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希特勒编年纪

正文 第27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 )( )    2012-09-0408:05:09

    1923年10月30日,希特勒在济尔卡斯·克罗纳向狂热的听众明确宣布他准备向柏林进军:

    【就我而言,只有在柏林宫上空气扬着黑白红三色的卍字旗帜时,德国问题才算解决!

    我们全都觉得,这个时刻已经到来。X X 网 站 。像战场上的军人一样,我们决不会推卸作为德国人的责任。我们将听从命令,以整齐的步伐,向前迈进!】

    11月1日,希特勒在准军事民族主义组织“奥伯兰联盟”领导人、一个兽医家里见了巴伐利亚警察局长赛塞尔上校,希特勒对让赛塞尔说:

    【卡尔不外乎是巴伐利亚政府的走卒而已。我建议,如同我在一周前建议过的那样,赛塞尔和洛索夫与我自己和鲁登道夫联合起来。】

    但是赛塞尔再次回复道:

    【我不愿与世界大战的崇拜者发生任何关系,陆军的高级军官也不会这样做的。】

    希特勒说:

    【将军们固然反对鲁登道夫,但少校军阶以下的军官都会不顾上司的眼色而支持他的。

    采取行动,现在正是时机。我们的人民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否则,他们就会倒向**人一边。X X 网 站 。】

    (注释:伊恩·克肖那翻译的是“经济压力正困扰我们的民众,我必须采取行动,要不我们的追随者就会转向**人。”)

    后来啤酒馆政变失败后,在希特勒于兰茨贝格监狱所受的第一次审讯中,他也用同样的理由为自己辩护:

    【战斗同盟的民众受到了压迫。再也无法阻止他们了。他们长久以来一直盼望行动并受到了长期的训练,最终他们希望看到某些成果……没有更多的钱了。民众变得相当不满。战斗同盟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与希特勒会谈后,赛塞尔则作为巴伐利亚三巨头的代表到柏林与重要人物,主要是西克特举行了会谈。西克特在11月3日的会上明白地表示他将不会反对合法的柏林政府,于是三巨头的希望依靠国防军的支持在柏林建立民族主义独裁统治的计划实际上已化为了泡影。

    通过赛塞尔与西克特的会谈了解到国防军的态度后,11月6日,三巨头与各民族主义组织的代表开会磋商起了应对之策。

    (注释:伊恩·克肖那说的是【与“爱国同盟”领导人,包括战斗同盟的克里贝尔】)

    邦长官卡尔说:

    【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全国政府。( )我们一致同意推翻魏玛政府,但大家必须同心协力将之推翻,不能像某些组织(注释:指希特勒的纳粹党)那样,自行其是。

    用正常的办法是否能把斯特莱斯曼赶下台,这是值得怀疑的。

    必须准备一种特殊的方法(注释:指动用武力)。准备工作已经做了。不过,如果采取一种特殊的方法,大家就得合作。大家必须按照考虑周到、准备充分的计划去执行,且需同心协力。】

    (注释:伊恩·克肖那说的是【卡尔警告“爱国同盟”——其实他指的是战斗同盟——不要独自采取行动。所有组建柏林民族主义政府的尝试都必须按准备好的计划联合行动。】)

    巴伐利亚国防军司令洛索夫接着发言支持卡尔及其用武力镇压任何起义的决心:

    【如果有可能成功,本人准备支持右派专政(注释:伊恩·克肖那翻译的是“极右独裁统治”)。若成功的希望有51%,我就参加。

    不过,如果只从骚扰变成起义,不到五六天便会以失败而告终,那我就不合作。】

    警察局长赛塞尔接着也表示支持卡尔以及他将用武力镇压政变的立场,三巨头统一立场后便告知“德国战斗同盟”:

    【不能催促我们采取轻率行动;究竟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采取行动,只有我们才有权决定。】

    2012-09-0408:08:11

    洛索夫后来宣称他曾劝希特勒再多等二至三周,在得到其他地区国防军长官的支持后就可以进行政变。

    但希特勒不准备继续等待并冒失去主动权的危险,11月6日晚,作为对当天希特勒并未参加的、卡尔主持的三巨头与各民族主义组织的会议的反应,希特勒会晤了战斗同盟军事领导人克里贝尔和高地联盟的首脑弗里德里希·韦伯博士,讨论尝试说服卡尔改变11月初以来表示出的对战斗同盟的反对。

    最终,韦伯被委派去请求鲁登道夫安排希特勒与卡尔会面,希特勒则在施勃纳·里希特家里会见了他的几个顾问,以便草拟自己的行动计划(注释:伊恩·克肖那提到有“特奥丝·冯·普弗登,巴伐利亚高等法院法官,政变前纳粹圈内的幕后人物”),《第三帝国的兴亡》对希特勒的计划叙述说:

    【这一次,即使有警察把守要冲,也不能阻挠其实现。在11月10日到11日的夜间,冲锋队和战斗联盟的其他武装团体将集中在慕尼黑正北方向的弗罗特曼宁格荒地,在11日可恨又可耻的停战纪念日上午就开入市内,占据战略要地,宣布全国革命,使踌躇不前的卡尔、洛索夫、赛塞尔面临既成事实。】

    《从乞丐到元首》对“起义”日期11月11日的选定说道:

    【大家一致同意于星期天,11月11日,举行全国起义。

    选择这天作为起事日是有两个原因的:历史的与现实的。那天是德国投降5周年;又是个假日,各办公室全部关门,军警也少,市内交通相对而言不太繁忙,冲锋队可不受阻碍地前进。】

    对于“起义”的目的,伊恩·克肖说:

    【希望(而非确定无疑)能够迫使三巨头支持政变。】

    次日11月7日上午,“起义”密谋者们再次会面,《从乞丐到元首》说:

    【参加会面的有“战斗同盟”年迈的领袖。鲁登道夫或许也出席了会见,但后来他矢口否认。肯定地说,希特勒、戈林和施勃纳·里希特是在场的。他们为起义作了最后的安排:占领巴伐利亚各主要城市的火车站、邮电局、电话局、广播电台及公共设施、市政厅和警署;逮捕**和社会主义的领导人、工会头目和商店管事。在慕尼黑,希特勒占优势:4000名武装起义人员对2600名军警。】

    伊恩·克肖补充道:

    【还有韦伯、克里贝尔。克里贝尔建议行动应再11月10日到11日晚上进行,政府成员将在他们的床上被捕,而三巨头将被破担任在民族主义政府中为他们预留的职位。其他人拒绝了这一建议,因为看来很难保证能捕到所有的政府成员。】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