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0207:04:19

    轮台罪己之虫叶成字

    元凤三年正月在霍光成功消除对手不久,中华大地发生了几件灵异事件。先是泰山有大石自己竖立起来,随后上林苑枯树逢春。死了多年的老树又发芽了,而且有小虫在它的叶子上咬出了一行字:公孙病已立。

    什么意思?

    符节令鲁国人眭弘上书对此事做出了解释。眭弘是董仲舒的学生,自然从天人感应出发,认为这是老天示警人间。大石自立、枯树逢春都说明有人会从老百姓一跃成为天子,公孙氏当立以继承汉统;又说当今圣上应该选贤让位,退居百里之侯,以顺应天命。这不是一派胡言吗?结果眭弘以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罪名,推出问斩。

    大石自立很难说是什么情况,毕竟远在泰山,难以验证。枯树逢春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至于小虫在叶子上咬出字更是小儿科。应该可以断定这是有人借助枯树逢春的自然现象散布谣言,蛊惑人心。眭弘的解释大致不差,有人对当今圣上不满,散布新君当立的谣言。可是,眭弘故意漏解释了两个字:病已。病已是一个人名,就是数年后由贫民成为皇帝的汉宣帝刘病已。现在十三岁,在民间。从事后的发展看,散布谣言的人想说的是:卫太子的孙子病已当立。

    刘病已是已故卫太子的孙子。如果卫太子不是死在巫盅案,现在的皇帝就是卫太子。现在事态就很清楚了,散布谣言的人将矛头指向了刘病已,希望借刀杀人:刘病已当代汉昭帝而立。如果汉昭帝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解读到了谣言的本意,刘病已还有命吗?眭弘一定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挺身而出缪解经书,将矛头引向了不存在的公孙氏。可以肯定地说眭弘是属于卫太子阵营的,至少是心向卫太子。五年以后,刘病已登基之后就提拔眭弘的儿子做郎官,以报今日之恩。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散布这样的谣言,要致刘病已于死地哪?散布谣言的人至少明确这两点:汉昭帝虽然还年轻,他有办法将汉昭帝忽略不计。汉昭帝去世后,刘病已是他继承帝位的障碍,所以要先行除去。有实力、有意愿做这个的至少有汉武帝的儿子广陵王刘胥和孙子昌邑哀王刘贺。

    直接把刘病已刺杀了不就完了吗?废这么大劲干什么?直接刺杀不就着了痕迹吗?而且这样做也可以一箭双雕,诿过于昭帝。眭弘缪解经文某种程度上也给昭帝解了套。对于这样的谣言,如果昭帝知道真情的话,办是不办?不办是不行的。办就要得罪一大批心向为太子的人,而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

    险恶呀!看着风平浪静、一团和气的朝廷,至少有三股势力在争斗:汉昭帝与霍光的共同体、卫太子集团和准备取汉昭帝而代之的谋逆集团。

    汉昭帝与霍光这个共生体掌握着政权,而且霍光在燕盖之乱一举击败了主要政敌,看起来强大无比。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亲政与摄政的矛盾的。燕盖之乱固然打败了政敌,却也把自己从整个官僚集团中孤立出来,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非君非臣的地位最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也许谣言的散布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觉得有机可乘。这个集团里囊括了对汉昭帝继承皇位不满的皇子或者皇孙,对霍光专权不满的各级官僚,或许还包括燕盖之乱的漏网之鱼。与上官璨相比,他们有更加隐秘的手段,和充足的耐心。

    而卫太子集团是最被动的,与其说是集团,倒不如说是一种思潮。卫太子生前就有仁爱之名,在巫盅案中受冤枉致死更深受同情。那些不满霍光专权的人,更可能联想到如果卫太子不死,就不会有今日霍光的专权。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