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7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2217:46:48

    西域都护之充国平羌(二)攻心为上

    羌人看起来是举族皆反,可是除了先零部落是死心塌地的造反,其他各个部落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罕、幵等部落就完全是被裹挟的。在先零造反之前,罕、幵部落的首领就派他的弟弟雕库向西部都尉举报。等到先零造反之后,雕库的很多族人都被裹挟进去了,西部都尉就扣留了雕库。

    赵充国来到都尉府后就释放了雕库,并让他转告各部首领:大兵前来,只抓主犯,协同勿论,而且反戈一击有功,天子将论功行赏。随后抓来的俘虏验证了赵充国的判断,羌人之间已经开始互相埋怨,脆弱的联合已经近于被瓦解。单等到羌人疲惫不堪时,再给予最后一击。

    可是后方等不起了。为平灭羌人叛乱,已经聚集起六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的耗费很大;而且,大军防范南面的羌族,势必造成北面空虚,如果匈奴趁势来攻,很难应付。所以出什么主意的都有,有建议军士携带三十日粮草尽快出兵的;有建议先消灭罕、幵等部落,去先零羽翼的;等等不一而足。汉宣帝一律转给赵充国征求意见,而充国则逐篇批驳,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七月,朝廷决定采纳充国的建议:只打击首恶先零部落,对其他部落以招降为主。

    羌人造反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欲战不能,想打吧?赵充国不理你;欲罢不可,想好好过日子吧,汉军还在附近,不知何时就来了,真是进退两难。这弦也不能天天绷着,时间一长心气就泄了。汉军也就在这个时候来了。

    羌人看到汉军旗帜以后,就想到一个字:跑,向西宁河南岸仓惶而去。穷寇莫追、归师勿掩,充国制止了部队立功心切的冲动,严令部队缓缓跟在后面。羌人这一跑,落水淹死的有数百人,被斩首的也有数百人,更重要的是丢弃牛羊车马无数,这点家底都留给了汉军。

    尾随羌人渡过西宁河,来到罕、幵等部落,充国再次重申军令:不得焚烧羌人村落,不得在羌人耕地中牧马,汉军是秋毫无犯。看到汉军的举动,羌人脆弱的联盟彻底瓦解。首领靡忘亲自来到汉营请降,并希望回到原先耕牧的地方过平安的日子。

    眼看羌人的反叛指日可平。

    汉宣帝又发布诏命,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率兵开赴前线,以期十二月与赵充国会合,尽快进攻先零部落,结束战争。而赵充国却做出了与此相反的判断。

    2010-03-2217:48:30

    西域都护之充国平羌(三)罢兵屯田

    此时羌人的叛乱已经基本走到了尽头,虽然先零部落还在坚持、顽抗,但是丝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只是苦撑而已。充国的分化瓦解策略起到了奇效,大部分羌人都已投降,即使先零部落也都人心思归。

    羌人自造反以来,时刻防备汉军的突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耕种土地。今年是清闲了,明年吃饭就成了羌人的大问题。西宁河一役羌人又丢失了大量牛羊物资,现在连原来耕牧的土地也丢失了。而且远离家乡,缺乏给养,挨饿受冻,战斗力远不如前,现在已经不断有人叛逃回家。而且冬天即将来临,一直到明年三月底羌人马匹瘦弱,既不敢把妻子儿女留在其他部族,冒险袭击汉军夺取给养;也不敢将老婆孩子送还家乡。在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羌人面临的吃饭问题将更加突出,除了投降简直无法可想。

    因此,虽然接到了继续进军的诏命,充国还是上书阐明自己的意见:罢兵屯田。简单地说就是撤出耗费巨大的骑兵,只留步兵屯田,坐等羌人来降。这就是著名的屯田十二利。骑兵耗费巨大,一个骑兵一个月的费用就够一个步兵用一年的,撤出骑兵可以节省大量费用;而且撤出骑兵,可以增加其他方向的力量,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而步兵屯田一方面不耽误农时,另一方面可以阻止羌人回家,使其更加疲惫;屯田所得又可以补充军需,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罢兵屯田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这样高屋建瓴的策略并不是所有人能够理解的,也不是所有人想做的。朝廷最关心的还是什么时候能平灭叛乱,将军最关关心的是战功。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就多次建议进兵攻击。当然此时进兵也是必胜之局,而且,垂手而得的功劳将军们焉能不眼馋。朝廷权衡之下,两用其计,先进兵攻击再罢兵屯田。

    进兵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各部皆有斩获,自然是得胜回朝,只留充国处理屯田事宜。而充国的屯田更是没有什么悬念,虽然充国没有亲自抓获叛乱祸首,但是归降的羌人首领靡忘等在充国回朝后,还是斩杀先零首领犹非、杨玉,羌人叛乱遂平。是谓善战者不战。

    神爵二年赵充国是凯旋归来。同年,在充国曾经屯田的地方设立了两个新的县。这就是汉朝对新区的开发模式。先是屯田积谷,有了一定积蓄之后,如果需要,大批移民会接踵而来。然后设立郡县,建立基层管理组织。事实证明这种模式不仅是有效的,也是高效的。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混居的地区还要建立相应的属国以适应不同的居民。这次平羌战役之后就建立了金城属国。

    以前的模式是羌人被限制在西宁河以南,与当地汉族居民分开了。明显有欺负人的嫌疑,当然也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现在情况变了,再隔离明显不合时宜。而张掖属国的经验也表明,在民族地区必须混居才能互相了解,增进友谊,才能成为一家人。张掖属国可以说是最特殊的属国。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大,有多大?张掖郡有多大,它就有多大。民族太多,每个都有不同的游牧地。汉人新移民只是占据了大路两边易于耕种的地方。

    各民族长期混居对彼此的生活习惯、风俗的容忍度就比较高,也算见多识广、见多不怪。张掖人民是紧密团结在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周围,对匈奴的几次攻击都给予坚决打击。这次平定羌乱,张掖人民也是立了功,出了力的,部分民兵也参加了平叛战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