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2-2618:42:21

    轮台罪己之轮台屯田

    所谓屯田,就是今天的军垦。是中原王朝对付草原游牧民族最苯的、最省钱、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汉文帝的时候为护卫边疆、防范匈奴,晁错在《守边劝农疏》详细地论述了屯田的好处。

    当时汉军实行的是轮番戍边,一年一轮换,到点就走,无法做长远打算;而且士卒哪里人都有,往往水土不服。匈奴则是不定期骚扰,戊边的士兵很难了解匈奴的特点,战斗中经常吃亏。因此,晁错提出了移民实边,招募内地百姓到边塞安家落户,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并且实行军事训练,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有人长期居住,就可以建筑城池,修筑工事,而且寓兵于民,自给自足,也可以节省开支。更重要的是有了人,土地就算占住了。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基本上就是遵循这个战略。打下河南地之后,首先就是筑城,这就是朔方城。之后仅在河西之地就相继移民数十万,修建两关四城,将河西永久划入中华版图。在西域,自从汉乌和亲以后就开始了小规模的屯田。随着细君、解忧两位公主的和亲,十几年的光景,农耕已经成为乌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征服大宛以后,在轮台、渠犁等地设置了小规模的屯田点,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给往来的汉使提供饮食方便,更近似于驿站。

    在西域屯田实际上无论对汉朝,还是西域各国都有好处,当然匈奴除外。一方面西域各国大部分都是城敦国家,人少力弱,无法大面积耕种,更不知道怎样才能种好地;汉朝的屯田不仅提供了人力,也提供了技术。自然汉朝也逐步渗透进西域。

    征合四年(公元前89年)搜栗督尉桑弘羊与丞相田千秋、御史共同上奏在轮台、渠犁大规模屯田。轮台附近共有良田五千顷以上,基本上荒无人烟。桑弘羊的建议是要大规模屯田,田卒的数量应该在几千人以上,而且把烽火亭一直修筑到轮台。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往来汉使的供应,而且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汉朝的势力也将顺势进入西域,而且可以更有力的支持乌孙,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桑弘羊的潜在意思就是将轮台以东的广大地区河西化,可以说是一个长远的打算。西域对汉朝不是可有可无,不控制西域就无可能彻底打败匈奴。控制一个地方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移民,否则必然会得而复失。

    汉武帝的反应出乎意料,不同意。不仅不同意,还罗罗嗦嗦地说了一大堆,这就是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总之,要改弦更张了,仗打了这么多年也该消停消停了。国力已经难以为继,人民生活困苦,不打仗了,要和大家好好过日子。

    这不是汉武帝的风格呀!为什么这个时候变了哪?

    首先,国家确实到了该休养生息的时候,匈奴不是一天可以灭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虽然,匈奴在战争中已经转为守势,但还没有遭受到致命的一击,短期内汉朝也无法发出这致命的一击;其次,更重要的是汉武帝觉得后事无望,卫太子已经先他而去。以前无论如何折腾,汉武帝都认为以卫太子的仁慈,以及在民间的威望可以在自己身后重整河山,自己不必为身后事担忧。可是现在一切归于零,如果不小心从事就会倒先秦的覆辙,不可不慎。

    两年以后汉武帝就将离开这个世界,也许他感觉到了什么,他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安排一下帝国的未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