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9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8-1317:49:35

    天作之合

    在窦宪看来都啥时候了,还循规蹈矩的,要想投降就的小步快跑赶紧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对于北单于仅仅派自己的的弟弟来,窦宪是老大不高兴。这给领导的凯旋之旅减色不少,要是领着北单于回来那得多风光。领导一生气那就是退回质子,不接受投降。

    弟弟被退货,北单于心里也是好大不乐意。啥时候受过这气,没办法在人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投降的事看来不得不暂时放一放了,有比这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收拢部众,先得把架子搭起来,四梁八柱凑齐了,否则也不象单于,想投降也不可的。满打满算收拢了万八千人,这还哪像单于了,将就过日子吧。

    窦宪的凯旋是前所未有的辉煌,功绩是显而易见的,皇帝的奖赏必然也应该是意料之中的,即使皇帝小不懂事,窦太后也得惦记这事不是。很快皇帝的诏书就下来了,封窦宪为大将军,封宪武阳侯,食邑二万户。比当年卫青的规格高多了,一张口就是食邑二万户,俩万户侯。对于皇帝的恩赏,窦宪表现出了高风亮节,坚决谢绝了。为国出力也不是为了赏金,况且这是自己的赎命之旅,为此接受恩赏不应该。这一仗就是还债,还完债同朝廷就扯平了,谁也不欠谁了。先让那些反对者闭上嘴,省得唠唠叨叨烦死人。

    但是对于大将军的名号窦宪还是紧紧地抓在了手里,这是权力呀,那能随便撒手吗?而且下面拍马屁的已经开始了大将军与朝里的三公谁大谁小的讨论。这是根本的,关系到以后谁是主要领导的大问题。讨论的结果也是让窦宪满意的,大将军排序在三公之上,太傅之下。除了皇帝的老师,就数窦宪了,窦宪是一举确立了自己在朝廷里的地位。

    安排好了朝里,窦宪回过头来还要继续处理匈奴。现在摆在窦宪面前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北单于。虽然稽洛山一战的战果是辉煌的,但是匈奴到底是个什么实力窦宪心里也没底。茫茫草原深处还有多少匈奴人还是个未知数,对于未来是不是能够不断胜利窦宪也没谱。招降后遗症固然比较大,确实是万全之策,比万里有一的失败要好得多。

    在对北匈奴采取下一步对策之前,窦宪随手下了一步好棋:夺取伊吾地。现在匈奴还控制着伊吾,也就控制着车师前、后国,西域北路就被封锁的死死地。夺取伊吾地之后,北匈奴与农耕社会的最后一个窗口也被关上了,这就等于将了北单于一军,看看你如何应对。这个做起来也比较简单,一只偏师就可以解决问题。永元二年(公元90年)窦宪派副校尉阎盘率领二千精骑突袭伊吾,一举解决了伊吾与车师前后国。汉军一进驻伊吾,车师前后国就暴露在兵锋之下,除了请降还能有什么选择?

    同年十月,窦宪领兵出镇凉州准备对北匈奴再次下手。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是真逼人啊!很快北单于再次派人来到居延塞外,再次请降,愿意入朝拜见天子。居延塞属于张掖郡,那正是凉州地界,窦宪正在那儿,北单于找对人了。

    晚了。

    窦宪对招安是很热心,很快派出大将军中护军班固与司马梁讽前去迎接,商谈具体事宜。就在这个降与未降之际,南单于屯屠何是果断出手,一边打报告申请再次出击北匈奴,一边先斩后奏以左谷蠡王师子为首率领八千骑兵再次出击。看来屯屠何还是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八千人足已。

    这个左谷蠡王师子是南匈奴这一时期少有的将才。能征惯战又有人缘,对同志像春天一样温暖,对敌人真是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几次对敌斗争都站在第一线,北匈奴人对他是又怕又恨。师子率军来到涿邪山之后留下辎重,兵分两路向西北奔袭北单于。左路军沿着阿尔而泰山脉的北路一路西进,越过西海,直扑吉尔吉斯湖的南岸;右路军沿祁连山南麓西进,越过扎尔布汗河,两军在吉尔吉斯湖南岸会合,随后趁夜围住了北单于。

    看起来又像一个计策,一边招降,一边派人偷袭,配合得天无缝。北单于要是因为这个埋怨窦宪的话,窦宪没准也是一脸委屈,真不是我安排的。不过单于是没机会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千里追踪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