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0119:18:01

    轮台罪己之外交部长

    前面讲解丞相田千秋履历的时候提到田千秋是一步被提拔到大鸿胪,也就是外交部长的位置,使很多人很困惑。汉武帝用人也太随意了,一步登天,破格提拔可以理解。问题是为什么是外交部长这个职位哪?田千秋有作为外交部长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史载,田千秋身高八尺有余,体貌甚丽,也就是说身高有1.8米到1.9米,放在现在也不矮。田先生形象非常好,是一帅哥。形象在外交部长的招聘启示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大鸿胪原来叫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才改为大鸿胪。西汉的时候,大鸿胪的职责比较杂,凡是涉及到诸侯、属国、少数民族以及外国的事都归管大鸿胪,包括一部分内务部长的职责。翻译成外交部长在一定程度上还削减了大鸿胪的权限,让田千秋知道非同我急不可。

    但是大鸿胪的工作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国:刘氏宗亲的王国、各侯爵的侯国、少数民族归汉后在汉朝境内的属国、境外的属国以及真正的外国。迎来送往的事情肯定少不了,对主管领导的形象有一定的要求也是相对合理的。但是也不是长的好就可以,要有一定的学识,还得专业对口,最起码也得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就是要熟悉外交事务,有一定国际眼光。比如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回来后就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田千秋虽然学识不错,但是缺乏专业知识,所以不久就去干丞相了。

    大鸿胪可以说是西汉的一个主要的外交窗口,但是并不是唯一的。一些边境郡县、边境要塞也具有一定的外交职责。随着汉朝对外的不断扩张,在边境地区新设了许多新的郡县,比如河西四郡。这些地区位于与境外接触的前沿,而且,境内往往有许多新归降的少数民族,不可避免的就要接触到外交事务。诸如招降纳叛、开通关市、支付赏赐等等都在职责范围内。所以这些地区太守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时候外交使节不是从陆路来,就是从水路来,必须先到边塞。由边塞的机构负责接待,然后护送到京城。到了京城之后,才有外交部的所属部门全权负责。

    在某种程度上边塞的外交任务更重,许多外交事件的处理地点往往是边塞,而不是京城。这也是当时的交通状况所决定的,不象现在可以坐飞机直接空降到京城。诸如接受外交文书,传递个口信(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或者不愿意写信的,只能用口信),接受贡品等等都在边境发生。

    西汉外交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方面镇抚大员的作用,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讨论,还是回到汉武帝身后的政局。

    2010-03-0122:31:37

    “李广利要不是国舅,早死很多年了.”

    那是,但是这么死太窝囊——

    人各有命。

    2010-03-0122:43:13

    "徐州耿家强携炎黄蚩三祖演义,前来学习"——

    学习不敢当,耿老多提意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