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帝国的黎明

正文 章74 长戟三十万-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杨任看着赵行德脸上失望之色,问道:“对挥师东进的事情,听说余校尉很支持但康校尉却反对”赵行德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和余藏云虚无缥缈的天下大义之说相比,显然康德明的主张得到多校尉的认同

    “杨校尉虽然不能出面,可否指点晚辈,应当如何说服府中同僚?”赵行德感觉到杨任的善意,便虚心求教杨任沉默了片刻,沉吟道:“护国府所以能管辖天下,并不是靠‘说服’校尉们来自各营,心中各有主见,赵校尉与人素昧平生,想要‘说服’他们,可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赵行德颇有同感地点了点头,说服护国府的校尉,比说服关东的文士难校尉们考虑问题都很实际,他们在护国府的每个决定,都要向营内军士解释得通现在介入宋辽之战,意味着无数的人命、银钱、军资付出军士和百姓会将承担多赋税,但战争的补偿却没有一定的保证所有人都知道,关东的财富和人口,是不可以像对付蛮夷那样随意掠取处置的何时介入战事对夏国最为有利?一边是轻飘无力的天下大义,一边是沉重的牺牲和赋税夏国的军士远比普通百姓精明,并不是可以任意糊弄的傻瓜,军士们所推举的校尉是如此

    “这也是情有可原按照孔子所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如果有人能够轻易说服校尉们,护国府的存在就完全没有意义了,最后校尉和军士们就一定会受治于人所以,护国府是战场,党同伐异,合纵连横,以力为胜,并不是谁‘说服’谁的地方如果赵校尉发现一件事情,让大多数校尉由衷赞同,不是你‘说服’了他们,而是这件事合乎大多数军士的利益”杨任顿了一顿,将两人面前的茶盏添满,示意赵行德不必客气,继续道,“不瞒赵校尉,杨某在护国府多年,真正‘说服’同僚的情形,是极为罕见的每次成功,只能说是‘发现’了大伙原本就会赞同的东西,再顺势加以推动罢了说起来,就算杨某不推动这些事,或早或晚,护国府的同僚也会采纳只是朝廷付出的代价会大些而已”

    赵行德叹了口气,杨任所言,他也隐隐有所感觉杨任将他送到门口,目送着这个落寞的身影渐渐远去,正欲转身回府,忽然一骑军士顺着长街纵马驰来杨任顿时皱起眉头,若非紧急军情,在城内如此疾驰,是要重责的眼见那骑兵直冲过到面前,军士猛勒住坐骑,翻鞍下马秉道:“罗斯王公勾结蛮夷叛乱,罗姆苏丹骚扰河中,请杨首座到府中议事”

    ............

    辽宋交界之处,茂密的树林原本是阻挡辽军南下所栽但十年前辽国入寇河北,便已经清理出无数的道路,如今,树林不但不能迟滞骑兵纵横驰骋,反而成了辽国隐藏大军的上佳所在在一层层探马的警戒之下,在白沟河北面的树林后面,已经成了一片连绵的营地

    “禀报陛下,数千宋军与铁木哥所部交战于廉凉河,附近宋军都已出援围攻”御账中,亲兵伏地呈上军报耶律大石接过来看来一眼,对耶律铁哥笑道:“河北宋将向来各自为阵,现在居然围攻铁木哥看起来,这段日子,宋人被他袭扰得够呛”

    铁木哥流窜河北之后,仍是四处烧杀劫掠河北宋军恨得牙齿痒痒的,偏偏铁木哥麾下皆是一人数马的轻骑,每当宋军赶到之时,敌人早已不知踪迹,只留下满地尸体狼藉,一片焦土现在,保州宋军在廉凉河截住了铁木哥,顿时不肯放过,死死缠住了他,同时通知镇州、定州、保州各处城寨宋军前来会战

    耶律铁哥当即道:“请陛下立刻下旨,命前军骑兵越过白勾河,尽歼镇定保诸州宋军,为南征清除后患”耶律大石点点头辽军为这场南征蓄谋已久,二十余万辽军早已经集结在辽国边境虎视眈眈按照北院的打算,凭借骑兵快之利,沿途坚城能攻克最好,不能攻克便只留少量骑兵监视,大军一路南下,直抵汴梁城外,攻克汴梁,或者迫使宋国求和宋军主力被蔑尔勃骑军激怒,出城邀战,这个机会不能放过没过多久,前军便已出动,深秋时节,宋国境内大小河渠都在枯水期,五万骑兵轻易地越过了交界的地带,一直向保州纵深廉凉河疾驰而去,沿途宋军城寨发现了大队辽军骑兵踪影,也只能紧闭城门而已

    前军出发后,中军和后军也行动起来火炮营汉军急急忙忙地沉重的炮车套上牲口,契丹骑兵则卷起帐篷,将辎重放置在大车上和宋军相比,辽军的辎重队行动为迅,这一方面因为马、驴等牲畜众多,另一方面因为秋季出征,不必携带太多粮草的缘故辽国大军的粮秣积储在南京而现在正是青苗成熟的时候,大军所过之处,随处(色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可得草料

    耶律大石在宫帐骑军的簇拥下,登上御账驼车,随手拿起一张安民告示,从头看起来按告示所称,只要沿途宋人不加反抗,老实交出粮草,充当签军,则辽军不会纵兵打草谷,也会不加以妄杀否则的话,便强行征集粮草壮丁,胆敢反抗者一律屠灭耶律大石还放开了汉人做官的禁令,命北院准备了许多空白的告身,只要河北当地土豪能够听命于契丹的,便立刻任命为州县长官,以便为南征大军筹措粮秣

    沿着特意为重型铁桶炮勘察清理出来的道路,两万宫帐军簇拥着皇帝的驼车逶迤向前南方十余里,百余里之外,狼烟不断腾空而起,辽军所过之处,军民都惊恐万状,祈祷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越境打草谷行动然而,辽军源源不断地向南行进,有时内地州县往往还未得到辽军入寇的消息,便已是兵临城下的局面沿途的村寨是完全没有防备,百姓们只能听凭辽军鱼肉

    这些年来,河北宋军经历了河间大败,抽调精兵南征平乱,刘延庆与王彦两位都部署对调等事,几经折腾,元气大伤,迟迟不能恢复朝廷又顾虑行营边帅势大难制,虽然王彦是河北行营都部署,但边将各握兵权在朝廷旨意未发之前,名义上的河北军统帅难以协调诸将所以,二十余万辽军入寇,一路狼烟南下,宋军却势分力弱,不能出城与之交战,辽军沿途所经州县,唯有闭城死守而已

    ............

    二十几日之后,廉凉河战败,辽军大军南下,前锋游骑已经到了黄河北岸的消息,令汴梁朝堂上下一片哗然朝臣除了惊恐不安之外,将矛头直指河北行营都部署王彦,数名朝臣弹劾王彦不发救兵,坐视保州、定州、真定府先后陷落官家仓促命张叔夜为河南马步军都总管,率京师禁军十万,二十余指挥分别驻屯黄河南岸,防范辽军渡河又急命西京行营派出十万兵马赴援汴梁然而,黄河北面似乎处处风声鹤唳,详细情形究竟如何,竟无人知晓

    外面虽然一日三惊,但汴梁太学里作息却丝毫未变自从西京宣旨归来以后,皇帝赵柯对邓素便冷淡了许多,多日也不见召见一次邓素自觉惭愧,若不上朝时,便在家中读反倒是太学里的学生们不知内情,对邓素依然礼敬有加有时候连邓素也觉得,和揭帖案之前相比,现在的太学生要老实许多了如今国势板荡,倘若当年的陈东、张炳等人,势必又要鼓动风潮前日正是张炳的忌日,邓素还率门下弟子拜祭了一番想起张明焕,他心头便一阵黯然,昔年好友,要么身故,要么天各一方,赵行德不知所终

    这日,邓素考校了两位门生经术词赋,又说起辽军入寇之时事

    “恩师,张学士虽然是当世名将,由他主持大局,河防当无恙?”太学生刘文谷道贾元振却道:“张学士去年便做了花甲大寿,不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尉迟呈愤愤道:“王彦坐拥二十万雄兵,却听任辽军入寇,当下狱治罪”马援反驳道:“用人之际,大敌当前,焉能自损大将?以我之见,只是我朝骑兵又太少,不得不处处设防,而辽军骑兵来如如风,却能够批亢捣虚所致”武进贤也赞同道:“王彦曾死守河间打败过耶律大石,又统帅大军剿灭方腊,乃是当世的忠臣名将辽军入寇河北,责任多不在他的身上”

    众学生争执不下,便请座师裁断,邓素却摇了摇头,沉声道,“文武殊途,术业有专攻为国分忧心切是好的,但大将出征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筹算是不可以随意猜测,不能横加干预的你们还是当多用心于文章时事要知道,今科大魁的李若虚,也不过与你们年龄相仿而已”

    刘文谷等人都有些赧颜李若虚也是太学的监生,平时沉闷得很,文章议论都没有多么张扬,也不很少去青楼厮混谁料今年的秋闱,竟然一举高中状元邓素门下有一人中了进士,但在场的这几个太学生却都没有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