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8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4-0819:05:51

    虽远必诛之舍生取义

    不管大权落在谁的手里,日子还得过,政务也得处理。很快汉元帝迎来了第一个重大的外交考验。匈奴郅支单于派遣使节向朝廷供奉礼物,自己愿意象呼韩邪单那样内附,但是请求归还在长安作人质的侍子。这就是自相矛盾,一派胡言。

    匈奴五王之乱之后,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同时向汉朝派出质子称臣。呼韩邪单于由于距离汉朝近,又诚心诚意的亲赴长安朝拜汉天子,不仅每次入宫都赏赐无数,而且数次向汉朝哭穷都得到了周济:汉元帝初元一年是两万斛,宣帝年间累计支援三万四千斛。

    郅支单于却感到非常的冤枉、不平,一点实惠没捞着,白白作了一回小。郅支单于远在匈奴右地之西,担了一个空名。这本也难怪,呼韩邪单于表现的是真心实意,言行一致。而郅支单于是远在天边,汉朝想帮也帮不上。况且亲戚还有远近,十年不走动亲戚也不亲。

    但是郅支单于并不这么看,对于汉朝支持呼韩邪单于是耿耿于怀,数次羞辱汉朝使节,现在又请求送回质子,到底想干什么?

    送还是不送?送到哪里?

    该不该送?不该送。郅支单于春秋鼎盛,没有道理请求质子回朝。此时请求质子回国,无疑就是要重新考虑两国的关系,没有质子在长安还谈什么从属关系。但是汉元帝是以仁德治天下,该不该送就没有悬念了。

    不送行不行?没啥不行。刀把子控制在汉朝手里,把人推出去砍了就砍了,郅支单于也是干瞪眼。但是这却是不符合仁者之道,不符合儒家经典。这个质子在长安也没有什么不法举动。杀他干啥?毕竟也是个生命。

    送质子回匈奴还是大多数人的意见,送回去没准就是一个友好的种子;如果郅支单于已经决定造反了,留着质子也没用,那时需要的是出兵讨伐,杀了质子只能仅仅聊以泄愤而已。而且汉朝已经选好了使节,那就是卫司马谷吉。但是也不无担心,对郅支单于会做什么谁也吃不准。

    御史大夫贡禹等人就认为,为使者的安全起见送到边塞就可以了。这个边塞已经不远了。此时郅支单于已经在西伯利亚的坚昆建立了都城,所谓边塞也就是汉的势力与坚昆之间的边境,也是万里迢迢。

    准使节谷吉并不这么看。谷吉是军人出身,同军人不要讲危险,为了安全起见很容易与怕死联系起来。而且,送到边境而回,明显是示弱于郅支单于,这是高傲的汉军将士所无法忍受的。谷吉还慷慨激昂的说出一番大道理,让人无法反驳。

    在谷吉看来,郅支单于这个质子在汉朝生活了近十年,双方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现在送到边境就回,万一有个一差二错,前面的恩情就一笔勾销了。所以必须送,牺牲我一个幸福五千万。即使郅支单于敢冒大不韪,杀害使者,也会仓皇远遁,天下就太平了。

    双方是争执不下,朝廷还是征询了老将军冯奉世的意见,谷吉终于成行。

    这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一提到汉唐就热血沸腾,那是一诺千金的承诺,那是匹马横行大漠的英雄情怀。

    2010-04-0917:52:26

    虽远必诛之狼狈为奸

    谷吉真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郅支单于在接到质子之后,竟然下了狠手杀了谷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在汉匈交战史上还是首次。双方扣留使节的事情经常发生,苏武就被扣留了十九年,杀害使节的事情却从来没有过。扣留归扣留,双方还是留着余地,以后见面好说话。

    是的,没什么道理可讲,就是疯了,被形势逼疯了。定都在苦寒之地,发展是讲不上了;政敌在汉朝的帮助下逐渐强大;投降吧还没捞到好处;未来实在是无望。现在郅支单于斩使泄愤,就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了。行为可以理解,不可饶恕。

    杀了人了,爽了!

    爽了之后怎么办?怕了,打心眼里害怕。

    天地茫茫竟无处可去。东面是呼韩邪单于,南面是汉朝,西面是西域,有西域都护在等着他,西域各国谁敢收留?也不能再向北了,都快到北极了。

    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关键时刻,康居派人来请郅支单于。

    康居是西域的大国,大约在现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同大月氏等国一样,康居并不在汉朝西域都护的控制范围内。近几年康居与乌孙屡有矛盾,而且总打不赢。看到现在郅支单于落魄,希望郅支单于能够搬到康居东面,给康居当个东大门,挡住乌孙人。

    在反对乌孙人这一点上,双方是一拍即合。郅支单于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康居王也热情地派出带着牛、马、羊群的迎接使臣。虽然如此,西迁之路还是不平坦的,寒冷、饥饿使郅支单于所部遭受重大损失,只有三千人跟随郅支单于到了康居。

    见面之后双方结成亲家,互为翁婿,两家变成了一家。康居王对郅支单于是非常敬重,想要使换人麻还不说点好的、做点好的。郅支单于也不负所望,虽然自己人少,借兵借将也能打仗。而乌孙也就真对付不了郅支单于,是屡战屡败,一时弄得乌孙西部地区上千里没有人烟。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郅支单于虽然落魄了,那也是大国领袖,况且现在是屡战屡胜,风头正劲。一来二去就忘了自己客居的身份,以主人自居了。对康居王也不那么有礼了,想说谁就说谁,想整谁就整谁。普通老百姓就不说了,康居王的女儿、国中的贵人都被郅支单于处死好几个。康居国内是怨声载道、哀号遍地,康居王也是笑在脸上,恨在心里。

    怎么一来二去好好的翁婿之间就掰了,主要还是分赃不均,狗咬狗一嘴毛。郅支单于来到康居之后,安全是安全了,但是人也少了,这个损失十年、八年缓不过来。所以郅支单于的主要任务就是招人。当然不能在康居地面招人,那样的话康居王非同他玩命不可。主要的招人目标是附近的乌孙,具体手段就是抢。

    选中乌孙的理由很简单,乌孙是周围最弱的。小昆弥乌就屠那是手下败将;大昆弥是一个更弱的人,公主的孙子星靡。弱到连自己的部众都管不住,都护使韩宣接替郑吉之后,数次向朝廷建议换马。要不是看在公主的面子上,汉廷早就换人了。没办法已经回国的冯夫人不得不再次出使乌孙,帮着压压场子,撑撑门面。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你说郅支单于不找乌孙的麻烦找谁的麻烦。

    到了康居之后,郅支单于借助康居的部队数次进攻乌孙,一直打到赤谷城附近。砍人是一方面,是要立威,扬名立万;主要还是去抢人,数年下来肯定收获颇丰,要不然怎么会造成千里无人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