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2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5-3117:45:10

    第十章西域遂绝

    西域遂绝之王母娘娘

    请到传国玉玺之后,当皇帝的所有家伙什是凑齐了。为啥非得要传国玉玺,建立新朝自己用萝卜刻一个不行吗?那哪行啊。这传国玉玺是用当年那块著名的和氏璧雕琢而成。当年还是和氏璧的时候,秦王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本身就价值十五座城。现在成为玉玺就更值钱了。上面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受永昌”是秦朝相国李斯的亲笔,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御用之玺,象征着皇权。有了这东西才是皇帝。

    王莽是非常高兴。高兴归高兴,有一个问题还困扰着王莽。那就是太皇太后怎么办?见面叫什么?叫姑母,亲是亲了,有失天子威严、皇家礼仪;也不能再叫太皇太后了,那是前朝的官爵。正在王莽左右为难的时候,王莽的一个远亲王谏看到这种情况,也想赌一把,献了一计。这太皇太后是前朝余孽,要扫地出门。这是啥注意,老太太不可能高兴,王莽更不能高兴。

    要不说拍马屁也要有水平,最起码得比马高,否则非拍在马蹄子上不可。随后河南人张永献上了一块符命铜璧文,显示出超高的水平,给王莽解决了大问题。说这老太后应该被封为“新王朝文母太皇太后”。文母就是周武王的母亲,这就等于把王莽比喻成周武王,马屁拍的是山响。随后,王莽发布文告说太皇太后是西王母转世,此时来到人间就是为了完成汉、新交替,应为历代之母。怎么又同西王母联系上了?这么乱。

    一点都不乱,听我慢慢说来。

    这西王母就是王母娘娘,就是没事总爱棒打鸳鸯的那位。董永与七仙女、牛郎与织女都挨过她的大棒。当年周穆王西巡的时候见到的也是这位。也可以算是从西方来的神仙。在西汉的时候民间对这位西王母的崇拜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了。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的时候就爆发过一次大型民间活动,其狂热程度让人瞠目结舌。

    具体原因不详,怎么兴起的也不知道。那一年春天关东大旱,不知怎么的就爆发了传西王母筹。只见民众纷纷拿着麻秆或者草秸,一路浩浩荡荡向京师长安狂奔。这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成千上万。这些人是慌不择路,见墙翻墙,见路上路,一开始是穷苦老百姓,最后有钱人也加入进来。政府根本就阻止不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随心所欲,尽兴而归。随后十里八村又展开了歌舞祭祀活动,一直热闹到当年秋天才结束。

    对于这件事王莽是记忆犹新,今天把它提出来就是想借一借宗教的力量来收服人心。为强调自己得位的正当性添砖加瓦。实际上,王莽同志用不着费这么大的周折,没有人怀疑新朝建立的正当性。全国人民都坐在家里等着看王莽同志登基大典的实况转播。对于这位新皇帝的出现,全国人民给予了殷切的希望,都在等待王莽同志端出的年夜饭,看看这位当代周公如何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当然刘氏宗亲除外,怎么着也得表示一下对新朝的不满,但是小规模的暴动基本没掀起多大的浪花。

    2010-05-3117:49:27

    第十章西域遂绝

    西域遂绝之王母娘娘

    请到传国玉玺之后,当皇帝的所有家伙什是凑齐了。为啥非得要传国玉玺,建立新朝自己用萝卜刻一个不行吗?那哪行啊。这传国玉玺是用当年那块著名的和氏璧雕琢而成。当年还是和氏璧的时候,秦王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本身就价值十五座城。现在成为玉玺就更值钱了。上面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受永昌”是秦朝相国李斯的亲笔,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御用之玺,象征着皇权。有了这东西才是皇帝。

    王莽是非常高兴。高兴归高兴,有一个问题还困扰着王莽。那就是太皇太后怎么办?见面叫什么?叫姑母,亲是亲了,有失天子威严、皇家礼仪;也不能再叫太皇太后了,那是前朝的官爵。正在王莽左右为难的时候,王莽的一个远亲王谏看到这种情况,也想赌一把,献了一计。这太皇太后是前朝余孽,要扫地出门。这是啥注意,老太太不可能高兴,王莽更不能高兴。

    要不说拍马屁也要有水平,最起码得比马高,否则非拍在马蹄子上不可。随后河南人张永献上了一块符命铜璧文,显示出超高的水平,给王莽解决了大问题。说这老太后应该被封为“新王朝文母太皇太后”。文母就是周武王的母亲,这就等于把王莽比喻成周武王,马屁拍的是山响。随后,王莽发布文告说太皇太后是西王母转世,此时来到人间就是为了完成汉、新交替,应为历代之母。怎么又同西王母联系上了?这么乱。

    一点都不乱,听我慢慢说来。

    这西王母就是王母娘娘,就是没事总爱棒打鸳鸯的那位。董永与七仙女、牛郎与织女都挨过她的大棒。当年周穆王西巡的时候见到的也是这位。也可以算是从西方来的神仙。在西汉的时候民间对这位西王母的崇拜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了。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的时候就爆发过一次大型民间活动,其狂热程度让人瞠目结舌。

    具体原因不详,怎么兴起的也不知道。那一年春天关东大旱,不知怎么的就爆发了传西王母筹。只见民众纷纷拿着麻秆或者草秸,一路浩浩荡荡向京师长安狂奔。这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成千上万。这些人是慌不择路,见墙翻墙,见路上路,一开始是穷苦老百姓,最后有钱人也加入进来。政府根本就阻止不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随心所欲,尽兴而归。随后十里八村又展开了歌舞祭祀活动,一直热闹到当年秋天才结束。

    对于这件事王莽是记忆犹新,今天把它提出来就是想借一借宗教的力量来收服人心。为强调自己得位的正当性添砖加瓦。实际上,王莽同志用不着费这么大的周折,没有人怀疑新朝建立的正当性。全国人民都坐在家里等着看王莽同志登基大典的实况转播。对于这位新皇帝的出现,全国人民给予了殷切的希望,都在等待王莽同志端出的年夜饭,看看这位当代周公如何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当然刘氏宗亲除外,怎么着也得表示一下对新朝的不满,但是小规模的暴动基本没掀起多大的浪花。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