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9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4-1118:40:13

    虽远必诛之矫诏兴军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迎来了新的都护使,都骑尉甘延寿,郅支单于也迎来了一生的宿命副校尉陈汤。

    陈汤山阳人,为人沉着勇敢,富有计策又讲谋略,一直渴望建立不世的功勋,也一直没得到机会。为此去长安求官,连父亲去世都没有回家奔丧。这在以孝治天下的汉朝就是大逆不道,结果被人举报蹲了监狱。出狱之后几经周折,还好汉朝对刑满释放人员并没有歧视,政策执行的很到位。也是陈汤才能不凡,再次被举荐做了郎官。之后是数次主动申请到偏远地区工作,现在陈汤终于踏上了西域的土地。而此时的西域确实隐藏着建立不朽功勋的机会。

    对于西域的形势陈汤同甘延寿有着相同的看法,那就是必须尽快阻止郅支单于的所作所为。否则假以时日,整个西域都会糜烂不堪。这几年郅支单于过的是有声有色,东侵乌孙,震慑大宛诸国,又筑了城,安了家,俨然成为西域新的霸主。

    但是甘延寿还是希望请示一下朝廷再行定夺。而在陈汤看来,这种事情朝廷定然不会同意,可以找到一万条理由不出兵。还是做了再说吧!趁着甘延寿卧病在床的空当,陈汤矫诏征调了戊已校尉屯田的士兵、各城敦国的士兵,共计四万余人,其中汉军骑兵共有六校,也就是六千人。等到甘延寿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大军一动是地动山摇谁能阻挡。甘延寿还是坚持先写了一份检讨书,把情况向朝廷汇报一下,成败功名随评说吧。

    陈汤是有备而来,对郅支单于是有所了解的。正如他对甘延寿所说,虽然郅支单于住在偏远地区,又筑了城,但是城池不甚坚固,又没有强大的弩兵守城,很难据守。如果我们突然发兵攻至城下,郅支单于跑不能跑,守不能守,可以一战而定。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事态的发展也同陈汤的预料差不多。但是还有一点陈汤没有明说,就是康居的态度。康居是个大国,雄兵十余万,如果康居与郅支单于同心同德、密切配合胜负真的很难预料。

    原则上这就是一场豪赌。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全的事,好做的事早就有人抢着做了,还能等到今天。每一场战斗都是难以预料的,就是明天早上上街先碰上谁也是难以预料的。现在,双方都是明牌,至少陈汤是明白的。此战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把康居与郅支单于分开,万马军中只取上将首级。

    四万大军兵分两路向单于新城开进,南道越过帕米尔高原,经大宛而行,北道由都护使亲自率领走乌孙,经康居边界。此时,距郅支单于移居中亚已经近十年了,距冯奉世矫诏平莎车也近二十年了,距贰师将军二次远征大宛已经六十多年了,西域已经快不知道汉兵长什么样了。武力不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对只看的懂武力的国度不显示一下肌肉是不行的。

    北路军很快遭遇了在乌孙劫掠并满载而归的康居部队。这康居人还是很有胆量,从大军**后面就兜了上来,对随军的辎重就下了手。打不打?打。敢在岁头上动土焉能不打?!不打赢哪有发言权,赢了之后才有文章可做。一战之下不仅消灭了康居部队,而且抓住了领军贵族伊奴毒。

    2010-04-1218:53:01

    虽远必诛之反客为主

    进入康居东部之后,陈汤使出了明暗两手,一方面约束部队秋毫无犯,树造仁义之师的形象以博取康居人民的好感;另一方面秘密约见了康居贵族屠墨,向他展示了汉朝的决心和实力,可以说双方相见甚欢,最后盟誓而去。

    陈汤并没有指望这两手就可以解除康居的戒心与武装,但最起码可以使他们内部产生分歧,争论不休,为战役的发起赢得时间。

    随后,大军并没有象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直扑单于新城,而是离城六十里就安营扎寨。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又抓住了一个康居贵族贝色子男开牟。很凑巧,这人就是屠墨的舅舅。那有那么凑巧,这就是屠墨派来给汉军做向导的。这一家对郅支单于都恨之入骨,现在有人来收拾郅支单于,真是求之不得。这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仇恨,早晚得自己吃苦果……

    次日又前进三十里安营扎寨。这时郅支单于按耐不住了,派人傻傻地问了一句:你们干啥来了。

    那还用问吗?直接告诉他来揍你来了不就得了。那多没有艺术性、多不含蓄、多粗俗,显得汉军将领层次多低呀。陈汤的回答很含蓄、也很友好:奉天子之命来接你老人家去长安享福。

    使节往来数次双方开始互相忽悠、摸底。最后甘、陈二人还煞有介事调侃了郅支单于一下,为了你老兄我们是专程万里人来,现在水也不送一口,酒也不请一顿,太不够哥们意思了。

    郅支单于是有些心慌了。汉军为啥而来是很清楚的,问不问能有什么区别?使节往来聊以自慰而已。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同康居王套套磁,没准还有些作用。郅支单于白白浪费了这一晚上的时间。

    再次日前进到离城三里安营。这就是反客为主之计。表现的从容不迫,一幅胜卷在握的姿态。对康居、对郅支单于都是强大心理威慑,斗得是心理战。如果一拥而上就围城,不仅容易乱了自己的阵脚,反而暴露了自己急于求战的怯弱心理,很可能招致康居部队的围攻;而正是这样的从容不迫使康居心生疑惑,踌躇不前。而康居部队犹如置身事外的观战,则加深了郅支单于对康居的怀疑,以为二者要里应外合对付自己。既然不敢跑,就只能困守孤城,寄希望于汉军不耐久战。

    城,守得住吗?

    离城三里,距离够近了。陈、甘二人站在寨门旁,拿出望远镜要观察一下单于新城。哪有望远镜,顶多是手搭凉棚。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只见城上是彩旗飘飘,旌旗招展、号带飘扬,城上似乎站满了守卫的兵士。郅支单于的兵马似乎多出了好几倍,让汉军将士着实吃了一惊。如果不是有贝色子的事先通报真被郅支单于唬住了。哪有那么多人,这是单于的疑兵之计。

    再仔细一看,这座城是与众不同,从来没见过。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