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2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9-1617:32:09

    猫抓老鼠

    从永元十四年班超离开到元兴元年和帝驾崩,短短四年的时间,西域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了,当年的子弟兵已经变成过街老鼠了。这话有点过,但是西域北路基本上是不通了,都护任尚已经是数次被围攻了。

    任尚在西域这几年的经历是一个空白,没有任何记载。任尚做了什么使西域大乱我们是不得而知了。西域就是乱了。那么有没有什么客观原因、外部原因对西域的形势产生了影响哪?也让我们给任尚找找场子,推托一下责任。如果硬要找的话,也是有的。我们把镜头稍微拉开一点看一看整个亚洲大陆的形势,也许会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发生在永元六年(公元94年)的南匈奴暴乱事件是近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那可是十年前的事了。对,年头越长、发酵其越长,影响力越大。这是一个标志**件。在国际观察家们看来,南匈奴大部成功叛乱、绝尘而去,胜利大逃亡,北匈奴浴火重生,汉朝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毫无办法。

    如果说事件发生的时候是由于准备不足,让南匈奴人钻了空子,属于情有可原;那么,现在十年已经过去了,没有什么后续手段,汉朝看来是不准备追究了,等于对事实的正式确认。这就是等于承认了汉朝没有能力处理这类事件。这对记忆力非常好的西域各国就是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东汉王朝的能力在消失中。

    北匈奴在塞外重生之后没有闲着,要生存就要不断战斗,寻求生存的机会。永元八年的车师动乱就是北匈奴的一个小动作,虽然失败了,但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可以肯定地说北单于也进行了很多其他的尝试,比如在西域方面的,龟兹、焉耆都是很好的突破口。

    八年之后,也不知道这八年内北单于做了些什么准备工作,永元十六年北单于派出使者希望与汉朝和亲,重修旧好,就像当年呼韩邪单于一样。话说得倒是很谦卑,但是绵里藏针。既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吗?当初留在塞内不就免了和亲的麻烦吗?可以感知北单于已经不再把自己当成逃犯了,而是恢复了大漠主人的感觉了。

    和帝的感觉一定是很怪,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没有能力、或者意愿出兵讨伐,也不能接受这种近乎挑衅的东西,也只好以礼相待、礼送出境。比较怪异的是第二年和帝就驾崩了,也就是从第二年起,在西域的任尚开始享受围攻的待遇。

    第二个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就是汉朝与西羌的矛盾。好了坏,坏了好,今天受降,明天平叛。汉朝连泥腿子西羌都搞不定,还能有什么能耐?汉朝连与汉人深度融合的西羌都不能善待,还有什么亲善力?

    这就是任尚赴任西域时所面临的亚洲大陆的大趋势,这就是大势。这个所谓的大势在班超面前不起作用。班超是左右大势的,班超用自己玄妙的政治手腕,无以伦比的威望,把这个所谓的大势震慑住了。任尚则不同了,正像班超所担心的那样,任尚性格太急、太严厉,搂不住火。换句话说政治上比较弱智,很容易成为智力游戏的牺牲品。

    水至清则无鱼也罢,中了别人的奸计也罢,任尚以自己的方式管理西域,也以自己的方式把西域搞得一团糟。这才有梁谨出关,邓太后是想给任尚派一个帮手。但是从结果看这个帮手并不是很合适。

    梁谨同当年的陈汤很像,**有大志,打仗是一把好手,没的说,但是政治上比陈汤还要幼稚。陈汤政治上并不十分幼稚,虽远必诛的战前谋划多精妙?!只是比较贪,贪而无智,就落了下乘。梁谨则是真正的政治盲。

    一路西行,在走到河西的时候,梁谨就收到了任尚的求救信,又被围攻了。没办法,被围几乎成了任尚的家常便饭。按说它乾城是一座小城,城防不会很坚固,但是数次被围攻居然安然无恙,也是一个奇迹。也许围攻者并不是真的想伤害都护府一干人等,只是想把他们赶走罢了。这次也是一样,当梁谨带着从河西临时征调的各族骑兵兼程赶到的时候,攻城者已经解围而去。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又结束了。

    换将是汉廷的必然选择了。常言道换手如换刀,换换人也许能重新打开西域的局面。新的都护使段禧、西域长史赵博很快就来到了它乾城,梁谨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咱们群众有力量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