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1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5-1217:42:47

    王莽代汉之王莽下课

    无论是孔光也好、师丹也好都是工兵型的人物,虽然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但是并不能够统帅群伦,都不是帅才。相比之下王莽可能真是一个好的人选,人望、能力都是上上之选,二人联手没准能干出一番事业。

    可是王莽姓王,是刘欣内定的必然打击对象。刚登基的时候还客气客气,时间一长就不客气了。随后不久两家爆发了正面冲突,哀帝借机对王莽就下了手。合作基本就是天方夜谭了。

    首战胜利,傅太后就想趁热打铁,把名分定下来。很快机会就来了,没有也可以创造嘛。这一天汉哀帝举办宫廷酒会,招待王公贵族,党政军代表都来了。借着这次宴会的机会,傅太后就想把身份再向上拉一拉,在排座位的时候就动了手脚,把座位排在了太皇太后旁边。两太后并列而坐。

    这种细小的变化是不能逃过王莽的眼睛的。说实在话,尊卑有序,虽然都是太后毕竟含金量不同,放在一起也确实于理不通,王莽也有王莽的道理。傅太后的这一个小动作看似平常,攻击性却很强了。是公然的的挑衅,有意地激化矛盾,把一切矛盾都摆在桌面上了,逼王家出牌。两家的矛盾就此总爆发。王莽是怒斥搞招待的,怎么弄错了大、小王?撤座,重新安排;一点面子都不给,傅太后怎么能挂得住,是离席而去。一场宴会不欢而散。

    第二天,王莽以退为进,二次请求退休。这就打错了算盘,王莽认为自己在朝内的影响力大,汉哀帝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动不动就撂挑子,哪个领导也不会满意。现在王莽主动把枪放到了汉哀帝手里,哀帝焉有不扣动扳机的道理,正好借坡下驴。这次王莽是求仁得仁,获准了。为了安定局势,哀帝还给王莽加了一大堆荣誉称号,享受退休总理的一切待遇,而且是十日一赐宴,搞得是热火朝天。锣鼓喧天的把王莽送回家,真象王莽是光荣退休一样,弄得王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至此,汉哀帝一家是大获全胜,接下来就是分赃。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接下来的分赃过程中,皇帝刘欣与傅太后之间产生了重大分歧。皇帝还是比较单纯,希望把亲戚中能干的、声望比较好的提拔上来;傅太后就比较实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个“我”可不是皇帝,而是专指傅太后。哀帝刘欣逐渐发现,在清除王家的战役中自己几乎没有捞到任何好处,权力完全转向到祖母傅太后手里,自己有靠边站的嫌疑。紧接着通过对一件小事的处理,汉哀帝得到正式确认,自己靠边站了。

    傅太后有个侄子傅迁经常侍奉在太后左右,为人奸邪,一朝权在手就要把人整,总之不是什么好人。哀帝非常讨厌他,就把他免职,遣送回家。也想借此机会玩一把敲山震虎,强调一下皇帝的权威。傅太后还不明白吗?死活不同意,小家雀还能玩过老家贼。不得已丞相孔光和大司空师丹也出来助阵,说什么皇帝金口玉牙,不能朝令夕改,诏令前后矛盾。

    傅太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大家知道权从何出。经此一役,汉哀帝是彻底没电。这位傅老太后天生就是一个战士。进入长安之后,肩负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就是上尊号。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傅太后终于大获全胜,成为帝太太后,与太皇太后比翼齐飞了。刘欣也被折磨得心力交瘁,不**样。到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短短四年的时间,一个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已经未老先衰了。

    2010-05-1317:56:00

    王莽代汉之尊卑有序

    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三年)单于上书汉廷请求第二年来长安朝拜哀帝。单于来朝拜的事情以前也有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联系到一年多前发生的事,却有点不那么寻常。

    那还是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时候发生的事。乌孙的卑爰疐与匈奴发生了冲突。卑爰疐反出小昆弥之后,北依康居,据说还要借兵统一乌孙,可是日子过的是比较窝心。

    西北面康居的支持是口惠而实不至。康居虽然对汉朝并不买帐,也不敢虎口拔牙,更不会为卑爰疐火中取栗。卑爰疐也不是真想投降康居,只是引援自重而已。南面是日益团结在都护府左右的大小昆弥,虽说两昆弥很弱,后面的都护府确实惹不起。卑爰疐就被压迫在这个狭小的区域了。这么狭小的区域要养活八万多人确实不大容易。东面的匈奴右地就成了卑爰疐攻击的对象。

    匈奴可是今非昔比。从呼韩邪单于南下归汉算起,大草原上没有刀兵已经四五十年了。这几乎就是两代人啊。现在的匈奴可以说又是兵强马壮,只是在汉朝的阳光照耀下不敢为所欲为而已。这些年单于被憋得够呛,不能抢周围的邻居,邻居都在汉朝的保护下;不打仗就没有奴隶;不掠夺,只能靠自己发展畜牧业,猴年马月能致富?

    对于卑爰疐的挑衅单于真是求之不得。卑爰疐自然遇到强烈的反弹。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不仅被单于斩杀数百人,还被掳去近千人和大批牛羊。随后卑爰疐采取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举动,向匈奴送出质子称臣。卑爰疐虽然打了败仗,单于也没有乘胜追击,称臣的举动有些过份了。卑爰疐是想借此与单于结成同盟,增加自己对抗大、小昆弥的实力,也就是对抗西域都护府的实力。

    单于当然是美滋滋的接受了,但是下一步怎么办,尤其是汉朝的态度单于也拿不准。顺势单于就把球踢给了汉廷,作为一件喜事将此事上报朝廷。匈奴把这件事情上报朝廷,看似恭敬,其实是暗藏玄机。无论汉廷如何答复,匈奴都坐赢不赔。不允许,是意料之中的;如果汉廷脑袋一热允许了,匈奴与汉朝的臣属关系就发生了变化。

    汉廷很快派出了使节,对于单于与卑爰疐私下的小动作态度很明确。你们同时汉朝的属臣,打仗本身就是不对的,也是不允许的,更不能互相入质称臣。现在相互斗殴的事就不追究了,严令单于限期把质子送回原处。单于虽然有一百个不愿意,也没有办法。

    现在事情虽然过去一年多了,单于突然请求入塞朝拜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