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1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9-1218:54:23

    回家

    告别安息王,甘英携同安息使者东归。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冬十一月,安息使者来到洛阳,向皇帝陛下进献了狮子以及条枝的鸵鸟。至此,甘英的名字再没有在史书上出现,没有人知道甘英最后的结局。让我们祝愿老英雄能够胜利归来、安享晚年,英雄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同样,班超也到了回家的时刻。

    早在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留守在都护府的班超就接待了蒙奇、兜勒这两个国家请求内附的使节。这也是谜一样的记录,很难确定这两个国家在什么地方。按说如果是内附的话应该离汉朝很近才对,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我们可以确定蒙奇、兜勒不在西汉的西域三十六国内,也不在东汉的西域五十五国以内。如果合二为一念成蒙奇兜勒(马其顿勒)到有点意思。总之,这是甘英西行的成果之一,先期回来的副使带回了蒙奇、兜勒的使者。

    借着使者到洛阳的机会,班超也派出了护送使团,领队的就是自己的儿子班勇。班勇也带回了班超也给皇帝陛的奏折,不是工作汇报,而是一个请求,请求回家,“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西域平定了、大秦也寻访了、侯也封了、牙也没了、眼也花了、头发也白了、步履也蹒跚了、弦也调不准了。功成名就,班超是了无牵挂,该做的、想做的、能作的,都做了。现在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魂归故土。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站在城头望阳关,思念到天涯。人生的话剧已经接近最后一场,该谢幕了。归心似箭是一方面,关键是班超的身体确实不太好,**部、肋部都有疾病。不奢望活着走到酒泉,不是班超矫情,而是切切实实的担忧。

    这是班勇第一次走进玉门关。对于这个出生在西域的年轻人,除了新鲜、震撼,就是发自内心的激动,过电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没有在海外漂泊过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这也是班勇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姑姑班昭,没办法,奉献嘛,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班勇能回到洛阳也算幸运的。可是这奏折一送上去就是三年杳无音信。

    班勇是急了。“大姑,咋办那?再拖我爸没准真就挺不住了!”

    班昭也是着急,哥哥是快七十岁的人了,明显来日无多,是真拖不起。没办法班昭斗胆上书和帝。摆事实、讲道理就不用了,道理班超说得已经够透的了。班昭主要是晓之以情,动之以义,拿出劝说伪军投诚的劲头来。

    这班昭也是一牛人。班氏三兄妹:班固、班超、班昭,都是大才。班超就不用说了,《汉书》就是班固的作品,但是没写完。班固在当年窦宪造反案中吃了挂烙,成了窦宪的陪葬品。之后就由班昭完成《汉书》剩下的部分。这一次班昭以女人细腻的文笔一举打动了和帝刘肇。

    和帝也不是铁石心肠,主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像班超这样拥有四、五个马甲的高手上哪找去?不仅这个职位上找不到合适的人,和帝自己也缺助手。自从登基以来和帝已经损失了数位主要大臣,想依靠谁,谁就完蛋。列出来就是一长串的黑名单:司徒袁安(永元4年三月去世)、司空任隗(永元4年八月去世)、千乘王刘伉(永元5年正月去世)、太傅邓彪(永元5年正月去世)、广宗王刘万岁(永元5年正月去世)——

    和帝本想让班超再挺几年,现在看来是挺不了了。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班超受命回京,三十一年了,终于可以离休了。八月回到洛阳,被任命为**声校尉,很快就住进了高干病房。九月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班超在西域的三十年正是一个轮回。读这段西域史我常常想,如果没有班超的话会怎么样?也许还会有别的人挺身而出,也许一样的精彩纷呈,天朝大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但是客观地说这种可能性比较小。英雄是不世出的,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合适的场所的英雄更是珍贵,班超就是乘时而出的英雄。班超以其独特的文人气质在西域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班超的西域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正是由于班超的存在东汉王朝安享了三十年的西域太平,随着班超乘鹤西去,一个时代结束了,当然另一个时代也马上开始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新领导,新思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