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0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8-2317:29:46

    外甥终于动手了(二)

    首先得亲政,不亲政就是窦太后监国,皇帝就是个牌位,想干啥都不行。很幸运,这个条件永元三年(公元91年)的时候就具备了。当年年初和帝行了**礼,随后还到长安潇洒数日游。虽说不能是完全亲政了,在一些小问题皇上可以学着处理了,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行**礼与否确乎是一个关键。当年霍光就憋了汉昭帝很多年,就是不给你行**礼,等到行了礼也与死神不远了。

    窦家却没有这么做,尽管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这也是疑点之一。相比之下管理一个未成年的皇帝要容易得多。如果是窦家决定给和帝行**礼,那就说明起码当时窦家还没有谋逆的意思;如果是有人劝说窦家这么做的,这个人是谁哪?这就是迷雾中的第一个人影。

    其次皇帝得掌握一定的武装力量。皇帝手上有虎符,可以用虎符调兵。别说虎符不一定在和帝手上,就是有虎符,如果连宫门都出不去也是白扯。窦家及其亲信占据了几个重要的职位:郭璜任**声校尉、邓叠任卫尉、邓磊任步兵校尉、窦景任执金吾、窦绬任光禄勋。整个皇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尽在窦家手中,皇帝是动弹不得。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几个职位的重要性,我们先花点时间了解一下汉宫的安保系统。东汉皇宫的保卫部门分好几个层次,最里面的是以太监为主的皇帝身边人。起初有十几个人,随着太监的逐渐得势人数也逐渐增加。当然在和帝这个时候太监的力量也是一般般;往外一层是保护各个宫殿的,由光禄勋负责日常工作;最外面是由卫尉负责保卫整个皇宫的宫城。这是皇宫内部的保卫工作。在皇宫外部还有执金吾负责巡视宫墙外围,北军五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和**声校尉)保卫整个京城。现在我们就能理解窦家掌握了多少资源。

    从皇宫安全工作的整个配置可以看出,分工比较细,职责也比较明确。各司其职、互不统属,虽然窦家占据了很多资源,皇帝还是有很多机会。这都得归功于光武帝刘秀。刘秀当年的一个心愿就是做官当做执金吾,为啥?除了穿着比较靓丽之外,主要是权力大,全权负责皇宫的保卫工作。

    当了皇帝之后,刘秀就不羡慕这个职位了,某种程度上比较讨厌这个职位。开始想方设法的削弱它,最后形成了现在这个格局,谁都能办点事,但是想造反不大容易。即使是这样皇帝手上也得多多少少掌握点资源,老哥一个再挥手也没人听。在窦家的铁壁阵营里还真有个缺口,这就是窦景。

    窦景是窦家最嚣张的一个,坏事做了很多,民愤也很大。不知是谁就把这些事捅到了窦太后那里。这次太后没护短,窦景被迫离开了执金吾的宝座,以特进的身份参加朝政。特进,一般都是老臣、德高望重的人,没有啥日常工作,但是可以参加重大问题的讨论,还有权推荐新人,也是很实惠的。但是执金吾出缺了,鉴于在整个夺宫过程中执金吾的作用,谁顶上来很关键。但是具体人选没有记载,不知道。那么是谁说服了窦太后?也是不知道。这是迷雾中的第二、第三个人影。一到关键的时候答案往往是不知道,这就是事情玄妙的地方。

    现在和帝手上有了一定的武装力量,还是没有办法发动革命,还得有个引子。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小朋友们高兴的日子。永元四年(公元92年)的六月一日发生了日食,这就是药引子。借助这个机会司徒丁鸿给汉和帝写了一份奏章。书上说和帝被窦家严密监控了,根本没有办法与臣下沟通,这是不确切的。受到限制是肯定的,但是最起码这个奏章和帝还是看到了。

    类似的奏折以前不是没见过,丁鸿这一个却很直接。在奏折里丁鸿没有说窦宪的坏话,还给窦宪带了不少高帽子。对于窦宪的同伙就没那么客气了,坏事都是手下人干的,丁鸿建议可以用任何手段对付这些人。注意,是任何手段。

    这篇东西不仅和帝看到了,可以肯定地说窦家的人、以及窦家的亲信也看到了。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朝廷里一直有一股想要推倒窦家的势力,这也算为国除害。这些人不动声色、步步为营,终于借助日食的出现,由身为司徒的丁鸿发动突袭。正是由于这篇火药味浓厚的奏折的出现,使窦宪的同伙们惶惶不可终日,进而产生了谋害和帝的想法哪?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还相当大。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外甥终于动手了(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