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2-2120:16:18

    轮台罪己之一封情书(四)马邑之战

    这就是汉朝设的一个圈套。在马邑挖下了一个三十万人的大坑来抓单于这只大老虎。当年汉朝全国的兵力也就四、五十万人,汉朝可以说把能用的兵都调来了,伙夫都上阵了。真是寄予了殷切希望。希望越大往往失望也越大。

    这边聂壹回来后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杀了一个死囚犯,把头颅挂在城墙上。告诉匈奴使者马邑守备已经被杀了,赶紧来吧,下面的事就是往家里搬东西了。

    军臣单于的大军也是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很快就来到距离马邑不到百里的地方。走着走着单于感觉有些不太对劲。这是六月的塞内,虽然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可也得吹烟渺渺,风吹麦浪,耕夫犁地,牧童遥指杏花春。这旷野之内除了单于这支孤旅,就是牛羊悠然自得,实在有些异常。

    埋伏、伪装,那是冒顿单于传下来的绝技,军臣单于自然也不陌生。正犹豫之间,突然望见远处高地有一炮楼,随即鞭梢一指:拿下。单于这一网抄到不大不小一条鱼。说大,官阶只是雁门的一个巡警,说小,他却知道汉军的全部计划。想来汉朝也想搞点伪装,这个巡警才在此时此刻出现,没成想正落到单于的网里。

    细节决定一切。这么大的一个计划本身就是难以掌握,任何一个小疏漏都将导致全盘皆输。单于是绝尘而去,汉军是一无所得。按照计划准备袭击单于辎重的王恢,看到单于全队返回,反应还是很快:放鬼子出城,打伪军。哪有伪军那?只有鬼子。王恢失去了马邑之战中汉军唯一一个动手的机会。纸上谈兵毕竟容易多了。

    至此,汉匈双方彻底撕破面皮。匈奴也不再遮遮掩掩的了,啥时想来就来;汉朝也是磨刀霍霍,啥时想去就去。寇能往,吾亦能往。

    这一打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年来所耗费的人员、钱财、资源不计其数,经济账是没法算。汉朝是一直占着上风,局势也逐步朝向汉朝有利的方向转变。问题却远没有解决,短期内也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就像赌博一样,赢是赢着,但是赌局没结束,钱拿不走。

    那么,汉朝君臣心里有没有个谱,战争打到什么时候是个头,算是解决了问题。汉朝有那么多思想家,前朝的贾谊,本朝的董仲舒等等,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阐述。漠北大战之后,单于采取赵信的计策要同汉朝再次和亲。为此,汉朝专门举行了庭议。庭议的结果比较有代表性,匈奴要入质称臣,要纳入到汉朝的管理体制中来。在这个体制内解决匈奴人的生活问题,最终把匈奴人中国化。这就是终极目的。这是一个文明、自信、友好的建议。解决匈奴有更野蛮的办法,诸如杀戮、赶走,汉朝选择了接纳,多文明;相信匈奴只是迷途的羔羊,是可以教育好的失足青年,相信汉文明能改变他们,多自信;只要放下屠刀,加入到体制内就既往不咎,并帮助解决问题,多友善。

    这个条件是现在匈奴没法答应的。单于还是喜欢当总统,不到山穷水尽不会走这一步。仗打到这个份上,其实双方都有求和的意思,只是条件相去太远。单于是同意和亲的,只是要用开战前和亲的方式。和亲谈不拢,就只有按照战争的规律硬撑着继续打。

    2010-02-2120:47:08

    轮台罪己之一封情书(五)民主集中

    马邑之战作为汉朝对匈奴政策转向的标志事件,将永远载入史册。虽然战役本身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汉军甚至连一枪都没有放。整个决策的过程就是两次关键的辩论。

    回顾前面几章我们会发现这种政策性的辩论不是个案,而是成例,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西汉时候的决策方式。这就是庭议,或者叫御前会议。

    对关系到国家前途的重大问题,要经过御前会议的详细讨论、辩论,甚至论战之后,才能形成政策,进而具体实施。大事小事开个会研究一下,中国人爱开会的传统估计就是从汉朝传下来的。这次对匈奴的战略转变就是经过了两次激烈的辩论,才由汉武帝最后拍板定案。从辩论的过程看不是走过场,而是激烈的交锋,以至于象汉武帝这样强悍的皇帝也不能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强行推进自己的想法,不得不在第一次辩论之后顺从多数人的主张。没办法主战派的王恢说不过和亲派的韩安国,人数上又不占优势就只能如此了。

    但是皇帝的好处是可以反复的挑起这种辩论。两年之后的再次辩论,王恢准备充分,还有详细的实施计划,一举击败韩安国,汉武帝才能果断拍板。当然,这种辩论也不是总能分出胜负,在胜负不明的情况下,就要看皇帝乾纲独断,或者再议了。久议不决,皇帝又优柔寡断,而耽误事的情况也肯定有。有的时候皇帝干脆就乾纲独断,比如二次大宛之战,大家都说不行,皇帝坚决要打,谁也拦不住。对错就只有看结果了。

    这种御前会议也不是谁都能参加,参加会议的不外乎三公九卿,也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以及各部委的负责人,也许还有他们的助手。涉及到外交、军事方面的议题,有时还要邀请将军们参加。当然参加会议的具体人员,主要由皇帝指定,题目也有皇帝出。从汉武帝开始又多了一项中朝会议。

    汉武帝登基之后想法比较超前,朝里的老人总跟不上领导的节奏。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汉武帝不止一次下达求贤令。一时间长安是贤人云集,看看名单就知道找来的都是什么样的强手:董仲舒、东方朔、公孙弘、主父偃,一大长串。

    招徕之后怎么办?也不能真让他们闲着。更不可能让他们替代三公九卿这些职位,在位上的好多人都是有后台的。而且新选上来的人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确定。这些人暂时就算在汉武帝身边工作的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有侍中、常侍、散骑这样的头衔,后来的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也都是这个圈子里的。这些人就叫中朝。相对应的从丞相往下的官僚系统就叫外朝。

    这些人都是汉武帝亲自招徕的,自然与汉武帝的执政理念相同,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逐渐中朝就成为了汉武帝的决策圈子,外朝变成了执行部门。有了问题就通过这两种不同的会议讨论解决,。在中朝、外朝意见相差太远的情况下,双方也要进行辩论。最著名的就是关于兴建朔方城的辩论。

    整体上还是一个倾向于集体决策的模式。当然这并不是说皇帝不**了。不**那叫皇帝吗?虽然对于汉匈是战是和汉武帝已经拍了板了,但是有人就是不同意,坚持自己主张和亲的意见。博士狄山就是这样一位,无论如何就是认为和亲好。无论怎么说都不行。汉武帝一急就问狄山你能管理一个郡吗?汉武帝时真急了,这两件事根本不挨着。

    狄山一想别说一个郡,我连老婆都管不了,我们家她说算。

    “不能”。

    “那你能管理一个县吗?”武帝接着问。“不能,太大”。

    “一个乡怎么样?”。

    狄山一咬牙,“行!”。再不行就得回家了。

    狄山就被派到与匈奴交界的一个地方。狄山能管理好吗?当然不能,狄山也就是一个舌辩之士,搞具体工作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没过多久狄山同学就牺牲了。跟匈奴人讲大道理不行啊,拿着**语录冲他们再摇也没用啊。匈奴人汉语的不懂。

    所以说皇帝哪有不**的。庭议毕竟只是主要的决策方式之一。更多的时候还要靠皇帝个人的表现,有的时候还要靠算一卦来决定怎么办。

    好了,讨胡檄书引出的故事告一段落。有点扯远了,跑偏了,还是回到现实中来。看看汉武帝如何用实力处理匈奴问题。在动手之前,还是先报告一个好消息:汉朝与乌孙的关系又向前走了一小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