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3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6-1718:19:24

    天下大势之刘氏昆仲(二)

    同全国人民一样,南阳人民也在讨论、传播关于新谶言的消息。而且,“汉家当复兴,李氏为辅”这一句据说就是宛城人李守的儿子李通首先传出来的。经历过王莽密集的谶言、祥瑞轰炸,人们对这东西还信吗?传播的本身就很说明问题,谈论更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存在就是合理嘛。

    谈论的本身就是小心翼翼的验证。尤其是有大儒、名人、专家学者在场的时候,更希望这些人能透露一些所谓的内部消息、专家意见。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或者是言者有意、听者无心,对刘秀来说就是言者有意、听者有心。是呀,“刘秀为天子”为什么只能是国师公刘秀,而不是我种田的南阳刘秀?

    这个谶言肯定不是给刘秀预备的,作为一个农民,刘秀还没有那么大的知名度。这一点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即使当着刘秀的面也不忌讳。对于刘秀舍我其谁的言论,也就是付之一笑,童言无忌嘛。

    刘秀到新野避难这件事很快就被李通知道了。李通就派自己的叔伯兄弟李轶去探探刘秀的口风。李轶也是一个喜欢张罗事的,就把自己得到的内部消息,详详细细地向刘秀解说了一遍。李轶传出来的可真是内幕消息。李通的父亲李守早年做过刘歆的学生,如果谶言是刘歆造的,李守很可能就是最早知道的一批人。有很多人怀疑是王莽的国师刘欣(又名刘秀)制造了这些谶言,动机、学识、传播渠道,刘歆都有。不过也是查无实据。

    对于李轶这些所谓的谶言,刘秀是非常戒备。两家有仇。李通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兄弟申徒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名医。这人要是本事一大,就容易牛。申徒臣虽然是名医,可是不想着治病救人,谁也求不动。高兴就给你看,不高兴就见死不救,就是黑社会头子刘縯来求也不好使。刘縯一生气就把人杀了,要不怎么说是黑社会哪。有了这层血仇,刘秀对李氏兄弟的意图很疑惑。造反是要砍头的,传播这种谶言也差不多。

    为了表示诚意,没办法李通就把刘秀请到家里,要亲自出马说说看。一见面李通是非常热情,就要同刘秀握握手。一握之下不要紧,一把尖刀从刘秀的袖筒里溜了出来。误会、误会,路上不安全防贼用的。对于刘秀的谨慎,李通也没在意,表示理解。干大事者不拘小节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刘秀不带刀来,反而会让李通踌躇。太老实的人没啥用。

    两人相见甚欢,相约一起革命,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李通兄弟看得那么准,一眼就看出刘秀有天子命?倒不是看得准。在南阳这一片也就是刘縯、刘秀兄弟还有些人望的,可以商量大事。李通更看重谶言的后半句:李氏为辅。至于哪个刘氏当立,对李通兄弟来说都一样,先抓住一个再说。李通的计划是在立秋这天,趁着军队教练骑**的时候,劫持郡守起兵。

    于是李通就派遣李轶同刘秀一同回舂陵,召集人马一同起事,遥相呼应。

    等到刘秀与李轶就回到舂陵的时候,刘縯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了。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氏昆仲起兵反莽,目的很明确就是恢复汉家江山。大部分的刘氏宗亲对于起兵反莽的反应是避之不及,谁不想过安稳日子,取得天下后的美好前景毕竟太遥远了。正在大家惶惶不安的时候,一身戎装的刘秀出现在众人面前。刘秀这种异乎寻常的表现使众人安定下来。是呀,老实人都反了,我们谁不比刘秀强啊,还犹豫什么?

    刘秀的这种表现确实异乎寻常。平时的刘秀似乎没什么大志,娶妻当娶殷立华,做官当作金执吾,这就是刘秀表现出的东西。但是刘秀这个人非常迷信,非常迷信图谶。对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言,刘秀是坚信不疑。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