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6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7-1217:24:49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龟兹事件对贤的打击是巨大的。西域各国开始用审视的目光看待贤这个西域单于。北匈奴在西域的回归,不可避免的影响到贤这个代理人的声望,现在匈奴人自己来了,贤这个代理的未来被打上了一个问号。虽然匈奴人的回归是如此的被动,属于硬被拉进来的。存在就说明一切。从龟兹重新回到匈奴的怀抱开始,贤就再也没有能够回到西域北路。在匈奴的威慑下贤望而却步,而且在西域南路的经营也出现了问题。

    这期间莎车、匈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在西域的平衡,莎车控制南路,匈奴控制北路。为啥不来个对决,PK一下来决定整个西域的归属?对决对双方没有任何好处,莎车与匈奴是麻秆打狼两头害怕,都不具备独吞西域的实力,微妙的平衡正是最理想的状态。至于谁能拿到更多的份额就看谁的手黑了,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吧。

    虽然双方还没有正式的面对面,贤也还继续奉匈奴为尊,但是利益上的不同已经显示出来了。在对保护税的分配上就有着十分冲突的想法。有些国家面临着双重收税的问题,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人。没办法客人也得分等级,相对弱势的莎车往往拿不到应得的份额。贤急需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己,来打消南部各国的疑虑与骚动。

    于是就有了贤对大宛的征伐。对于莎车能够挑战大宛,也许有人会感到很搞笑。到西汉末年大宛还有三十万左右的人口,是中亚地区的强国之一。而莎车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小兄弟。莎车能够控制大宛,固然是来源于贤精妙的政治谋划,也与中亚地区的大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界永远是多元的。莎车在西域崛起的同时,或者更早,西域的另一个大国康居逐渐强盛起来。与康居比邻的大宛自然就成为攻击的对象。也许就是在与康居的对阵中,大宛伤了元气,也丧失了战斗的意志。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是否能够获得周围人的尊敬,不在于多大、多富有,而在于是否拥有让人望而生畏的力量,是否敢于使用这种力量,是否拥有坚强的战斗意志。

    现在的大宛显然缺少这些东西,大宛再也不具备当年与贰师将军对阵时的勇气了。对于莎车在西域的统治,大宛采取了很配合的态度。做缩头乌龟也好,花钱免灾也好,大宛承认了莎车在西域的领导地位。现在匈奴回归了,大宛很自然就转向了匈奴。在贤看来这就是背叛。

    这是贤在西域称霸以来最大的一次征伐行动。莎车王贤征调了西域各国数万大军前往征伐大宛,历史上用了“迎降”两个字来描写大宛人的表现,充满了鄙视与轻蔑。在我们赞叹古人惜字如墨的同时,也不得不对大宛的无耻刮目相看。随后,贤把大宛王延留请到了莎车,任命拘弥国王桥塞提为大宛王。

    当莎车王站在大宛土地上的时候,看到的不仅有大宛臣民仰视的目光,广博的土地,还有来自大月氏、康居冷静的敌视。越忙越乱,在大宛的胜利不仅没有解决莎车王所面临的问题,新的问题又应运而生。康居人用来迎接大宛新国王的不是香醇的美酒,锣鼓喧天的鞭炮,而是不断地侵蚀、进攻。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还来不及取得大宛臣民爱戴的桥塞提不得不弃国逃亡。莎车王贤也不得不把大宛王延留派回大宛收拾残局。

    相继在龟兹、大宛失手,严重影响了莎车王这个新品牌的形象。贤在西域南路的形势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奔流到海不复还。现在贤头上汉朝西域都护的帽子被摘去了,身上汉匈两国在西域代表的马甲也被扒了下去,仅仅剩下莎车王的头衔,仅凭这个实在难以承担西域霸主的重任。贤毕竟从事着与自己实力并不相称的事情,在贤的内心深处产生了莫名的焦虑。

    无论对付北面的匈奴,还是西面的大宛、康居,都需要南部阵营的团结,内部的稳定。而贤的政策却是要从各国抽血,唯我独尊,压迫与被压迫者如何才能协调一致,贤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到现在也有人一直在找,试图去证明这个不存在的命题。

    偏偏在这个时候,贤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自己任命的这些国王,虽然都是自己的实在亲戚,似乎与自己有离心离德的趋势。这些人都是一国之主,要想长治久安,干好本职工作,很自然地要搞好与自己臣民的关系,谁也不愿意做傀儡。逐渐就站在了贤的对立面,都是本位主义搞的乱。

    在宁静的南路沙漠里,有着急促的潜流,隐隐的骚动。可以想象,随着局势急转直下,莎车王族对未来产生了分歧。于是兄弟之间就有了一下的对话:

    位侍:“安安静静,平平淡淡不好吗?”

    贤:“树欲静而风不止!”

    位侍“都护使也不是成天打打杀杀”

    贤:“我要的是莎车人的西域,老爸不也是同匈奴对着干嘛?”

    位侍“——”

    无言,位侍是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啥驼铃声,位侍响起了老爸延、老哥康。后悔呀,当年就知道玩,早知如此多学点东西多好,位侍虽然感到有什么不对,但是说不过贤。有的只是满腹的惆怅。

    失去了道德号召力,又没有强大的武力作后盾,贤暂时是没有办法治愈本位主义,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权势成为手中的沙子,偷偷溜走。随后,作为武者的贤,采取了一个武者的办法。将西域南路各主要国家的国王互调,将于阗王俞林调到骊归,任命自己的弟弟位侍为于窴王。这是这一时期莎车王贤在管理手段上的一个改进,与多年以后另一位伟人的八大军区互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用军法管理民政固然是一个办法,却也把水搅得更浑了。国王们在陌生的国度里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面对陌生的臣民聊以自保。做大,暂时是不可能了,更没有机会研究造反的事情。但是这种调动反而引起了南部各国民众的不安,本来已经骚动的人心更加波动起来。

    贤的不安全感也陡然增加。是狐疑,是渺茫前途的不确定;是恐惧,是与狼同行的孤寂;是无奈,是束手无策的茫然;是焦虑,是仗剑夜行的自惊自扰;长期生活在焦虑中的贤,终于在建武末年的时候采取了极端措施,将位侍及拘弥﹑姑墨﹑子合王调到莎车一网打尽。也就是将自己家族里的精兵强将一勺烩。莎车的核心集团,散了;贤的心,碎了;位侍的儿子戎,跑了。去到爷爷曾经住过的汉朝寻找自己的归宿,人间的正义。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三章西出阳关无故人之人精刘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