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4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0-1817:29:21

    做人要厚道

    徐由妙计安天下,没赔夫人不用兵。不管徐由采用什么手段,结果说明一切。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或者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徐由巧用外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是战略纵横的高手。然而这种战略运作越高明越容易暴露本身的虚弱,打铁还得自身硬。相比在西域深处的踌躇不前、口惠而实不至,汉朝在车师方向就是赶尽杀绝,就是主动出击。

    阳嘉三年车师后部司马以及车师后王国国王加特奴率领一千五百多骑兵,偷袭了北匈奴在阊吾陆谷营地。

    阊吾陆谷就在车师后国的西北部,具体地址不详,估计也就是在阿尔泰山南麓的某个地方。谷里面也没有多少居民,而且以妇女居多。这样一个小小的营地能引起汉军的注意,并且千里奔袭确实有些出人预料。

    历史上对这一战的记载也是相当简单。表面简单往往背后却先当复杂。我们下来检查一下汉军的战果。在人员反面,杀了几百人,抓了几百个女俘虏,其中就包括北单于的母亲和叔母;在物资方面,汉军缴获了大量的牛羊牲畜,有十万多头之巨,此外更重要的还有大量的物资、武器。综合来看这就是北单于的一个密营。

    北单于能把老娘以及很多妇女留在这里,只派少数卫队,说明这里很隐蔽、很安全。汉军经过周密的侦察,得到了准确的情报,一举抄了北单于的家。不仅抄了家,还把这个营地彻底捣毁,连破帐篷都捣毁、烧掉,再揣上两脚。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就是把北匈奴从此地赶走。送瘟神,离汉境是越远越好。

    这就有点太狠了,物极必反,总得给人家留点出路。围三还要缺一,穷寇还不能追,何况是穷途末路的天涯孤旅?现在把人往死里整,必然遭到强力反击。

    第二年,也就是阳嘉四年(公元135年)一开春,匈奴呼衍王的报复就来了。这也是为生存而战,再不战就连一点立足之地都没有了。呼衍王的目标就是车师后王国,这也是最安全、最省力、最现实的报复举措了。

    这回顺帝很痛快,是可忍孰不可忍。很快敦煌太守就得到了救援令。救兵如救火,就这点事还要北京来电话,烦不烦,一点主动性都没有。这个请求救援的奏折再次暴露了汉朝对西域事务管理的缺憾。那就是自从班勇下岗之后,西域长史的位置出缺,整个管理体系基本停摆。虽然在伊吾、柳中都有屯田部队在,却不能形成合力。连救援这点事都得皇帝亲自**心。

    敦煌太守从西域各国,估计也就使附近的车师前国、鄯善等国抽调了部分兵马,再加上玉门、伊吾的驻军,共计集结了六千多骑兵,前往救援。晚了,等到汉军到达的时候呼衍王早已经是满意而回了。

    兵不空出,这样溜达一趟无功而返太栽面了。汉军继续前行要奔袭在勒山附近的北匈奴部队。千里奔袭必厥上将军,兵法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提醒人们,可是一般情况下当人们想起恰当兵法的时候,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时过境迁了。

    在情况不明的前提下还要奔袭远敌,有点托大了。勒山之战,史家就给了四个字“汉军不利”。实际上不仅仅是不利,很可能是大败。这次大败直接导致了第二年呼衍王对车师后国的再次攻击,而这次汉军对这次攻击保持沉默,没有任何有效的动作。车师后国也就在呼衍王的攻击下生灵涂炭,惨遭蹂躏。

    不过,现阶段呼衍王的报复举动也就到此为止,北匈奴也没有实力继续扩大战果。双方的争斗暂时告一段落,维持现状。维持现状,现状就是汉朝控制着整个局势。北匈奴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就是在车师后国一线骚扰骚扰而以。

    这边安定了,汉朝就更没有动力参与西域事务。没有动力参与不等于不参与,大门已经打开想再关上也不那么容易。从班勇开始的以西域长史行使西域都护使权力的格局一直延续很多、很多年。要不说三绝三通哪,最后一通之后就再也没有断过。

    那么一个问题应运而生,为什么是西域长史,而不是西域都护使?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仇恨的种子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