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7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7-2806:33:58

    有一种撤退叫胜利

    在耿恭固守疏勒这一段时间里,天下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明帝的去世。八月皇太子刘炟登基,这就是汉章帝。之后就是办丧事,等待一切搞定、政局稳定下来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了。这个时候,关宠的求救信才被提到议事日程。事过境迁,救与不救已经不是一个话题了。

    以司空第五轮为首的一帮人明确表示不救。几个月以前的求救信,到现在想必已经是人去楼空、风过无痕,这就是收尸之旅,而不是救人之役;在匈奴人还在塞外游荡的时候,再搭上几千条命去看一看,值吗?

    值!帝国不会忘记每一个为他战斗的勇士。要让勇士们知道无论多远,他们都不是在孤军作战。家里有他们牵挂的人,更有牵挂他们的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司徒鲍昱用非常感性的语言说服了章帝。十一月章帝下旨出兵援救塞外的勇士。等到准备停当已经是第二年初了。

    建初元年(公元76年)元月,以酒泉太守段彭为首的汉军在柳中会齐,一部去接关宠,其他的围攻交河城。汉军突至城下,匈奴人是一哄而散,只留下车师人顶缸。击败车师人是没有什么悬念的,车师很快再次回到汉军旗下。战斗的胜利却没有给汉军带来任何喜悦,柳中传来的消息使汉军倍感沉闷。柳中城内人都在、都在,只是阴阳相隔,两世为人了。再见面就是来世了。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对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是否还要到疏勒城一游使汉军将帅颇感踌躇。作为统军主帅的段彭现在考虑的不是是否能解救被围困的汉军,事实已经做出了回答。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还能有什么好的结果。段彭考虑的是自己手下这七千人能否安全回家,王蒙等汉军几个将领都想到了一个字:怕。怕在白雪覆盖的天山深处迷失方向;怕匈奴人在雪野深处挖下陷阱等待汉军;怕一失足成千古恨,由救人的降格为被救的。

    这是汉军少有的丢人场景之一,几个领导一碰头,决定撤。战败不丢人,力有不逮;投降也不丢人,不同的人生选择;怕、怯懦,没有比这更丢人的了!

    这一撤,耿恭所部就会永远留在疏勒了。这个时候耿恭恍惚中听到的小鬼,范羌站了出了。范羌就是一个军吏,当时奉命回敦煌取冬衣,战争爆发就被阻隔在敦煌了,要不然现在也应该躺在疏勒。也许是小鬼吧,倒没有那么多可怕的,范羌现在的心情就是一定要到前面看一下,就是把自己搁在这也值。拦在段彭的马头是苦苦哀求。范羌的心情段彭怎能不理解,给你两千人快去快回,我们就先撤了。

    根本没法快去快回,天上是鹅毛大的雪片,地上是近丈深的积雪,部队也就是一步一步往前捱罢了。范羌沿着天山北麓,逶迤前行,是否能够找到耿恭已经不重要,那就是一个心愿;徘徊在附近的匈奴游骑已经不再话下,大不了就是鱼死网破。也许是心心相印,也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许是天真与汉军同在。风雪之中范羌居然找到了疏勒城,于是就有了耿恭恍惚中的夺命小鬼。

    疏勒城内还剩下二十六个活人,说是活人也就是一息尚存。要是有救护车就好了,打上点滴、输点液,没准都能安全回到汉关。哪有这条件,也就是稍微喝点粥,不仅不能休息,还得马上走,否则弄不好这两千人也得留在疏勒。第二天雪停了,大军启程回营,匈奴的铁骑也追踪而至。是且战且走,回到汉关的时候,二十六个人又去了一半。

    不是凯旋胜似凯旋,不是战败胜似战败。

    耿恭以区区数百人困守孤城,匈奴是无奈我何;困守一年之后,安然归来,这个胜利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可是汉军将帅在最后时刻的犹豫、彷徨、怯懦也丢尽了汉军的人,对士气的影响将是难以估量。而朝臣们对此事的辩论更使汉军将士感到茫然,使英雄们的壮举变得毫无意义。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第四章一个人的战斗之西域海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