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9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0608:51:42

    我回来了(下)

    杨宣的大军同八戒和尚走的是同一条道,过流沙,直扑鄯善。走错了吧?挑头捣乱的不是焉耆吗?是呀,焉耆是主要矛盾,但是张骏不想牵牛鼻子。一方面怕牵不住,另一方面前人的经验要吸取。这也是从班超、班勇流传下来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平西域,焉耆要留在最后。

    这在兵法上也是有讲的,先去其羽翼,断其爪牙;争取大多数,孤立一小撮。如何争取大多数?武力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鄯善有啥不轨行为?可别造成冤假错案。这一点尽管放心,痛打鄯善这个西域南路的大国是不会错的。大,在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一个挨打的前提条件,更何况由大而繁衍出的其它问题。比如,势力范围的划分,对他人的威胁等等。

    当然我说的这只是动物世界的基本原则,张骏不会这么蛮横无理。鄯善作为前凉的属国,一仆二主,臣服于焉耆还不该打吗?有这一条就足够了,要找的话还有很多。话是这么说,大军经过鄯善主要是以吓唬为主。一走一过,捎带脚而已,并没有真的发生战斗。这个分寸还是有的。鄯善毕竟与焉耆不一样,这些年来朝贡的使者也是从没间断。

    此次远征的主要目标就是焉耆的主要属国龟兹。拿下龟兹之后,对焉耆就会形成东、西、南三面包围之势。剩下的就看焉耆的表现了,脑袋快的话就可以避免一顿痛打,否则的话非打瘸了不可。对龟兹这种焉耆的死硬跟班就没那么客气了,要使劲打,打他一脑袋包。

    这次远征进行的是十分顺利,无论是示威于鄯善,还是决战龟兹都没有发生什么激烈的战斗。以至于史家们都不知道如何描写作战过程,寥寥数字报个战果而已。当然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焉耆、于阗等国纷纷到估臧朝见张骏。

    这都是题内的、正常的结果,也有一个结果不一般。也许听说了张骏的帅哥经历,鄯善王元孟还给张骏进献了一位美女。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确实有点异常。

    为了这位美女,张骏是特意修建了一座宾遐观,我们也算八卦了一下。前人有诗云: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第一次远征就这么简简单单、顺顺利利的结束了。不过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没有经过战斗的洗礼,焉耆是不会老老实实的臣服的。毕竟双方争的不是蝇头小利,而是丝绸之路的控制权,那是白花花的银子。谁是道上的老大,那关系到分成多少的大问题,决不是一两句话能解说得了的。

    丝绸之路开通这么多年了,西域内剩下的主要大国都发了财了。至于发了多大财咱们留个问答题,各位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后面我们会公布答案。也就因为如此,道上的争夺才会如此激烈。中原内部虽然是战火纷纷,可是西域是舞照跳、马照赌、买卖照做,越是乱利润越大。

    胡商虽说不是遍地都是也不是什么稀有动物。当年西晋名士刘畴就曾经遇到大批的胡商。当时刘畴在一个土堡里躲避战乱,隔壁就有百余名胡商。这些胡商还企图对刘畴动粗,劫点财,顺便超度刘畴去极乐世界。形势是很危急,不过名士就是名士,刘畴会吹胡笳。吹了两个曲子救了命,据说是《出塞》、《入塞》。

    胡笳声声催人归,归、归、归,人在千里心已归。

    听得这些胡人是泪流满面,也动了善念。刘畴死于永嘉年间(公元310年左右),这也就是二十年前的事。

    战乱年间居然能随随便便就遇到上百名胡商,这丝绸之路已经兴旺到什么样子了?可想而知。

    为了钱,焉耆与前凉拔刀相向、掰掰手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两军再次对垒要等到十年以后的东晋永和元年(公元三345年)。十年间发生了什么不用细想也能猜透,事情是明摆着的。前凉、焉耆的基本利益是对立的,必须决出胜负来,手段也是唯一的:武力。

    这一次领兵出阵的还是杨宣,前凉的西戎都尉。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千里为君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