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0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1608:42:46

    浪漫的大帝(三)

    在枋头的符洪手下也聚集了十万多人。当年被强制从关中迁移到中原各地的各族人民纷纷要求回家,同当年知青要求返城的动力差不多。这些人就都聚集在枋头以符洪为尊。

    还记得麻秋这个人吗?就是被谢艾气得满地转圈的麻秋。当时麻秋与王郎正在从长安到洛阳的路上,麻秋也接到了冉闵的杀胡令,清理内部是必须的。麻秋清理了内部胡人之后与王郎各奔东西,麻秋率军返回邺城(现在河北临漳县)。半路之上麻秋就成了符洪的俘虏。人才难得,符洪不仅没杀麻秋,还任命麻秋为军师将军。

    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这麻秋先是向符洪献计要攻取关中以取得信任,这倒同符洪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随后麻秋就在鸿门宴上给符洪下了毒,想要借机吞并符洪的队伍。

    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符家是那么好欺负的吗?结果就是鸡偷来了,米也没了。符洪自然是中毒而死,麻秋也成了刀下之鬼。临死前符洪遗命要攻取关中为家。

    符家这些孩子还真不错,真能干。在符洪的三儿子符健的领导之下很快就实现了符洪的遗愿。公元351年符健自称天王,国号大秦,第二年又把自己提拔为皇帝,幸福的小日子就开始了。

    可是日子并不安稳,别说关中地面不太平,东晋的讨伐大军也很快就来了。符氏这就是典型的卸磨杀驴,危机的时候投降,安全了就自立。现在以桓温为首的东晋北伐大军来了。

    当然桓温北伐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叫安内必先攘外。桓温要用战功震慑内部。但是客观上对前秦就是一个当头棒喝。战事进行的非常顺利,很快大军就来到了灞上(现在陕西西安市东南),距离长安也就是咫尺之遥了。在老百姓看来这就是王师北定中原日,感动,那是热泪盈眶,多少年没见着了。

    符健肯定就是下了一跳,不过也就是下了一跳而已。桓温是潇洒走一回,到此一游,并不是真的想同前秦火并。震慑内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该见好就收了,况且桓温还见到了一位奇人,王猛。

    听说桓温的大军来到灞上就止步不前,王猛就想来看看这位东晋的大人物。两人在大帐之内就来了个千古奇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扪虱而谈。

    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这上半句说的就是王猛。王猛是出身寒门,家里穷,与刘备有一比,是卖畚箕为生。但是**怀大志,一般人王猛还看不上眼,看不上眼的王猛就根本不理你。王猛与桓温在大帐内是谈着谈着就觉得身上瘙痒,顺手解开衣服就抓里面的虱子。

    虱子是人身上的一种寄生虫,这东西现在是不容易看到了。不过想要看到也容易,半年不洗澡、不换衣服,估计就能享受到这种待遇。有时间可以试一试,也找一下扪虱而谈的感觉。

    王猛这一抓虱子是把大帐内的人都下了一跳,太不雅了。在中国历史上敢于这么做、并且记载下来的只有两个,都不是凡人。王猛算一个,另一个更是千古一人,英雄了得。这抓的哪是虱子,那是份自信、那是份洒脱、那是份浪漫、那是份英雄情怀。

    桓温倒没介意,王猛不光会抓虱子,还了解天下大事,边抓边谈是两不耽误。这就是天下奇人。桓温虽然不想继续北伐了,人才还是要收罗的。临走之前就邀请王猛南下。王猛一个寒门,南下之后还能有什么出息,此间乐、不思蜀。

    王猛不随桓温南下可就遂了符坚的心愿,两人见面之后是一阵畅谈,是珠联璧合,臣得其君,君亦得其臣。注定了要一起辉煌、名标青史。

    桓温退兵没多久,符健就辞世而去,把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符生。我们前面提到的傻子就出现了。符生是符坚的堂兄弟,只要符生自己好好干,或者不好好干,下手快一点、黑一点,符坚基本没什么机会。想要夺权就得学习李世民,不过从时间上看还学不着。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浪漫的大帝(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