……有个岩缝,扶我。”

    青离依他目光所向,果然发现一个岩缝,开口被盘根错节的植被挡住,不加提醒很难找到。

    她不奇怪达延为何知道,这里毕竟是他的草原……

    于是她用身体硬撑开荆棘,扶他进去。

    进到洞里,她四下看看,这洞口小内大,阴冷,但还不算太潮湿,有干草和烧焦的动物碎骨,可能有过当地人在里面避雪烤肉。

    估摸明军的步卒从山谷两侧绕下来需要半个时辰,这段时间应该足够给他处理伤口了,至于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

    她麻利地奔走着,从外头抱进大捧的雪来,给他清理创面,兼做冰敷止血;用头上的发簪挑出断在他肌肉里的荆棘,甚至石尖;最后将衣物扯成宽窄适中的布条,为其包扎。

    她把整个外袍都撕了,留一件单薄里衣,贴在身上,整个人由于天气尚寒瑟瑟发抖。

    “离……”在青离包扎他身上可以处理的最后一处伤口时,他突然叫她,还是发不准那个“青”字,因而省略。

    “又叫一个字,跟我很熟啊?”青离头也不抬,道。

    “离……”他却不为所动,语气里也没有迎接青离调侃的意思,而是极凝重地吐出一句话:“你到底……是不是我妹妹?”

    青离整个身体一震,手悬在了半空。

    她没想到,这句话会这么早来。

    “满都海昨晚告诉我,么么走时交给汉商的两个婴儿……都是男孩……我不信,今早跑来问察合。”达延断断续续地说道。

    青离这时想起来,察合是达延生母呼吉儿的乳娘,怪不得听起来耳熟。

    果然,他既然问,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

    可他知道答案了,为何在那滚落的一路,还要如此拼命地抱紧……?

    “我欠你的,已经还了。”青离低下头去,不敢看他,仿佛用了千钧的力气,才吐出细丝一样的一声

    这话应当是极有力的,她还他的,是整个漠南蒙古,还不够么?不要说他,连她自己的内疚,都能抵御了呀。

    达延果然无话了,沉默良久,却又挣着抬头看她,轻声道:“除了欠,没有别的么?”

    青离愣住。

    这句话好象利枪一样,完全绕过了她给出的重甲,而是从两肋直接刺透心房。

    青离不回答,两颗泪珠却猝不及防滚落。

    多么奇怪啊,明明,明明一切都是假的,为什么感情却还可以是真的呢?

    泪珠儿落在达延的伤口上,他觉得火烧火燎地痛,比以往将毒箭从身上剜出都要痛得多了。从那里面他已经看到了答案,但这答案,有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呢?

    尽管如此,他还是尽最后的努力:“我想娶你,跟我回去吧。”

    青离苦笑,只是冷静地回问:“你能不跟明国打仗吗?

    达延笑着摇头,这问题,是他意料之中的。

    青离看他脖子上一道血口,若是不幸再深两分,大罗神仙也救不转命来。

    那么又是多么奇怪啊,他可以为她死,却无法为她活着……

    于是她深深吸气,尽量保持语调的平稳,“他们差不多要找来了。我会出去,把他们引开,但也跟他们走。”

    “我把火石留给你,这里有干草,等没事了点燃,看到烟,大概会有本地人来救你。”她继续说着,有些交待后事的感觉。

    达延只是笑着看她,像平日那样,眯着狼眼笑着,却藏不住眼底一点悲凉。

    然后,他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扯住她问:“你的坠子,哪来的?”

    “一个喜欢的人送的。不过现在,他已经死了。”

    青离这样说着,心中叹息,到这个份上了,她还要骗他。但她没办法,她绝对不想把坠子的主人搅进来,那太复杂了。

    达延对她的回答沉默了一会,但觉得也似乎无法得到更多,于是,他拉过她赤裸的左臂来,深深咬下去。

    青离看血丝从他的利齿间渗出,很痛,但不必闪躲。这段由碎成布条的衣服和牙印开始的孽缘,用碎成布条的衣服和牙印来结束最合适不过了。

    ‘

    “我这辈子不要再见到你。”青离起身在洞口了,达延在后面喊出最后一句。

    “我也是。”青离答完这句,慢慢爬出去,不再回头。

    ‘

    若再见,必然又同初见,一个城上,一个城下,一个金箭,一个火枪。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六十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

    青离出得洞去,几下麻利地覆盖了缝口,然后一边往东跑一边用力拧沾血的布条,最后将其挂在荆棘枝上,做个仓促扯破的模样。

    弄完这些,她隐约听到步伐声了,便声嘶力竭地大喊,“我是被掳的汉人,救我!”

    马蹄前来,她有些愕然地看着马上军官,这不是之前两次碰面的玄真行者么?

    而当她的目光越过他,看到后面两人,更是瞠目结舌——她本以为今生都见不到他们了。

    一个纵马过来,她以为是想把她一把抱起,让她尽诉这劫后余生。

    然而他没有,他只是在她面前下马了,唤一声“青离”便再也说不出什么。

    她苦笑,他始终太知道分寸。

    “我就说有缘分自会再见么。”一个笑得灿烂,也上来道。

    他们怎么在这里的?还跟玄真行者一起?

    这个说来话长,按后来青离了解到的,长话短说,是这样:

    ‘

    因为云舒忘了令牌在乌镇驿馆,结果青离被献祭到蒙古去的第二天,沈家兄弟就知道了,慌忙设法营救。

    他们手上又没有军队,正一筹莫展间,却有一机缘巧合:圣上采用宰相李贤的建议,新近招安一批绿林豪寇,赐以军职,既能为百姓减去匪害,又能填充兵力。这里面,云舒偶尔看到一个“二郎山聚义寨”的名字。

    看官可还记得石亨案后青离嫌难拿而随手给云舒的铁头牌子?那牌子是玄真行者给青离的,叫她有事去二郎山找他。

    云舒想起这个,急急查证,待找到人,果然是玄真行者。

    原来玄真行者本姓周,因受了冤狱刺配,后来落发作了行脚僧,并入了绿林,坐二郎山寨的第二把交椅。如今归顺,因他本来熟悉边境,便被赐与乌镇守备之职。上任之后,整肃军纪,教习操练,乌镇军容,焕然一新。

    这也是无巧不成书,如果换了别人,端不可能调出军队去救一个女子的,但他对青离有承诺之信,便答应试试看。没想到,很快还就有了这样一个天赐良机:就是青离所猜到的那样,其其格的铁匠未婚夫心怀怨恨,前来密报达延和青离两个单独往边境这边来。

    接下来的事情,青离就都知道了。

    哦,至于原来的孔守备的下场,是在某个月明星稀的夜里,被一个家中妻女米粮都被献了出去的平民割断喉咙……

    ‘

    云舒天翔讲得很平易,但青离看到两个人,尤其是云舒,都瘦了一圈。从蒙古大汗手里往回弄人,谈何容易,就算有这样一个机缘帮忙,之间曲折打点,也都是可以想象的。

    她默然,自己何德何能,值得他们如此……

    等他们把这个事情讲清楚,整支部队已经开始往回返,草原的太阳落山很早,在地上铺出血红的残辉,士兵们有些泄气,因为最终没有找到达延。

    那是当然的,青离伪装现场的本事,是一般人看得穿的么?

    ‘

    青离本以为今生再也见不到这两个了,此时见着,心中却蒙上一层阴影。她在马上细看二人的侧影,发现还真有几分相似达延,尤其是眼睛的形状,只不过,由于在中原长大,里面并没有狼性的凶光,都被人称作凤眼了。

    他们也问了来密报的人关于青离在蒙古的情况,铁匠告诉他们,青离险些成为蒙古的公主,但这个平民并不知道坠子的事,他给出的理由是她长得很像大汗死去的妹妹。对这个理由,天翔云舒觉得不易接受,但也无从反驳。

    而青离自己,自然决不会提起那串狼牙。

    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要好。

    她要把这秘密带到棺材里去……

    ‘

    而之前令青离和云舒吵起来的那件事情,此时显然因为时过境迁而被埋在地下。

    感情的问题很多不是当面解决得了的,在冲动中硬要处理出一个结果常常导致决裂,因此先埋下去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它的弊端在于,也许就再没有办法找一个开头,将疙瘩解开来,于是出了问题的地方就经年累月地潜流暗涌地作用着。

    以云舒对青离的了解,他能想清楚,青离不是那种随便的女子,她说的“玩玩”是气话。但他想不清楚的是,从门缝里看到的,青离在天翔怀抱里痛哭的场景。

    他觉得,看见她的眼泪比看见她的裸体要难……

    那么,似乎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他还没有过分自作多情的话,也许青离喜欢过他,不过,后来像所有世人一样,更倾向于天翔。

    如果是哥哥要来争,他还有点只在这件事上不能退让的勇气。

    但现在是她自己的选择,他能怎么办呢。

    所以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表面上他跟青离还是跟以前一样,实际上稍微接触深一些的事,试探一点的话,都不再做,不再说了,以避嫌疑。

    青离自然也感觉出这一点,但她很难解释,也不想解释。

    难道这点误会没有了,她就能跟他在一起吗?

    局势就这样沉默地走着下去。

    ‘

    如血的残阳完全沉没在地平线下,马蹄也踏出明蒙的边境线。

    青离立在阔别数月的土地上,回首北望,乎觉这一段日子恍然如梦,来势汹汹毫无征兆,梦里炽烈而又惊奇,到去时,又如此突兀,若归云般再无觅处,只在自己心底,留一抹无法言说的痕迹。

    ‘

    哦,对了,最后交代一下达延的结局。

    成化年间,他最终彻底击败右翼势力,统一漠南蒙古,并向西驱赶瓦剌,被蒙古史籍盛赞,称为一代中兴之主。

    对青离来说,忘了他是件很难的事,不只是因为那些牙印,而且因为在多年后边患的告急奏折上,时常可以听到他的名字,那时,他还有一个新称呼:“套寇”。

    开始听到时,她还黯然神伤,又问自己,私自就放过这明国的大敌,是对的么?

    后来听得多了,她便只笑涔涔拿过鸡毛掸子,掸去墙角的灰尘。

    反正世上没有后悔药买,更没有绝对的对错……

    _____________

    敬请期待下一个故事:画皮^^

    …… ……

    画皮

    六十一章 三绝楼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俗语,见于《三国演义》——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哪?”肩上搭条手巾的店小二满脸笑地迎上来,一套甜滑热络的迎客词喷薄而出,“哟,三位客官不像是本地人,那就更得到我们这三绝楼一趟,才没白来这长安一回啊!我们这三绝楼,第一绝,菜绝味,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海里游的,哪怕是罗汉素食,都能给您作出别样的心思来,吃过的都说是‘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啊;第二绝,戏绝美,每日的下午啊——客官看见那戏台子没有——特地请了长安城的名角,上来唱那最有名的戏文,这客官一壁吃着美味佳肴,一壁听着千回百转的戏文,那真是舒服熨帖到每个指头尖里;至于这第三绝嘛……”

    “都在这说出来,哪里还有趣?”天翔笑着打断他,又向云舒青离道,“晚上你们就知道了。”

    “是,是,小的该死了,竟拿客官当那些直露庸人。”小二做个打嘴的势,一溜小跑地带三人进门。

    青离看了爱卖关子的家伙一眼,她好奇心有些被勾上来,却不好去当那些“直露庸人”,只好落座,等着晚上。

    小二看看她,踌躇几下,还是开了口,压低了声音道,“几位大人,莫怪小的多嘴,这长安城近几年出了好些宗女子失踪的案子,这姑娘好生标致,可要小心着点。”

    天翔大笑,道,“哪个敢找她的麻烦,算他倒运。”

    云舒也笑起来,给那个莫名其妙的小二道声“多谢相告,知道了。”

    他们当然知道,他们就是为此而来。

    去救青离,是绝对的目的,可既然西行,身上少不得带着差事。

    青离看着这两个,按说他们是匡扶正义的使者,可只要见到他们,就知道世界上一定又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她也打量一番这客栈的布局:一楼二楼是吃饭的场所,三楼是客房,跟一般所见的有些规模的客栈并无太大不同,特别之处是在一楼有一戏台,高高挂下锦帘彩布,名家的生旦们便在上头咿咿呀呀唱起戏文,甩开水袖,演绎起那些古往今来最动人、最精彩但又从不属于他们的人生。

    听以前来过的天翔说,这戏台的设置是三绝楼老板的一招新鲜妙想,使这楼一下从周遭的饭馆酒楼中脱颖而出,不几年,便成为长安城数一数二的字号。以前有客人为了争戏台下最好的位置,甚至大打出手。

    正想着,前头爆起一大声“好!”,接着噼里啪啦地鼓掌,吓她一跳。

    往戏台上细看去,是一个小旦,与一个带书童的小生,共三个人。刚才这满堂彩,竟是因那书童开腔。老的戏迷,眼刁耳尖,褒贬分明。看到婀娜身段,听到字正腔圆,不管你是主角配角,决不会吝惜叫好与掌声。

    小生似乎有些愠怒地看了书童一眼,但少不得继续唱下去。

    “那书童……好像霜官……”

    “别傻了,早嫁人了吧,就算还在唱戏,哪里会唱书童?”

    青离一怔,这对话,竟是从自己身边发出的,于是把她心思从戏台转回来,疑惑地问,“霜官是谁?”

    “我们八九岁时,外公家养过一个戏班,都是十二三岁女孩子,打小专门请师傅带出来,逢年过节唱上几场,好过去外头请那三教九流的。”云舒笑答,“霜官是里头专唱小生的,很英气一个女孩子,与一个唱小旦的玉官,一时都极红。”

    “哦,现在这班子还在呢?”

    青离没想到,这自然而然的一问会带来半晌僵硬的冷场。

    良久,还是天翔开腔道,“这些女孩子长到十五六岁时,人大心活,出了一件丑事,外祖不敢再养,便都打发配人去了。”

    “什么事?”

    “那个唱小旦的玉官,跟人私奔,但情人没来,反遇到夜游的强匪,被杀了。”

    “她若私奔,必是隐秘的,情人来与不来,人既然死了,你们却怎么知道?”青离好奇追问。

    “云舒,你是第一个看见尸首的,你说吧。”

    云舒长长吸口气,仿佛将思绪放回过去,慢慢讲起来。

    “那是十年前,当时京城里正被一件连环大案闹得人心惶惶,凶犯专找夜行的单身女子下手,用斧子锤子之类的钝器打碎后脑,抢夺财物首饰,所以我特别记得那一年。”

    “就在那年刚交五月的一天早上,我到外公家,也就是永昌府去,那天头夜里刚下过大雨,好大好大的,地上都是积水。”

    “外公家外头有一棵两人合抱不住的大槐树。那天早上,我老远看到树下水洼里有个人,穿一身大红,瞧着像是玉官,喊了半天不应,我跑过去一瞅,可不就是她,穿的是戏里新娘子的打扮,凤冠霞帔,叫水打湿了,颜色深得像团血,整个人在水洼里斜趴着,脸上带着极甜极喜庆的笑。”

    “什么?你说死人脸上笑得喜庆?”青离忍不住瞪圆了眼睛插话。

    “可不是么,所以那时我还当她睡着了,上去摇她,却是一手的血。”

    虽然奇怪,青离也不再打断他,听他继续说下去。

    “然后很快大人们就都来了。开始检查尸体,讯问有关的人。”

    “稳婆发现,尸体衣冠齐整,当晚并无行房痕迹,但也早非处子。可见已经与人相好一段时间了。”

    “另外,听同屋的霜官讲,前一天玉官似乎在收拾细软,将这些年得的打赏、首饰,都装在一个小包裹里,还戴上珠钗翠玉,对镜子左照右照,问她好不好看。在此之前,她见过玉官的情人,隐约猜到这是想要私奔。她说也曾劝过玉官,但情迷里的女子,哪里劝得住。”

    “而被发现时,玉官身上毫无值钱的东西,手上有一个戒指的白印,可见别说那个包裹,连戴在身上的首饰也被拿走了。”

    “我爹一看这案子,便觉得是那连环案的手法。因为那案子有很重要的一点:死者财物被夺,但都衣衫完好,并未受到玷污。”

    “对了,那案子怕是连我也听过,最后凶犯不是被抓了么?听说是个先天不举之人?”说到这里,青离想起什么,问。

    “可不是么,因为不行,老婆跟人跑了,便恨起天下的女人,变做个夜游神。”天翔插话笑答。

    “那他承认玉官是他杀的么?”

    “承认是承认……”

    “怎么,难不成还是屈打成招?”

    “不怕屈打成招,倒怕不打自招。”云舒苦笑,“那时他整个人已经疯疯癫癫,语无伦次,拼命在公堂上说他如何侮辱、如何杀害那些女人的细节,问他什么,只有多说,没有不承认的。”

    “物证方面呢?”青离又问。

    “时间一久,自然佚散。在他住处找到三四个受害女子的贴身之物,其他的,怕是都换成酒肉了。”云舒答道。

    青离喔了一声。

    “案子终归是这样,不是每一个都破得了的”,云舒叹道,“不过玉官这事,倒也说得通。她盛装华服,半夜等在那树下,太过惹眼,死法也跟连环案中一样,大理寺的判决,最后都没人起什么疑议。”

    “那玉官的情人呢?”青离又问。

    “可能是那夜雨太大,没有去。或者是见到玉官身死,心下害怕,跑掉了。”

    青离叹口气,为这样男人,丢了命,不值啊。

    “喂,云舒,反正事情过了这么久了,你就说真的。”半天没说话的天翔突然道。

    “什么真的?”云舒扒着饭,问。

    “玉官的男人,不是你么?”

    雪白的米粒天女散花中……

    青离一边救回差点被呛死的家伙,一边骂说话不会看时候的家伙。

    “怎么可能!那时我才十一二岁好不好!”云舒满脸涨得通红,“你哪听得这么离谱的谣言?”

    连他哥都敢骂,看来真是急了。

    “府上好多人都这么说。”天翔笑道。

    “他们凭什么胡嚼啊?”

    “玉官又不比霜官爱说话,你不过远远听过她几场戏,下葬时候,却哭得比她娘老子还伤心。别说那些无事生非的下人,我也奇怪呢。”天翔道。

    “这,这……有个缘故。”云舒一愣,支吾道,“但不是你们想得那样。”

    青离看云舒尴尬,忙插话解围道,“半大的孩子,喜欢皮相光鲜的戏子歌女,尽是常事。只要发乎情止乎礼,也是难得的美意,天翔你何必笑他。”

    没想到,云舒向她也连连摆手,道,“可我也并没有喜欢玉官。”

    青离好心解围,却碰个小钉子,于是白他一眼,狠狠道。“那你哭成那样?谁吊你起来打不成?”

    云舒正要答话,却见店小二颠颠跑过来,道,“时辰到了,客官里边请,就能见到本楼的第三绝了。”

    六十二章 蛇灭门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俗语,见于《三国演义》——

    青离等三人被小二引着连下了两层楼,是这三绝楼的地下了,到一个开阔大屋,跟另一些人一起,面对一个穿堂的入口。穿堂很长,曲曲折折的,每三丈挂有一个大红的灯笼,一眼望去,有些过年般的喜庆。

    不过到开走的时候,青离就不这么想了。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二更——”,报时在更夫的公鸭嗓子里拉得格外悠长,隐约从地面上的外头传进来。

    “时辰已到,众位客官,跟我走了。”白天那热络的小二此时面色诡异,声调低沉,换一身黑衣,略有些驼着背,向前碎碎迈出步点,众人也缓缓跟上。

    当他走到第一盏灯笼处时,灯笼的火苗突然晃了两晃,继而倏地消灭。

    青离开始以为是碰巧,但发现,后面每一盏都如是,人的脚步将到未到之时,悄无声息地熄掉。

    有人低声议论起来。

    “嘘——子不语……”小二转过脸孔,手中一盏破烂提灯映出青白的光在面上,将手指压在嘴上道。

    青离惴惴地禁了声,等这通道走完,似乎到了另一间宽敞的宅子,往身后一看,黑洞洞地一片,仿佛这一路,就是从阳世走到了阴间。

    “大伙儿跟上,千万别走散喽。”小二的说话好像是从喉咙里用气呵出来,嘴唇动也不动。

    他不说,也没人会愿意走散。他手中那点残旧不堪的提灯,已经是这空旷而漆黑的大屋中唯一的光,豆大的火苗时明时暗,让人不禁捏一把汗。

    幽微的光线下,青离看见面前是向上的陡窄梯阶,一溜红艳艳的地毯铺到一道小门,好像是鬼怪的赤红舌头。而众人就从这红舌上踏入那门。

    门里的房间没有窗户,犹如墓室一般,地面是青砖铺的,似乎有些年代了,踩上去,能听到砖缝里泥土下落扑簌簌地轻响,正对门的最里面,影憧憧地是一张长几与一个矮小人形,其余三面的地上各整齐地铺着一排蒲团。房间四角各有一只水碗,上头漂着四支香薰的白色蜡烛,映得那一小块光亮亮地,蜡油落在水面,浮成一片圆圆的莲叶,黑色的灰烬积在碗底,可能是香纸的余烬。

    “鬼母,人齐了。”小二到最前头,毕恭毕敬地向那隐没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