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2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9-1717:34:48

    咱们群众有力量

    它乾城确实太小了,此时汉朝在西域的总兵力已经八千上下,与班超当年是不可同日而语。地方小不够住是一方面,主要是各位将领感到不安全,任尚数次被围就是前车之鉴。从军事角度看它乾城的确不是一个防守的好地方,但是作为都护府的驻节地已经足够用了。

    按照班超的设想,都护府对西域的管理是以政治为主,武力为辅,即使需要武力也是从西域各国征调。在班超的字典里就没有连续被围、而又没有解决办法的字样。第一次被围有心可原,没照顾到,一个不小心。第二次是绝对会避免的。第一次解围之后班超一定会征调各**队、严厉打击这种不轨行为,怎们能给他们提供数次围攻的机会。班超的恢恢大度、抓大放小是与严厉打击并存的,左右两手都很硬。

    可是从任尚开始情况变了,软不软、硬不硬,才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都护使开始为自己的安全**心了。心态就完全变了,一下子由西域的管理者、人民子弟兵变成了占领军了。急需找一个大一点的炮楼使自己心理上感觉安全一点。这就是梁谨给都护使出的第一个主意。这就落了下乘,离班超正确的轨道渐行渐远。

    梁谨相中了龟兹王白霸的地方,也就是龟兹的都城延城。那是个大城,城高池深,安全。梁谨找个机会就同白霸详细谈了一谈,希望自己能够率兵进驻延城,帮助白霸守城。梁谨是一脸诚意、一番好意,白霸是真没有理由拒绝。自己这个龟兹王就是班超立的,得罪都护使能有什么好果子?

    白霸是无可奈何的同意了。梁谨是自以为得计,领兵入城,随后就把段禧、赵博这哥俩也招来了。八千多人一同进驻了延城,这回安全了。这就是所谓的耍小聪明,都护使官员,作为汉朝派驻当地的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以这种欺诈的手段欺骗自己的下属,我们只能说太阴谋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奇妙,龟兹人民背叛了自己的国王,把王城围了起来。人民联合温宿、姑墨等国的人民,共计数万人要赶都护使一干人等出境。人民是谁呀?任何群众运动都不可能是自发的,都得有背后组织者,即或初期是自发的,要想有持久力也必须由组织者。说人民背叛国王更不靠普,数百年以后龟兹的国王还是姓白。整个活动很可能都是这个白霸在暗中捣鬼。

    不知各位注意没有,任尚的数次被围也没有交代被围的组织者,很可能也是数次的群众运动。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解围之后任尚没有任何报复举动。法不责众,也不能把所有老百姓都秋后算帐了。

    平叛吧。这才叫自讨苦吃。

    这一仗就打了几个月。虽然是无组织的群众运动,还挺有耐力。当然胜利最后是属于汉军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军事上的胜利却掩盖不了政治上的失败。伤的人越多,结的仇越深,尤其是这种不占理的战斗,胜利没有什么意义。武力不是不能用,一定要出师有名,道德的制高点一定要牢牢占住。

    现在汉军等于是困守孤城。这么大的炮楼够安全,怎么住都行。出了城就不好说了,那是游击队的天下,连与朝廷的通信往来都不能保证,有今天没明天。汉军在西域的存在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朝廷内开始讨论汉军去留的问题了。理由还是很充分,连书信都不通留在那里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钱的问题。朝廷里面认为在西域花的钱太多了,不值得。东汉王朝的财务状况确实有些问题。连邓太后都张罗节省宫内的开支,情况可见一斑。

    东汉一年的收入有多少没有实际的记载。但是我们在史书上也可以发现一、二。在梁翼传里有这么一句:“收冀财货,县官斥卖,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也就是说朝廷抓了梁翼这个坏蛋,得到了三十亿钱。朝廷一年的税收应该在六十亿。总收入也就是在百亿上下。

    那么一年花费多少哪?不知道。我们只是简单地算一下在周边少数民族的花费。鲜卑:两亿七,匈奴:一亿,西域:七千五百万钱。这仅仅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还不包括可能给西羌、乌桓的费用,就已经超过总收入的百分之五了。这费用可不小,难怪邓太后要截流。咋不开源哪?开源谈何容易?当年汉武帝的钱盒子,盐铁公营,已经被私有化了,估计都掌握在各大皇亲贵戚手里,再收上来是不可能了。

    总之,困难一大堆,财务困难更突出。开源不成就截流,西域这么没用,又费钱,正是裁撤目标。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沟通很重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