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2-2519:20:22

    轮台罪己之贰师贰臣

    对于发生这样的事,汉武帝是震怒无比,群臣是噤若寒蝉,一时间朝廷内外不知所措。恰在此时,壶关道德风尚办公室的令狐茂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令狐茂虽然是搞宣传教育工作的,却没有给汉武帝讲大道理,五讲四美三热爱、三个代表、八荣八耻,而是讲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通大实话。父子情深何至于兵戎相见?并且提醒汉武帝不要让太子长期逃亡在外,以免有失。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汉武帝豁然明白,上当了。可是这个弯子太难转了,上午还要抓捕太子,现在就要调转180度是比较困难。正在汉武帝思量如何办的妥贴的时候,噩耗传来:太子在官兵紧追不舍之下,情急自杀了。好容易获得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有心人是不会放过的。

    卫太子事件对汉武帝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不得不重新安排帝国的未来。脏活、累活要干,所谓的好活也不得不**心。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决定再次打击匈奴,以期尽快解决匈奴,好腾出手来处理其他问题。这也是汉武帝时期的最后一次打击。汉军兵分三路,贰师将军领七万大军出五原,马通领兵四万出酒泉,商丘成领兵两万出河西。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此次出兵,贰师将军的心思与往次却大不相同。秦失其鹿,天下共争之。卫太子事件的最大得利者毫无疑问是昌邑哀王,贰师将军与当朝丞相刘屈髦,一文一武当可保昌邑哀王安全上垒。看着刘屈髦忧心忡忡地样子,贰师将军不仅觉得好笑。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只要保着昌邑哀王登基,富贵自然可以长久。是呀,刘丞相有什么好忧虑的?

    仗打得还是不错的,也没有办法打错。三路大军共计十三万,而且全是骑兵,骑兵对骑兵汉军战斗力还是有优势的。这一次单于给贰师将军摆了一个怪阵。单于将老弱、辎重撤到了更北的郅居水,也就是现在外蒙古的色楞格河,这就在乌兰巴托的西北了。自己带领精兵度过姑且水,埋伏在燕然山和浚稽山之间,希望截击回师的汉军。

    三路大军我们单表贰师将军。匈奴左大督尉和卫律率领五千骑兵在夫羊句山峡伏击贰师将军部,结果大败而归,贰师将军一直追击到范夫人城,这就距离单于埋伏的地点很近了。

    这个时候京城里出事了!

    不作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做了亏心事,鬼不叫门人来叫。有人举报丞相刘屈髦的夫人用巫盅术诅咒皇上,并且丞相与贰师将军共同祷告想要昌邑哀王为太子。这就是谋逆,死罪。这就是一报还一报。

    六月,丞相夫妇伏法,贰师将军夫人也被收监。有很多人诟病汉武帝的这个决定:前方在打战、拼命;后院失火了,逼降了贰师将军。其实汉武帝也没有办法,有人举报了,不办不行。不办就是默认了贰师将军的选择;办,就要冒着贰师反叛的风险。平心而论,收监是一个比较中性的惩罚,最终结果还要看贰师将军的选择。

    汉武帝可能也就是试一下贰师将军是不是忠贞之人?如果昌邑哀王为太子,贰师是可托付之人吗?

    在汉武帝心中贰师将军有多种选择:

    降,投降匈奴;

    回军,引得胜之兵回师,全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赌一把;

    引兵回师,矫昭造反;

    将部队交给部下,只身回京请罪。

    而贰师将军却选择了:立功赎罪。

    其实,在太子位空缺的情况下支持昌邑哀王为太子很难说是否有罪,对汉武帝来说,立昌邑哀王也未必不是一个选择。

    贰师选择了以数万将士的生命作赌注,以求侥幸得胜。可是汉军出塞多时,人困马乏客观上并不支持贰师将军的想法。为一己之私致全军于不顾也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其他军官的抵制。在汉军渡过郅居水,大败匈奴左贤王、杀死匈奴左大将以后,长史识破了贰师的企图,便与决睢督尉暗中策划将贰师扣押起来,结果事败身死。汉军已经连续征战数月,十分疲惫,贰师也怕军心不稳,急领兵撤退到燕然山。

    可是已经晚了,单于再也不会给贰师将军机会了,本王在此等待多时。单于自领五万大军截击汉军。汉军大败,贰师就投降了,也舍不得死。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在生死关头,贰师将军作出了与人与己都是最坏的选择。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