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0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1909:03:52

    神秘来客

    遥远的大宛人是否感觉到符坚的仁爱之心我们是不得而知。这几年的长安城倒是热闹非凡。各国来朝贡的非常之多,不光是西域的,还有东夷的,仅仅就是公元381年一年就有六十二个藩国前来朝贡。太平盛世不过如此。前秦达到了事实上的**,虽然距离符坚的雄心还有很大的差距,江南还没有平定,但是实际上**提前出现了,也不知是喜是悲。

    这些都是开大会的,体验一下中原王朝的风范,参加的是集体活动。开大会固然是风光无限,也就是表面光,对发展感情、促进友谊没啥用处。真正想发展双边关系还得单挑,就小哥俩,酒杯一端小话说透。如果非要开大会最多三五人足以,多了就不好说知心话了。公元382年真就来了两个国家,而且是国君亲自来的,想要同符坚交交心。

    来的是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这可都是老熟人了。车师前部与高昌郡也就是几十公里的距离,鄯善更是就在阳关的边上。距离中原最近的两个国王相约而来,这就是一件不太寻常的事。绝不是为了省钱,搭个顺风车,都是国王,不差钱。

    这个时间点首先就是不寻常。九月,当不当正不正。一般来说都是年底来,年底可以参加朝正月大典。人最多、最热闹。两位国王选择这个时间想必是为了不热闹,才好说说心里话。

    来的不仅仅有两位国王,还有两位编外人员。一位是车师国师鸠摩罗跋提,另一位是龟兹王白纯的弟弟,名字不太清楚,从事后的发展看很可能是白霸。

    从名字看,车师国师鸠摩罗跋提应该是印度人。说来也奇怪,这一历史阶段中原是大杀大砍,动荡不安;可是以崇尚不杀生闻名于世的佛学却是蓬勃发展,东西方是交流不断。这位鸠摩罗跋提正是远来的和尚,金殿之上鸠摩罗跋提献上了胡本《大品经》的经书一部。这个礼可不轻。

    符坚在西堂正式接见了两位国王。为了保证这二位不失礼,估计事先的培训是少不了,连衣服都换上了前秦正式的朝服。看到前秦宫宇之壮丽、仪仗之奢华、保卫人员之严肃,弥窴与休密驮不仅是诚惶诚恐。

    看起来大型面子工程也不是一点积极意义都没有,最起码对人心是一个巨大的震撼。这种情况下匍匐在地山呼万岁就不是矫情了,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二位是主动要求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这哪行啊?这与领导的仁爱之心是相距甚远。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赤子,符坚的怜悯、博爱之情是油然而生。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就免了吧,三年一贡、九年一朝还是符合礼法的。

    接下来,接下来自然就是唠唠闲嗑,说说西域的风土人情、各国时事,有意无意之间吧,弥窴与休密驮就透露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西域国家对前秦也不都是恭恭敬敬的,比如说大宛吧,并不是真的臣服了。这就有点顺嘴胡说了,什么时候大宛的势力曾经延伸到玉门关?

    估计二位王爷被吓懵了,诚惶诚恐不知所云。有没有不服的?有,不过不是大宛,而是北路的龟兹、焉耆,经常欺负欺负周围的国家,车师前部、鄯善王就深深地感到了威胁。

    弥窴与休密驮提供的情况,符坚早就知道。从之前西域各国的进贡名单上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二,提及最多的、排在前面的就是大宛,属于友好国家。北路的龟兹、焉耆是不见踪迹。熟悉中国政治的同学们都知道排名是非常重要,一先一后差距就是天上地下,后来没办法才采用了以姓氏笔划为序的方法。龟兹不上榜不是龟兹不重要,而是根本就没来,或者送的礼太差,不值一提。

    弥窴与休密驮此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反映这个情况,希望符坚能够派遣都护使保护各国,或者干脆出兵讨伐。而且这二位还自告奋勇做向导。对于这个提议,符坚是不置可否,讨伐西域这个想法在符坚心里已经埋了很长时间,只是在权衡利弊得失。

    送走弥窴与休密驮之后,符坚请来了车师的国师鸠摩罗跋提,想同这位国师交流一下佛学。符坚懂佛学吗?学问这个东西往往是一通百通,博学多才的符坚粗通佛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符坚同鸠摩罗跋提聊一下也是想提高一下自己。没成想鸠摩罗跋提的发言使符坚茅塞顿开。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佛家至宝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