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3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6-1517:43:20

    引子之二

    这一仗莎车由于人多势众独当一路。还没见到焉耆人,就得到了新军已经战败的消息,莎车人也不得不暂时退回莎车静观其变。

    胜利凯旋的焉耆军看到的不是热腾腾的饭菜,而是尸横遍野、残墙断壁。家被戊己校尉郭钦率领的部队给抄了,这个结果使焉耆人感到既愤怒又恐惧。恐惧的是自己的境况还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当务之急是清除在车师的戊己校尉府,打通与匈奴的联络。

    戊己校尉郭钦和左帅何封在凯旋之后就失去了都护府一干人马的消息。战场就像冰冻了一样,五威将王俊等人是音信皆无。探马派出去十几拨,都没有得到任何确切的消息。各种传言都有,就是没有好的。直到数日之后,才得到准确的消息,败了,王俊战死,李崇去向不明。

    两人是闷坐半晌,默默无语。还是戊己校尉郭钦脑袋快,眼前浮现出一句兵法:打不过,跑。这么熊,还没打就想着跑。这可不是熊不熊的问题。都护府与戊己校尉府在西域是互为犄角,戊己校尉府在后面,更重要的职责是护路、屯田。现在都护府已经不存在了,戊己校尉府就是一枝独秀,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且很可能要两面受敌,西面的焉耆和东面的匈奴。

    更重要的是粮食问题很难解决。此次兵出西域一直在运动中,并没有机会屯田,现在已经快到六月了,下种基本来不及了。那么,下半年的伙食要全靠从关内运输。一旦发生后续战斗,粮道被截,戊己校尉府这几千人很可能就交待在这了。不战而退确实很难看,但是现在可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不打无准备之仗,撤。

    大军撤回敦煌之后不久,李崇的求救信和请罪折也到了。随后,新军以两关为依托,又同焉耆、匈奴联军大战数场,不利。新军望着西域的李崇也是梦断兰山,无可奈何。

    那么,李崇为什么不绕到西域南路回国哪?李崇手上能战斗的也就不到一千人,还拖家带口的有很多女眷。绕到西域南路真是一次新的长征。失去城敦的保护,征途漫漫,那才叫铤而走险。

    一晃数年内过去了。匈奴在西域的行动越发肆无忌惮,在龟兹的李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现在,李崇是心力交瘁,撒手西去,都护府一干人等是进退维谷。

    莎车王就是为此才千里迢迢赶到龟兹。莎车王康决定按照父亲的遗愿,继续维系与之中原王朝牢固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在龟兹的都护府李崇余部。

    此时的西域各方势力正在重新洗牌。匈奴虽然重新控制了西域,但是也不能面面俱到,而且由于缺乏象汉朝一样的文化感召力,并不受各国人民欢迎。与此同时西域各大国也磨拳擦掌,纷纷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莎车王康出兵龟兹迎接都护府余部南下。

    与其说是迎接倒不如说是抢。都护府在西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以说是一个优质品牌。拥立都护府就等于拥立汉朝,就等于成为为西域人民所喜爱的汉德的代表,就可以在争霸过程中掌握道德制高点。姑且不说都护府的品牌效应,单单是都护府余部的一千多人本身就是一个财富。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对西域哪个国家都是宝。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匈奴强大的压力之下,龟兹也一直保护都护府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莎车王康如愿以偿地将都护府余部接到了莎车,潜心经营自己在西域南部的势力,也就此不得不面对来自匈奴的更大压力。公元29年莎车王康檄书河西,探寻中国的情况,可是玉门关以内还是一片混沌。

    在玉门关内接待莎车使者的是河西五郡联盟主席窦融。面对莎车使者,窦融是百感交集。既为汉朝在西域的赫赫声望感到自豪,又对莎车王父子诚心向汉的举动感到钦佩,也暗自感到庆幸,看起来自己万里归汉的选择还是对的。面对莎车使者的疑问,窦融又感到无法回答,这么多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一闭眼睛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